第87頁
書迷正在閱讀:得不到反派就成為反派、[綜漫同人]以警界吸血鬼之名卷死酒廠、帝庭春深、勇敢的師尊不懼表白、亞顏、小馡總真香打臉實錄、皇叔[女尊]、清穿之四福晉不愛種田、為奴十年后她死遁了(高H)、將撿來的弟弟吃干抹凈
等她帶著兩名武將推開議事廳大門時,郭嘉和荀彧已經開始討論起長社的問題了。 她沒和荀彧說皇甫嵩信上的內容,不過對方大概早就從她的表情上讀出來了。 此時太陽已快落山,室內的油燈蠟燭卻已經提早亮起來了,不用想都知道是荀彧讓人點的。 長談的架勢都已做足,阿楚也不說廢話了,她走到桌案邊,將皇甫嵩的親筆信輕輕拍在桌面上: “波才的十萬黃巾已到長社城下,皇甫嵩自覺寡不敵眾,決定閉門堅守,請我出兵助戰?!?/br> 荀彧才剛剛勸她先觀望觀望,不要輕舉妄動,后腳皇甫嵩的求援信就送到這里了,形勢已經到這種地步了。 雖然早有準備,但聽到阿楚說皇甫嵩“請我出兵助戰”時,郭荀兩人的臉色也不太好。 郭嘉的食指不自覺地在羽扇柄上叩了兩下,在“嗒、嗒”的聲響落地之后,才吐出三個字: “不合適?!?/br> 的確不合適。阿楚手上的人加起來才五千多,大多數都是新兵,戰力絕對比不過皇甫嵩與朱儁手上七八千的精兵。她手上的士兵再翻個一倍打去長社,都未必敢直接波才的十萬兵馬。 典韋直白道:“五千人救八千人,要對十萬的士兵,這要怎么打?上去也只讓將士白白送死?!?/br> 高玥:“不去不行嗎?” 阿楚這才開口,她搖搖頭:“皇甫將軍愿意收我已是不易,我若違命,兵敗回到雒陽必有人責難,以為一切失誤因我而起?!?/br> 這倒是真的。如果是其他人,還可以拿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搪塞,然而阿楚這“將”,為得實在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為了之后能繼續做下去,她這一戰是半點不能落人口實的。 “……如此一來,也只能靠出奇兵取勝了,”荀彧沉吟片刻,抬起頭看向窗外,突然沒頭沒尾地跳出來一句:“異人那日,把黃巾中的所有山匪都處決了嗎?” 阿楚一愣,也轉頭去看窗外山頭的落日。她盯著遠處隱隱綽綽的三峰山回憶起來,說: “沒有,我只殺了前排尤其猖狂的那些。 就算我想把流匪出身的黃巾都殺了,黃巾人數眾多,一時也難以辨認。 “——文若是想出什么了嗎?” 荀彧矜持地一點頭,緩緩道: “如果我軍扮作黃巾呢?” 第47章 阿楚:“扮作……?” 荀彧頷首:“扮作黃巾, 混入敵軍,再與長社城內的士兵內外夾擊?!?/br> 波才軍十余萬人,刨開“對外宣稱”的水分外,再減去后勤補給的人數, 最少不過三萬, 最多不過六萬。在這個區間數里,她們幾千人要混進去并不困難。 真正麻煩的是, 混進去之后, 到底要怎樣的里應外合,才能將這么多人擊潰呢? 阿楚沉吟:“陽翟有縣兵可用, 留一千人守城足矣。 然而可調兵馬再多不過四千,加上長社城內的士兵, 也不到波才軍的一半?!?/br> 荀彧說“出奇制勝”, 倒不是什么“最優解”,而是不得不如此。 她摩挲著桌案上的潁川地圖, 陷入沉思。 “黃巾起于鄉野, 未經訓練, 與尋常軍隊不同,只有占據上風時才能發揮全力, 一旦遭受突襲,人心渙散,自然一觸即潰——就像異人之前擊敗的那些一樣?!避鲝p聲說。 他這人哪里都好, 就是有個毛病,凡事都愛講一個“輕聲細語”。平時不見得奇怪,一談到戰場之事, 說敵軍如何如何潰敗時, 他的溫言柔聲就顯得尤其微妙了。 阿楚聽他這樣講話, 實在有點想笑,心也漸漸定了下來。 荀彧說得句句在理,這些民間起義兵人數雖多,真要上了戰場,更像紙老虎,天上刮風下雨的都,能把它們的氣焰撲得只剩兩三成。 “……我明白了?!彼氖植蛔杂X地撫上地圖,在標著“長社縣”的小點上摩了兩圈,掀起眼皮,忽然道,“文若,你下次要不要換個語氣討論這些事?” 當天夜里,秦楚與手下謀士徹夜秉燭,最終定下方案: 典韋帶頭,率領手下四千將士扮作黃巾,混入波才軍;秦楚自己則作為新晉“以一敵百”的武將,上馬先行,趕往長社縣,與皇甫嵩計議后續。 荀彧本是想隨行的,被阿楚拒絕了。她給出的理由很簡單: “文若并非軍士,讓你混入魚龍混雜的波才軍,是對你的不負責任;長社已被敵軍圍困,如今要潛入城,人數越多,風險就越大?!?/br> 無論是里應還是外合,都不合適。 荀彧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他還能說什么呢?阿楚說得的確有道理,哪怕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對方愿意,后者的風險其實不值一提。 秦楚身上有秘密,他從頭到尾都是知道的。 “…我明白了,”荀彧最后還是退讓了,他低下頭,若無其事地把那一點微末的惆悵收起來,謙謙君子的風度又紋絲不動地印刻在臉上了。 他似乎是很淡然地微笑了,“那么,彧在陽翟靜候亭主,得勝歸來?!?/br> 他最后四個字落得篤定,好像料定了她凱旋。 阿楚心里是沒有那么多想法的,次日整頓好軍隊,和典韋簡單交代了兩句,讓他挑幾個機靈的黃巾殘黨跟著,又讓高玥和兩個謀士安心守城,不必掛心她,打了招呼,便騎著白馬奔出了陽翟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