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她被推一推動一動,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真就開始搞初階三語互譯詞典了。 又得了四爺畫的大餅,要是字典編得好,能自己起個筆名。將此出書,且收入理學院的教材中。 搞這種學術研究的原因,一開始并不是上癮,而是有一股子不甘心在支撐著。 李氏想著學都學了,念書很辛苦又占據到生活大多數時間,如果不搞出些成績怎么能順氣。連筆名也給自己擬定了,就叫「驚蟄先生」,她是在驚蟄時節出生的。 最終的編譯方向是解剖學類。 誰叫她當時反對弘昐去墓地搞解剖。 那會被四爺教育了??梢詫⒆犹嵋庖?,但先要弄懂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再去提意見,而不能頑固地以長輩身份施壓。 如此一來,就在搞翻譯的這條路上慢慢前行。 兩年半的初步成果卻與解剖學無關。她本人不感興趣血啊骨頭的內容,而是先搞了有趣的詩詞類詞典。 當被問及對弘昐婚事有什么想法? 李氏還有些沒回過神來,原來大兒子過兩年要結婚了,那么找一個不打擾她做翻譯的兒媳就好。 武拂衣帶走了李氏編寫的初階詞典稿件,答應今年內給出回應。之前承諾只要李氏編得好就給出書,這事會說到做到。 即便這一稿有缺陷,也會都給標注出來。哪怕一遍遍改,也不會讓李氏的辛苦白費,終究能達到互譯詞典出版的標注。 武拂衣自己先審一遍稿,再叫胤禛看看是否有不合規矩的譯文表達。計劃用時用半年審稿,速度真的不慢,因為今年會很忙。 整個夏季留在京城內監國,連北郊莊子也沒閑功夫去幾回。 此后就要準備隨圣駕南巡,此去江南可謂是危機四伏,難說是否會遇上魚游沸鼎的風險。 審閱詞典稿件,這實屬忙里偷閑的活。 * * 雍郡王府,閑云院。 胤禛在書房內也是非常忙碌??滴踝尷纤谋O國,意味著一大半的折子都在他的案頭。 這讓他也沒法住在郊外莊子。那里住得更舒服暢快,但距離京內的各處衙門遠,不便于老鬼把奏折捎回來。 太久沒有過睜眼就是批折子的日子,還真有些不習慣了。 幸而,府內女眷只需正月初一與十五給四福晉請安,這規矩給省去了太多不必要的麻煩。 晚飯時分,準時等到武拂衣歸家。 等上齊了菜,太監與侍女就照例退了出門。 胤禛也是習慣兩人先吃飯再說事。 等待放下筷子,他才問及摸查進展,“內務府情況如何?” “十二弟,非常人也?;厩闆r,他都說了個通透?!?/br> 武拂衣把白天所見所聞一一講了出來?!暗葧?,我列一張表,你能瞧得更仔細些?!?/br> 內務府關系龐雜,胤祹卻是信手拈來都講個明白。 武拂衣當時聽著,速記于心。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時速記不等于完全掌握,其中好些關系得細細甄別。 “皇上暗中徹查內務府。一來看貪腐,二來是看誰與拐賣案有關聯。以目前所得,少說有五分之一的人可能要被牽扯進去。就連梁九功也是立場不穩,沒有能不偏不倚站在皇上身邊。倒也不是說他傾向于太子,而是……” 胤禛意會,比出了一個手勢「八」字。 武拂衣點頭,“但這事尚無定論,只是綜合胤祹所言的判斷。反正,我們得長個心眼就是了?!?/br> “這步棋,梁九功是走偏了。他在皇上身邊,必是感覺到太子的地位不穩,所以也給押了注?!?/br> 胤禛說著毫不掩飾地冷哼一聲?!昂?!老八有什么好的,一個兩個都愿意接受他的示好?!?/br> 武拂衣好笑地搖頭,“也不全是,十二弟就看不慣老八左右逢源。至于別的人,人性逐利,他們自是希望接替太子位置的阿哥不會大動干戈,那就能繼續保全他們原有的利益?!?/br> 胤禛當然明白,而他更明白大清很多事必須變革。所以他與胤禩就越行越遠,打根上辦事理念與目標就截然不同。 他沒再提胤禩,如今的主要矛盾就揪出拐賣案背后的整張關系網。 “各部的折子,我都在看著了。如今就是瞧出了問題也得先按著不動,以免打草驚蛇。另外,人難免貪婪。既有梁九功對汗阿瑪生出二心在前,你也得敲打著蘇培盛?!?/br> “我明白的?!?/br> 武拂衣其實一直都保持著警惕心。 “說點輕松的事。李氏的初階翻譯詞典初稿給搞出來了。忙里偷閑,我會先審核一遍,之后你也查漏補缺一番。對了!大半個月前,你也說要忙里偷閑,那件事完成了嗎?“ 大半個月前,兩人回到京城。 胤禛準備了好了卷軸、畫紙、顏料等等。讓武拂衣自述,而他來畫一幅「老鬼真身圖」。 雖然公務很忙,但他表示還是能有時間忙里偷閑搞這幅畫。 “我還沒畫好,你也不算算每天把多少折子往我桌子上送。忙里偷閑也得偷得著,我也想畫好些,免得砸了招牌?!?/br> 胤禛神色自然,上半身坐姿很是放松。他脫口而出這一句,仿佛說的真就是實話,因為不必編瞎話,所以說得非常順溜。 此刻,餐桌底下,他實則雙腿緊繃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