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越說越來勁,他開始引經據典。 “南朝時期,著名醫家陶弘景就說過‘刳腸剖臆、刮骨續筋之法,乃別術所得,非神農家事’。在人身上動刀,壓根不是醫術,而是巫術! 這種觀點得到了歷代名醫支持,唐朝的孫思邈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他在《千金方》中提到華佗,單說‘用藥不過二三,灸炷不逾七八,而疾無不愈者’,壓根不提動刀子的手術。 北宋校正醫書局對于孫思邈的觀點也給了一致肯定。在給《備急千金要方》做序就寫了‘我道純正,不述刳腹易心之異’?!?/br> 胤祉擺出歷朝歷代有名有姓的行醫觀點,“一千五百五多年,集眾人之智慧,難道琢磨不清楚該不該在人身上動刀? 事死如事生,尸體也是同樣不應給破壞。我等禮儀之邦,豈能允許殘酷之術大行其道,得有多冷血殘忍才會做這種事?!” 這話擲地有聲。 乾清門外,一眾朝臣不得不說三貝勒說得對。 部分臣子更是投去贊同支持的眼神,更是暗道一句佩服。三貝勒不愧博學,這般旁征博引。 武拂衣并非心無波瀾,現在心里就一句話,「號外,號外,大清有狐貍成精了?!?/br> 老三所引用的每一個例子,竟然全都在胤禛的意料之內。她剛剛在信上都讀過了一遍一模一樣的話。 要是換個不知內情的,這場面活脫脫就像是胤禛隔空cao控了胤祉的思維。 武拂衣能面不改色地聽完,也虧得她養氣功夫深。 這會先拋出一句贊美,“三哥真是飽覽群書,弟弟佩服你對仁義之行的堅守?!?/br> 胤祉差點飄起來,四弟這是被他學識折服了? 他不由抬眸瞧了一眼康熙,只見汗阿瑪微微頷首,也像是認同了這番話。 下一刻,武拂衣卻打破了胤祉的幻想。 “三哥剛剛質問,我在刑部輪值時是否用了心。不瞞三哥,正是因為有所研究,所以我支持合理合法的實踐研究。人,不能一味地故步自封,因循守舊?!?/br> 這就也拋出了典籍,“三哥引經據典,將古人之法視作最好,卻不能只見其一不見其二。不提更遠的朝代,就說三哥提到的宋朝。 宋慈的《洗冤集錄》鼎鼎有名,對驗傷驗尸等給出標準參考,此書是刑部辦案必讀。寫成這樣一本幫助揭露罪案的書籍,難道不需要驗尸動刀?若非秉持著以民為重的心,直面血腥,豈能造福百姓使得他們不蒙受無辜之罪?!?/br> 武拂衣沒有到此為止,而報出了一組數據。 “三哥,倒也不必說古人幫我們做好了研究,現在就不必再繼續,就是《洗冤集錄》之中也有錯誤。 我就說兩個例子?!改凶庸前?,女子骨黑」,這就是錯誤一,事實上男女的骨骼顏色一樣。 對于顱骨數量,宋慈寫「男子八片,女子六片,蔡州人九片」,這也是錯的。男女皆是八片,更不會因為地域不同而不同?!?/br> 前人的著作可以作為指引參考,但完全相信它是對的,反而是一種錯誤了。 武拂衣接著問:“三哥覺得沒必要研究,看來真的沒仔細讀過哈維的《心血運動論》。你認為延續了一千五年的名醫之說可信,與大海另一側的歐羅巴眾人何其相似。 他們也固守古羅馬的錯誤理論一千年,搞祖宗之法不可變,并且一百多年前將提出質疑的人處以火刑。如今數理格物新學興起,終是證明大火焚燒之人提出的質疑非常正確。 此等悲劇,你想要大清也上演嗎?你口口聲聲禮儀之邦,就是固步自封容不得更正嗎!” 胤祉越聽越面色僵硬,不可能,怎么就這么巧,那本妖書里面的內容竟是如此打他的臉? 武拂衣卻沒有繼續咄咄逼人,只補充了最后一番話。 她放緩了神色,“三哥,你對仁心仁術的推崇,弟弟是認可的。但也希望你能接受不一樣的聲音,就如你剛剛提到了華佗。 《三國志》寫了,曹cao終是后悔殺了華佗,’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羰侨A佗在世,曹沖有活命的可能性。如今做合法合理的研究,是為百姓謀求更多活命的生機,以及遇上罪案時破案的希望?!?/br> 話到此處,不再多言。 武拂衣又恢復了雍郡王一貫的冷淡表情。偏偏,最后以華佗舉例是狠狠扎了胤祉一刀。 眾所周知,華佗是被曹cao殺死的。 自他死后,外科術沒有再傳承下來,曹cao的頭疾也無人可醫治。 史書記載,曹cao終于愿意承認后悔殺了華佗,因為他心愛的兒子曹沖得不到醫治病逝。但之前他又何嘗不是死鴨子嘴硬,難道不后悔自己的頭疾再無大夫可以醫治。 如果胤祉無容人之量,不允許一些必要的醫學研究,是不是也會造成這樣的困局? 武拂衣表面上說的是擔憂哪家孩子有病治不好了。但往深了想,與曹cao同等地位,甚至更高的可不就是皇上了。 康熙得病,卻沒有更好的醫治方法,會不會也怨恨胤祉的這番言辭呢? 這種事情發生過。 康熙患瘧疾,太醫院給不出好方法,推三阻四到在最后病危關頭,才給皇上用了西洋的金雞納霜。 武拂衣希望康熙能回憶起過往,西洋之術對他有活命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