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武拂衣之所以沒花力氣去探查為什么會來到這個世界,為什么與胤禛互換靈魂而非別人,因為查了也沒實際作用。 對于主神來說,時間不是線性的,選定錨點的瞬間可以是過去亦或未來。 目的是將任務者與錨點相關的因果線牽扯上,而讓外來的靈魂就能在此扎根。 眼下,推測出烏拉那拉氏身上的秘密,對現實生活沒太大幫助。 武拂衣不能立刻終結與胤禛的互換,也沒法輕易回到故鄉。 錨點,說白了是主神用過就扔的一次性工具,而其自身要付出什么代價尤未可知。 任務者被投入新世界后,該怎么活全看自身本事。 人活于世,只會燒香拜神沒用。與其去依靠飄渺不可測的神魔,付出不知多寡的代價,不如腳踏實地做事。 當然,了解到烏拉那拉氏的異常情緒也不是毫無用處,會對弘暉的健康與安全問題更引起重視。 這番具體推測沒打算告訴胤禛,只談對孩子們增加保護就好。 武拂衣就沒想提起無限主神,有些往事就讓它塵封在記憶里。如果將來某天還能回到故鄉,彼時再寫一套無限通回憶錄。 希望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呢。 任務者也能算作特殊的錨點,靈魂與原世界仍有一絲微弱關聯,視作回家的最后渺茫希望。 將來太遠,不必多慮。 先做點實際的事,設法孩子們劃一劃考試重點。 哪怕叫他們放輕松不必太在意成績,但九天備考時間也不能徹徹底底玩樂渡過。 之后,必須建議康熙要改教育方式,不能動不動背誦一百二十遍。 ** ** 正月初一。 武拂衣帶著四福晉也進了宮,說是說給康熙、太后、德妃例行拜年,其實主要目的去打探試題。 這個大年初一,抱著相同心思來的皇親國戚與勛貴大臣可不少。 除非是胤禩一個孩子都沒有,即便是目前只生了女兒的胤禟也是積極打聽。 不少人認為皇上可能考上癮了。 除夕宣布摸底考都做了,現在先給男孩們出題,指不定下半年就給女孩們做卷子了。 這種事要防范未然地準備起來,哪怕三五個月內用不到,一年半載之后就可能用上。 康熙不希望大年初一就被家長們狂轟亂炸。 幸而,他是皇帝有強硬拒絕回答的特權。不等眾人發問,先給補發了一道通知。 別問來他考試范圍。 從三歲啟蒙該給孩子學點什么,到十二歲之前該掌握那些知識,你們這些做家長的心里沒數嗎? 該學的內容都要考。 這次他心慈手軟,只考文不考武。 眾人的問題都被迫憋回了肚子里,只能調轉方向開始拼命回憶什么是三歲啟蒙到十二歲成年前該學的? 人動動腦筋,總能想到參考物。 參考康熙給皇子們啟蒙教育時的教學范圍。上書房的夫子是皇上選的,課程表是皇上排的,這些總有參考價值。 這下,各皇子府門前熱鬧了,以三貝勒胤祉收到最多關注。 胤祉自幼好文,在上書房讀書不錯,而今主要負責編書工作。找他,是該能提供一份書單。 還有找胤禑、胤祿、胤禮三位阿哥打聽的。 十五、十六、十七阿哥,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六歲,目前都在上書房學習。 他們應該還沒把所學知識全都還給老師,試探著問問考點。 平時康熙choucha過哪些作業,那可能就是皇上著重看中的話題,指不定這次就要考的。 時值新年,各家各戶本就要串門拜年。 這也不會被說是有心結黨走得近,而是正常的人情往來。 不過,今年的拜年聊天內容,幾乎清一色變成了你家的孩子學了點什么。 即便是四爺府也不能置身事外,不可能把所有訪客拒之門外。 武拂衣趁機了解一波京城內的教育情況,給做了一次摸底調查。然后確定如今京城權貴圈對孩子教育,總體上還算抓得比較緊。 上有所行,下必效之。 康熙前年給人發書讓寫讀后感,去年組織摸底考開設理學院,是給出了重視教育的風向。想在京城混得好,得緊跟皇上的步伐。 胤禟明白這個道理,以往他不愿意做,因為康熙所喜不是他所喜。 盡管如此,他在送年禮時也能表達對別人的美好祝愿,祝福別人獲得康熙喜愛。 是將這一條落實在給雍郡王府送禮中。 今年過節,給四哥家孩子們的禮物很有創意。親自設計造型,打造了四套純金的有著筆墨紙硯外形的擺件,意味著學業順利。 金器套裝特意找潭柘寺大師給開了光。 不同于一般的文房四寶是消耗品,他送的金閃閃擺件能一直保存,瞧起來怪賞心悅目的。 不過,這類禮物不能給八爺府送。 胤禟對經營的產業進行人手大換血,與胤禩進行了脫鉤,但表面上不至于互不往來。 逢年過節,哪怕矛盾甚重的太子與直郡王也要相互送禮,遑論其他兄弟之間必須盡到基本禮數。 往年無處去發揮創意。 不能給胤禩送,雖然不會被嘲笑,卻得不到真心欣賞。更不提郭絡羅氏其實瞧不起那些離經叛道的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