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廢太子的念頭起來了,卻不是立刻一拍腦袋就能做的。 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可缺,胤礽的黨羽會不會反撲?其他的幾個兒子有何反應?朝中動蕩要如何平息? 諸如此類,有太多問題要思考。 康熙更要面對一個關鍵問題。 廢掉胤礽又該選誰做繼承者呢?如何保證這個新選的儲君不重蹈覆轍? “皇上,雍郡王求見?!?/br> 梁九功的通傳聲,打破了乾清宮死寂。 這句話也讓康熙精神一震。 正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種前所未有的想法,從此刻開始萌生。 康熙下意識調整了坐姿,正襟危坐著說,“傳他進來?!?/br> 武拂衣進殿。 今天,是來呈上大清的第一塊自制懷表。由于她接連參加葬禮,制作懷表進度比預計慢了十來天。 入內,敏銳地察覺情況有變。 康熙瞧四阿哥的眼神與以往不同,更多了幾分審視,那是在做某種重大決定前的觀察。 “兒臣給汗阿瑪請安?!?/br> 武拂衣暗暗警醒,但表面上似乎毫無所查,與往日表現得一模一樣。 “平身?!?/br> 康熙打量著老四,是有好些日子沒瞧見他。 老四不用上朝,本來面上還領了一份給胤祥修宅子的差事,而十三阿哥府落成后,他的工作也就是做完了。 近期,聽說人在自鳴鐘處搗鼓零件,是從十月初就一頭扎了進去。 除了在常寧、福全的葬禮上露過面,平時請安問候折子不斷,卻沒瞧著他往人堆里湊。 康熙不咸不淡地說,“朕可算是瞧見你出洞了,可是帶來了好消息?” “幸不辱命,兒臣制作出了的鐘表一塊,立刻前來呈于汗阿瑪御覽?!?/br> 武拂衣當做沒聽出康熙的語氣有異。這段時間皇上接連死了兩個老兄弟,心情不好陰陽怪氣也正常。 這就將懷表遞給梁九功轉交。 康熙接來細看,發現這小玩意甚是精巧。 從表蓋、表盤、指針無一不做工精細,其上標著十二時辰的刻度,而被一根細金鏈子穿著表頭。 這個發明讓人內心歡喜,別小看一塊表,卻讓人覺得揚眉吐氣。 自鳴鐘從西洋購買得來,而設立內務府制鐘處好些年了,也不見一件像樣的新作品問世。 那些匠人照葫蘆畫瓢,但根本沒有技術突破,無法制作出一刻不差的大鐘。老四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青出于藍勝于藍,可不就立刻把西洋笨鐘給比下去了。 對比自鳴鐘與人一般大,手上的懷表比巴掌還要小。 由大到小的改變,濃縮的不僅僅是工藝,還有對于鐘表原理的極致認識與運用。 可謂量變引起質變。 雖然心中稱贊不易,但臉上毫不顯露分毫。 康熙輕輕撫摸了表蓋,立刻它放到了書案上。似乎一塊表不值得他獎賞什么。 他嚴肅地問,“你在制鐘處兩個月,該不就是弄出這個小玩意吧?還做了其他正經事嗎?” 這問話的語氣嚴厲,意思很明顯了。 若是雍郡王給不出其他說法,搞鐘表像是玩物喪志了。 武拂衣當然有備而來,取出了『論實驗課的重要性』折子。 “陸放翁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兒臣以為理學院不妨增添一門實驗課,可以從鐘表原理觀測開始?!?/br> 康熙接過折子讀了起來,其上提到的實驗課當然不只拆卸、拼裝鐘表零件。 如果說鐘表尚會被認為是奇巧yin技,但利用數理格物對于修建堤壩防洪泄洪的幫助,那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重要民生議題了。 搞模型,預演防洪實驗等等,折子里提出了諸如此類的想法。 歸根到底,實驗課是訓練一種思維,讓理學院的學生們在動手cao作的過程中擺脫泛泛空談。 老四,是做實事的。 比起太子的放縱享受,老八的籠絡朝臣,老四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很難不令人欣慰。 康熙再次堅定了這一想法?!斑€有幾天就過年封印了,今年你就放個小假。明年春節后,你去工部轉轉。哪怕免了你去上課,你也不能閑著?!?/br> 武拂衣卻不想去。 她這人有個優點就是不忘初衷,初衷之一,不早起參加朝會。 康熙尚未看出面前這人的躲懶想法,想到老八籠絡朝臣,也是加了一句。 “早朝,你倒是不必來,給朕專心閱覽工部的卷宗就行。土木水利、機械制作、礦冶開采等等,每一項都給瞧瞧有哪些需要改進的?!?/br> 至于理學院的實驗課,是必須搞起來。 但誰做老師,還要斟酌一番。讓老四上場固然可行,卻有令人擔憂的部分。 此刻,康熙并非擔憂老四做實驗課的夫子,能把一眾學生給收入囊中。 他在cao心另一件事,老四的折子固然傳達了嚴謹治學、腳踏實地的精神,但也透出一個傾向。 以老四嚴厲的性子,會不會給學生們過大的壓力,迫使一群人不得不跟著他學會拆家了? 老四在折子上寫了,不勞汗阿瑪cao心,是在制鐘處把實驗課的教具都給準備妥當了。 康熙卻持保留意見。 這一回老四給準備好了鐘表實驗用具,但下一次指不定要學生自備器材。宗親王公、朝中大員,會不會向他來投訴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