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賣玻璃窗所得都用于牛痘推廣。一方面,人們表達了對玻璃窗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加快售賣速度能夠更快籌集牛痘接種經費。 種種因素疊加,需要立刻開設專門制作玻璃窗的分廠。 雍郡王被委派了監工任務。監督施工,對四阿哥來說是輕車熟路的工作。 雖然建造宅邸與玻璃廠有差異,但要協調哪些部門,如何調動物資等等的流程相似。 武拂衣也早有準備,去年十月燒制出大塊玻璃之際,就摸清了玻璃廠的建造全過程。 六年前,德意志傳教士紀理安負責設計玻璃廠。從房屋結構到廠內窯爐每個細節都要嚴格把關。 有設計圖與實物做參考,在此基礎上建造成適合制造大玻璃的工坊,一個半月綽綽有余。 地點在去年年末已經圈定,火器營附近的空地。等分廠建造完畢,直接拉一隊士兵去駐守看管。 眼下,大塊玻璃的低成本制造技術是會生金蛋的雞,需要充足的武力保證它不被竊取。 玻璃窗不只是賣給京城內的官員,其他地方也要推廣牛痘,那么玻璃窗也就會前一步售賣。 比如說江南。 江南富庶,但如今也僅有曹寅一家裝有玻璃窗,是從廣州運來的西洋貨。 曹寅年輕時做了康熙的侍衛,三十四歲就任江寧織造。這是一個肥到流油的差事,采買各種御用品,尤其是絲織品。 曹家又是內務府包衣出身,憑著與皇帝的親近關系,可以領用內務府帑銀經商。通俗點說就是向皇上的私庫借來本金,以此去經商,所得的利潤再與皇上分成。 皇上愿意借出越多的錢,表明對那家人越是信任。 康熙對曹家無疑是信任的,前三次南巡都是有曹寅接待,今年也是相同的打算。 武拂衣關注了有西洋玻璃窗的人家,自然也就稍稍查了查曹家。 今年曹寅四十四歲,長子曹顒十三歲尚未成親。換句話說,這會曹寅的孫子曹雪芹還是沒影子的事。 江南之地有沒有曹雪芹不重要,重要的是多方勢力盤根錯節。此去南巡,不一定會風平浪靜。 那么還要去嗎?或是索性留在京城? 畢竟皇上不在京城,約等于是山中無老虎的狀態,是能過得輕松些。 想了想,武拂衣決定能去還是要去的。 這樣光明正大的出行是實地考察的好機會。不僅要去,最好還能爭取不和皇上走一條路,美名其曰微服私訪。 想要去江南轉一圈,或是想要在京城謀個好差事的是大多數。 于是,春節在眾人苦讀中過去了。 二月上旬,紛紛遞交對牛頓《原理》的讀書報考。 在截止日期二月初十之前,所有該交功課都交了,但從他們的黑眼圈與憔悴眼神能看出,極少有人擺平了那個叫牛頓的英吉利男人。 康熙表示會在十天后給出考評結果,誰博得頭籌,誰寫得不盡人意,都會體現在南巡事宜的安排上。 這一天,梁九功帶著密旨來到即將竣工的玻璃廠分廠?;噬纤较抡僖娪嚎ね?,是要共同閱卷。 武拂衣其實不想去,一群沒物理學基礎的人,用一個月讀牛頓,用十天寫心得,能有幾篇正經文章? 太可惜,這活要在乾清宮里做,不能讓胤禛代勞。否則就能讓他去體會一把,那些讀書心得會有多“精彩紛呈”。 康熙怎么就不能一個人批閱呢? 共同閱卷的旨意,對武拂衣不是恩賜,而是讓她不得不體會一把什么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給人挖了坑,自己也是要朝里面撲通跳進去了。 第四十六章 閱卷不是一件好差事。 不出武拂衣所料, 呈給康熙的七十三份讀書心得大部分都很辣眼睛。 說得好聽點寫出了天花亂墜之感,說得真實些就是東拉西扯不著要點,更有甚者否定了經典力學原理, 用上了天上星星住著神仙的一套說辭。 當然了, 也不全是不堪入目的文章。 矮子里面拔高個, 還是能挑出兩三個像樣的回答。 像是胤禎是被無意中被訓練出來,因為得了四哥的要求在書庫里找伽利略相關書籍, 就從伽利略聯系到牛頓。 他不懂意大利文,也能主動找傳教士翻譯了幾篇。 雖然對兩人的理論體系還是搞不清楚,但也能找出些有價值的發現, 比如伽利略為牛頓的理論奠定了基礎, 頗有一脈相承之勢。 武拂衣在編寫《『原理』解析》時, 沒有直接提及牛頓的前輩們都有誰,希望讀書的人主動去尋找物理學的發展脈絡。 很可惜,除去十四收到了風聲, 又扣除胤禛代筆的雍郡王答卷,其余七十一份讀書心得中僅有一人做到了。 對于鶴立雞群的答題者,閱卷人多看一眼姓名再正常不過。 落款是納蘭富森,乍一聽有點陌生。京城里, 似乎沒怎么聽說過這號人物。 不過,此次呈交讀書心得的人都是被康熙贈書在先。即便鮮少聽聞其名,也不會是徹底的無名之輩。 武拂衣很快想到了, 納蘭富森名不見經傳,但他的父親卻聞名天下,正是故去十七年的納蘭性德。 富森是納蘭性德的遺腹子,其生母卻不為眾人所知,據說可能是江南女子沈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