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武拂衣就此說開了去,是在一本洋文手札了瞥見了一段話。 大致意思是1688年,法蘭西有人用澆注法制作出了平板玻璃。那樣的玻璃被用到玻璃窗與全身玻璃鏡上。 英吉利人想要獲得相關技術也得不到,只能看著法蘭西以此玻璃制造方法大賺一筆。 “兒臣聽說玻璃窗的售價之高,倘若能壓低造價再賣出,推廣牛痘接種的經費也就有了?!?/br> 武拂衣表示希望去玻璃廠實地考察一番。 “近些年,玻璃廠在紀大人的技術加持下制作出了精美物件。但紀大人終究來自異國,在造物風格上也偏向西洋。沒能充分挖掘御制玻璃廠的潛力?!?/br> 這話說得很委婉了。 紀理安來自德國,是不是全心全意為康熙效力? 即便是,他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比如沒能把價格奇高的大塊玻璃搞出來。 既然如此,四阿哥愿意一試,說不定會有奇效。 康熙聞言不由一愣。 老四慘敗于老大,他沒有意志消沉是好事,但這會申請去玻璃廠搞出奇貨可居的大塊玻璃,這真不是受刺激嚴重到異想天開了? 說句真心話,老四真要是能行,堪比財神爺轉世了。這叫人如何相信?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清朝玻璃制造歷史,參考文章《康熙廠御用玻璃廠考述》,出自《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10 第四十二章 雖然康熙不信兒子是財神轉世, 但沒有直接打擊老四。 比起老八想在戶部里插一腳,老四愿意嘗試去開拓財源,至少這份勇氣可嘉。 “設立玻璃廠已有五年, 朕也想過能研制大塊玻璃, 可惜遲遲未有音訊。你若想去玻璃廠,朕允了?!?/br> 康熙這樣說著,潛臺詞就是老四做不出成果也無妨。 他對此本就不報什么希望, 哪怕是皇帝, 卻不會異想天開地認為想要的東西就全部能擁有。 當下, 喚來了分管玻璃廠的造辦處官員,讓王郎中給安排妥當雍郡王在玻璃廠所需的人手與器物。 “這事,你也不能一直與它死磕下去?!?/br> 康熙愿意讓老四試一試制作玻璃窗, 而明知成功率極低就不會讓兒子一直在這上面耗著。尤其老四的性子認真,不先設定時間期限就怕他一直在玻璃廠熬著。 武拂衣聽得懂,這次康熙算是為四阿哥考慮了。 她主動爭取了截止時間, 給了一個適中的日期?!笆率? 下元節之前, 兒臣如果沒能有所收獲就暫停在玻璃廠的實驗?!?/br> 那意味著從今天開始只剩不滿三個月的時間。 康熙算了算老八那一邊的事務,胤禩去調查京城需要接種牛痘的人群數量, 再給他三個月也該完成摸查了。 到時候就讓戶部先撥一筆款錢,讓老四統籌著安排先給哪些人接種。 為什么不讓老八做主事者? 道理很簡單,表面上是安撫老四沒能研究出玻璃窗的失落, 實際上是不可能老八想要實權就給他實權。 有的東西,皇上可以給, 其他人不能索要。 “行,就以十月十五下元節為界限。老四,朕等你從玻璃廠傳回好消息?!?/br> 康熙面露鼓勵之色, 事實上壓根不認為此事能夠成功,也就談不上什么期待與失望。 武拂衣領旨離開,將所謂的記錄著玻璃窗信息的那本手札留了下來。 主體是復制了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英語譯本手札。與買到的原本不同,仿制的這本中添加了不少閱讀批注。 當然,不是以四阿哥的口吻,而是假托于倫敦某讀者的筆觸。 這些批注有對《原理》的解讀,也有一些碎碎念。比如作為普通倫敦人對世界其他地方的看法。 這書上交了。 哪怕康熙現在不讀,等到玻璃窗問世的那一天,他一定會忍不住拿出來翻一翻,到時候由不得他不信書里的內容。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京城內沒有掀起什么波瀾。 康熙今年沒有去承德避暑,而是在暢春園內一直住到了九月下旬。 或是因為皇上沒有離開京城,少了一些暗流洶涌。 接種牛痘的各式小故事時不時在酒樓茶觀被說書先生談起,至于直郡王與雍郡王的比賽舊事已經散在風里。 人們熱鬧地度過一個接一個節日,中秋過后是重陽,吃了月餅又喝菊花酒。 悠閑的生活,卻不是誰都可以擁有。 胤禩從六月開始就一刻不得閑。 從南城到北城,從內城到外城,是為調查清楚京城究竟有多少要種痘,而分清楚不同區域的不同接種環境。 這都是他自己找來的事。因為向康熙提議了請國庫撥款牛痘推廣經費,被要求先做一套詳細的摸底。 原本查閱戶部、八旗的京城人口記錄就好,但七月下旬被康熙要求務必實地調查,而讓順天府配合協作。 詢問每一戶是否聽說過牛痘?是否有接種意愿?如果愿意接種,最希望在哪個時間段? 巨大的工作量竟是要在十月十五就完成。 胤禩覺得有些倉促,卻又不敢明著違抗圣意。尤其是幾個月前郭絡羅氏惹怒了康熙,作為丈夫是要為她將功折罪。 時間不夠,拉上了九弟與十弟幫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