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眼線,是眾人很難想到的一個人——馮醫士。 馮醫士參與了首輪死囚實驗,本來最不看好牛痘研究,卻被要求負責武格格的接種。這讓他跪求漫天神佛顯靈,保佑牛痘研究成功,千萬不能牽連到他的仕途。 佛祖是否顯靈不得而知,反正武格格是順利通過了牛痘實驗。 馮醫士終于松一口氣,他壓根不想參與到第二次實驗中,奈何人微言輕輪不到他做主。 首輪實驗結束,四爺對太醫院的四位種痘醫官不夠滿意,并沒有發出任何招攬的意思。 眾人把這些事都瞧在眼里,知道馮醫士并沒能攀上高枝,也沒能獲得實際的好處。 由于馮醫士最初的禍水東引舉動,引發了同僚極大不滿,這次說什么也不會讓他置身事外,是把他又坑進了第二輪實驗里。 馮醫士提心吊膽,擔憂有人借機發揮整治他,那是必須要找個靠山。 該找誰呢? 四爺已經表現出沒有招攬太醫的意思。 馮醫士及時調頭,本想借著八福晉種人痘去混個臉熟,但郭絡羅氏瞧不上從九品的醫士,是選了正六品的御醫。 在八福晉面前碰了一鼻子灰,索性也就沒有去找八爺了。往八爺面前湊的醫官不少,也輪不上他這個被同僚排擠的。 兜兜轉轉,馮醫士只能找上武格格。 說句心里話,他現在可不敢有一絲看不起武氏。武氏敢首批種牛痘,這就是一位不要命的勇士。 馮醫士早就沒了最初的輕視,他曾說武格格只配在后院繡花生孩子,現在卻打心底覺得“武勇士”是名正言順能管理北郊莊子的實驗區域。 之所以不最早向武格格投誠,一方面是武氏的位份最低,另一方面他其實內心懼怕武格格發狠。最終卻是沒給他其他選擇的余地。 胤禛沒有徹底拒絕馮醫士的投誠,卻也沒給他多少好臉色。只讓他安安分分工作,然后監視莊子上的醫官與大夫們。 只要馮醫士奉行治病救人的做事方法,不會保證他升官,但也會保證不讓他被莫須有的罪責奪取官職。 馮醫士身處暗流涌動中,哪敢要求升官,只求維持現狀就好。 他聽了武格格的吩咐,對外裝出無依無靠的模樣,暗中密切注意同僚有沒有人會搞破壞。這一盯梢,還真有發現。 端午節,抓了一個人贓俱獲。 張御醫的下手吳醫員要給兩個孩子下藥,是被馮醫士當場叫破。 侍衛將人直接擒獲,看到了差點被放到甜湯里的藥粉。經過核查,藥粉有劇毒的烏頭成分,那些劑量足以致命。 若非馮醫士發現及時,兩個鑲白旗的孩子只怕活不過今天。 這一下把能驚動的人都驚動了。 武拂衣收到消息,即刻趕往北郊莊子。 吳醫員已經經過幾輪審問,他經不住用刑,都交代了。 “我交代,都交代。主謀是朱三太子,是那些反賊抓住了我的家人,威脅我破壞牛痘實驗。朱三太子想借此機會散布言論,企圖造謠朝廷沒有把握就展開了牛痘實驗,是草菅人命的做法?!?/br> 朱三太子? 明朝皇室傳說中的最后血脈? 武拂衣并不信這個結論。 從康熙執政至今,借著朱三太子的反清行動少說有六七起,查實后都被證實不存在朱三太子。 她覺得朱三太子真像一塊磚,哪有需要就往哪里搬。 眼下,很可能是被搬來了破壞牛痘實驗中,成了某個人的替死鬼了吧? 第三十五章 雖然朱三太子是塊磚,但也不是誰想搬就能搬。 武拂衣非常懷疑吳醫員的腦子不夠用,他敢說是被反清復明的人威脅了,不就是自爆與反賊相關? “你說家人被反賊打了,也就是有人證與物證了?” “是的,四月二十七日,小人的女兒在往返脂粉鋪的路上被人揍了一頓,這會身上還有傷?!?/br> 吳醫員已經交代了,他本身不愿意破壞實驗,但害怕家人性命收到威脅,逼不得已才做了此事。 前因并不復雜。 小吳姑娘今年十二歲,在購買脂粉后,她與侍女被兩個蒙面人挾持入暗巷。 蒙面人對她拳打腳踢,當場就把小姑娘給嚇懵了,是連呼叫也不敢。隨后,蒙面人塞了一封恐嚇信讓她轉交吳醫員。 小吳姑娘被嚇到差點昏倒,可不敢對外聲張怕壞了名聲,只能說是不小心摔倒了。 在侍女的陪同下,兩人驚慌失措地回到家。把信給了吳醫員,這才發現是有朱三太子主謀要破壞牛痘實驗。 “小人句句屬實?!?/br> 吳醫員說:“那封威脅信還在小人的書房內,小人真是被迫的啊?!?/br> 這話說得就差指天發誓,好似真是朱三太子想趁勢作亂。 此刻,胤禛冷不丁地拋出一問,“吳醫員,你兒子多大了?” 吳醫員不明就里,怎么突然問起這個?他也不敢不答,只能回答,“五歲?!?/br> 胤禛拋出了第二句,“你一共有幾個孩子?一男幾女?” 吳醫員意識到了什么,開始支支吾吾沒能立刻回答。 武拂衣見狀,瞬間明白胤禛提問的用意。 不管吳醫員背后有哪位“大聰明”指點,讓他居然地搬起朱三太子這塊磚,反正口供之中每件事都發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