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胤礽瞧見老四這般應答,臉色微沉。 不等他再說什么,梁九功就來傳話,皇上讓所有人都進去。 康熙等眾人站定,先總結了今日朝會各種不同觀點,隨即定了一個基調。 “牛痘會否有副作用,接種過程中有沒有未知的危險,這些事都要實踐了才知一二。第二批擴大規模的實驗是一定要做的?!?/br> 問題在于讓誰去做? 康熙將問題拋了出去,“老四,你統籌了第一次實驗,對接下去的安排有什么建議?” “回汗阿瑪的話,兒臣以為有兩點要注意?!?/br> 武拂衣是真心建議,“一來,種痘之法該博采眾長,是該邀請民間名醫來進行改良。二來,負責人該深入牛痘實驗之中,不說別的,同吃同住是起碼的。那才能隨時應對突發問題,避免層層上報耽誤時間,會讓不必要的風險蔓延?!?/br> 在場沒有太醫院醫官,是否引入民間大夫研究牛痘,這個問題是能先放一放。 但聽到第二條,同吃同住參與實驗,而不是派出手下去參與,這就有點為難人了。 一次實驗至少一個月。實驗在郊外,基本是封閉式。 參考四貝勒此前離開了刑部,也就是說誰主事就無法參與朝中其他事務,約定于要放下手頭正有的實權。 這會放下了,誰知道將來能不能重新拿回來。 “不錯,是該如此?!?/br> 康熙卻很滿意這兩條建議,他似乎很期待地看向太子。 “胤礽,你一直居住于宮內,也沒怎么出宮走走,這次想不想去郊外住一段時間?” 胤礽思考片刻,他知道牛痘能成功推廣會帶來的民心所向。 但是要在郊外與一群實驗者同吃同住一個月甚至更久,這就讓他猶豫了起來。一旦他離開,誰能保證胤禔不趁機生事。 最終,他說:“兒臣慚愧,近日督辦江南事務,一時半刻還脫不開身?!?/br> 康熙心底閃過失望,雖然猜到太子在這種條件下答應的可能性很小,但依舊希望這個兒子是能應允的。 偏偏,沒有出現意料之外。 康熙臉上神色不變,“也對,江南的事務至關重要,是要盯緊一些。老四,你也聽到了,除了太子,你認為在場的誰去合適?別說你自己,這次的負責人一個怕是會忙不過來,不如兩個人也能搭檔協商?!?/br> 嗖—— 一個直球踢了過來。 武拂衣正面迎球,不慌不忙,是客觀地說,“兒臣以為,八弟合適。八弟處事溫和,正是能照拂那些參與藥物實驗的人?!?/br> 胤禩:! 他全程都沒說話,怎么這事就砸他頭上了。 第三十二章 胤禩頗為意外, 竟然會被四哥推舉。 雖說住在宮內那些年,兩人關系算不得疏遠。但各自成親分府之后,哪怕住得很近, 往來也漸漸少了。 倒也不是四哥單獨針對他,近些年四哥對所有兄弟都差不多, 就維持著不咸不淡的關系。 當下, 胤禩沒時間去思考四哥為什么轉變,只聽康熙問話了。 康熙也有些詫異,但轉念一想,自己讓老四從在場的人之中挑選,還真就是胤禩最合適。 大臣們都有實務在身, 而皇子來了五位。 除了老四自己,太子已經表態不能親臨實驗現場, 老大也沒表現出渴望去的模樣。老三正在禮部編書兩年了,只有老八被調去戶部還沒四五天。 如果說誰最容易卸下手上的差事,胤禩因為才去戶部不久,正是最容易交接。 “胤禩, 你怎么想?” 康熙沒有直接指派,而有意瞧一瞧老八的態度。 比起戶部的肥差,搞牛痘研究無疑艱苦很多, 更談不上結識更多人脈。 胤禩其實更想留在戶部, 但是太子能有借口直言不去, 他沒有相同的底氣。 戶部的差事仍未上手, 因沒有重任在身, 其他人都知道他更方便及時抽身離開。 “牛痘研究,為國為民,兒臣愿往?!?/br> 胤禩做出了選擇, 這句話卻不免刺中了太子的神經。 胤礽心生不悅,同樣被汗阿瑪詢問,自己回答要處理江南事務,老八竟然提出一句為國為民。這意思是將暗諷太子的覺悟不夠高嗎! 武拂衣拋出人選后,站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 她像是一心一意牛痘實驗的成功考量才做此提名,而非故意攪亂一池渾水。 這會聽到胤禩的話,知道這話難免會得罪人,但身在官場不可能一個人也不得罪。 即便八爺有意八面玲瓏,也總會與人發生利益沖突,這次的話不論有心無心都踩著了太子。 都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太子比宰相難做更多,那般容人之量要高到一定境界才行。 武拂衣覺得胤礽沒有那般氣度,否則剛剛在門口也不至于一見面就說四貝勒背著眾人搞事,而該是夸獎四貝勒用心做事。 話又說回來,如果胤礽真的克己復禮,從容大肚地進退自如,那會不會被皇上認定是城府過深? 總之,太子不好做。 卻也沒必要給太多的同情。眾生皆苦,各有立場。 南書房內,眾人不論心中有想法,表面上都維持努力維持著平和的表象,是喜是怒是愁都憋在肚子里。 康熙還是瞧出了一些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