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武拂衣揮退了侍從,等房內不留第三人,走向胤禛低聲說: “四貝勒,你受什么刺激了?知不知道你在說什么?難道是一時想不開,要用身家性命來支持我搞研究了?別給這中答案,我一個字都不信的?!?/br> 作者有話要說: ?、侔础洞笄迓衫芬幎ǎ?/br> 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篤疾,犯殺人應死者,議擬奏聞,取自上裁。盜及傷人者,亦收贖,余皆勿論。 九十以上、七歲以下,雖有死罪,不加刑。其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贓應償,受贓者償之。 第二十九章 此時, 胤禛提出成為牛痘試種者,起因當然不是為了全力支持武拂衣的實驗。 即便閱覽過對于養牛戶的調查數據,感染過牛痘病的人群都沒有再被天花侵襲, 但那也不足以表明就是牛痘預防天花。 沒有針對性實驗, 就不能得出確鑿結論。 換句話來說,以身去驗證是冒著極大不確定的風險。 胤禛卻不得不冒險, 他也不是一時沖動。 “弘昐,今年本要種痘,我們都希望他能接種風險更低的痘苗。其他人再怎么嘗試, 都不如我親身去實驗一番。正好, 這具身體沒有接種過人痘, 是能嘗試牛痘?!?/br> 武拂衣不可置否地點頭, 胤禛想為兒女去蹚雷是實話, 但恐怕不是全部。 “你為弘昐考慮是人之常情, 但趕在這個時候……” 依照目前的實驗進度, 二月下旬給對一半的實驗者進行人痘接種。 如果這些人能熬過輕微天花感染,牛痘預防天花的成功性就有得到初步證實。預計三月初, 另一半的人再進行烈性天花實驗。 死囚畢竟只有二十五人,這點人數不足以作為牛痘功效的充分證據, 接下去還要招募下一波實驗者。 也就是說, 等弘昐能接種牛痘, 起碼也是夏秋之事。胤禛想以身試之,完全能等死囚實驗結果出來再做。 為什么要趕在第一批? 武拂衣猜測胤禛被刺激到了, 他索性也就把心一橫提前實驗接種牛痘。 是誰背后作祟也不難推測。 北郊莊子上就四波人, 本屬四貝勒的仆從、死囚犯、來看守的侍衛以及太醫。 “有人暗中說了點什么?” 武拂衣語氣肯定,“是那幾位醫官吧,認為牛痘防治天花實屬天方夜譚。他們沒辦法抱怨做出決定的四貝勒, 只能說武氏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后院。你想成為立刻實驗者之一,也就能堵住了那些閑話?!?/br> 倘若是福晉或側福晉負責管理實驗,醫官還不敢多加抱怨,可武氏只是四爺府的一位格格。 胤禛被說中心思,仍是面不改色。 種痘醫官瞧不起武格格挑起了他的怒氣。但,成為第一批實驗者之一不只是怒氣上頭,更是權衡利弊的決定。 “反正都是要試種的,或早或晚都要做這件事,不如趕在第一批?!?/br> 胤禛思路清晰,“于你于我都有利。武氏此時試種,是對四貝勒的支持,也就沒人敢說四爺讓一個格格插手管理女囚實驗者?!?/br> 武氏為了支持四爺的決定,有身先士卒接種的想法,那么密切關注實驗過程也就變得合情合理。 這是堵住了太醫及其他反對者嘴。讓這批人入宮述職時,也沒有辦法在康熙面前綿里藏針地說閑話。 胤禛說的這個理由,聽起來是武格格對四爺情深義重。 “你可真為‘四爺’著想?!?/br> 武拂衣知道這是個合乎邏輯的理由,但讓胤禛來莊子時也想好了對外的借口。 “其實讓武格格管著北郊莊子本就合情合理。福晉不便離開四爺府,要統攬大局;側福晉剛剛出月子,要照顧幼兒;宋格格有小女兒要撫養,說來也不便參與危險實驗?!?/br> 有人說海氏哪里去了?馬嬤嬤被處死了,海氏是永遠被圈緊在府內的荒院內。 因此,如果要選一個女眷,武格格成了唯一的選擇。 武拂衣早就考慮到了這些,一旦康熙問及,也能給出名正言順的理由。 她一針見血戳破了促使胤禛做此決定的深層原因,“為四爺的名聲著想是真,但更多是武格格的名譽考慮也是真。 第一批實驗者終是不同,那些死囚是被動被選,而武格格是主動選擇去做,誰不贊美武氏有情有義?!?/br> 外人不了解牛痘,更不了解四爺與武格格的詳情。 即便是康熙聽聞武格格請纓的舉動,也得發自內心承認這人直面危險而主動奉獻。 不僅如此,武拂衣直視胤禛,就似看穿了他內心深處羞于言說的念頭。 “武格格此舉,當立一功。等將來人們意識到牛痘的重要性,救萬民于天花威脅,只要cao作得當是能為其請封側福晉。我說的,對嗎?” 胤禛,在爭,以武氏的身份爭奪側福晉的位份。 旁人很難往這方面想,因為腦子正常點都知道爭位份有個前提,是要有命去享。參與第一批牛痘接種實驗是拿命在搏,一般人只要不傻就不會賭。 當下,偏廳有一瞬安靜。 胤禛被看穿了隱秘的心思,他傻嗎? 他不傻,只是狠,對自己的處境有清晰的認知。 不知道要以武氏的身體活多久,說不好就是下半輩子,那就要去爭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