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縣令,被迫登基 第92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專情影帝步步緊逼后、咸魚穿書后懷了皇帝的崽、飛來破、喜歡折磨主角的作者穿書了、纏香、靠氣運之子續命的日子[快穿]、小咸魚他躺平又失敗了、渣我啊[女A男O]、劍尊為我手撕劇本[穿書]、六零吃瓜小寡婦
陳云州抬頭看了他一眼,邊寫邊解釋:“橋州去年和今年,加起來往咱們慶川跑了二十多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有些縣幾千平方公里都沒這么多人。吳炎現在是不計較了,等考核的時候呢?” “退一萬步,就算他不計較,咱們慶川一下子多了這么多人,也要向上面匯報啊。這些人從哪兒來,咱們如何安置的,都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你不說上面怎么會知道呢?只會悶頭做事的,那是牛馬。官場之上,會做事,還要會做人,該嚎的時候就要嚎?!?/br> 文玉龍大開眼界。 虧得他去年還以為這位陳大人低調,不慕名利,只一心為民呢。 陳云州可不管他的濾鏡碎了一地,奮筆疾書,洋洋灑灑寫了一千多字,寫完后,遞給文玉龍:“文大人看看,可有不妥?!?/br> 哎,鄭深不在身邊就是不方便啊。 他沒有原主的記憶,怕還是寫得太過了,邀功的意味太明顯。 文玉龍看完后,心里只有一個字:服! “大人寫得真是太好了,句句屬實,入情入理,下官佩服,下官覺得很好?!?/br> 折子上陳云州先是講了事情的原委,然后夸了吳炎一頓,說為了百姓,吳炎不顧炎夏,趕了好幾百里的路來求助,慶川也無多少余糧,但到底比橋州好一些,本著同舟共濟的原則,他答應了吳炎的請求,接收了一部分百姓,帶領這些百姓開墾土地等等。 先訴苦,收容這么多的災民有多困難,然后又擺成績,他們開墾了多少荒地,五年免稅期之后又能為朝廷多提供多少田賦稅收等等。 一環接一環,賣了慘,邀了功,最后再懇請朝廷今年給慶川減輕一點稅賦,因為接納安頓這些災民還要花不少銀錢。 文玉龍覺得最后才是陳云州的目的。 他將折子還給陳云州,心悅臣服地說:“大人,下官知道以后怎么寫折子了?!?/br> 這折子先遞上去,若是回頭吳炎上奏夸他家大人還好,若是誹謗指責,上面的人先入為主,會怎么看他? 人家幫你接收了這么多的災民,又還上奏為你開脫說情,你卻背后刺人一刀? 高,實在是太高了! 陳云州轉手將折子交給了柯九,讓他安排人快速送往京城,然后扯著嘴角笑了笑:“是嗎?文大人,此件事了,我得回慶川了?!?/br> 文玉龍有些舍不得:“大人這陣子辛苦了,不若去河水縣城,讓下官帶大人游玩一番?” 陳云州擺手:“不用了,慶川府這次接收了十幾萬災民,我得回去看看?!?/br> “好吧,那下官就不留大人了,大人他日得了空,一定要來河水縣,咱們全縣的百姓都很感念大人的恩德?!蔽挠颀堄芍缘卣f道。 陳云州點頭答應。 為避免大批百姓相送的煽情畫面,次日天不亮,陳云州就帶著柯九幾人悄悄啟程回了慶川。 三日后,順利抵達慶川。 陳云州還沒來得及歇口氣,鄭深就來向他匯報災民的安置情況:“大人,其中有紡織經驗的婦人安排去了莊子那邊新建的紡織廠中,連同家屬,總共有兩千二百人。余下的青壯年男丁和身體強壯的婦人被安排去了平嶺縣挖礦,總共有四千余人,剩下的十五萬余人分開安置在了慶川府以及其余七縣開荒種地?!?/br> 平均一個縣大概兩萬人左右。 陳云州很滿意:“鄭叔安排得很好,幸虧有你在,不然這攤子事我都不知道交給誰好?!?/br> 這事太繁瑣了。 陶建華還要處理慶川事務,分擔他走后的工作,沒空管這個。 鄭深輕笑著搖頭道:“大人將糧食、銀錢都準備好了,我只是處理一些微末的小事罷了?!?/br> 隨后兩人又聊了一會兒陳云州不在這段時間慶川府的其他事情。 休息了一天,接下來一段時間陳云州留在衙門處理了公務,拖到十月中旬,總算是稍微得了閑,他抽出時間去了莊子一趟。 快兩個月不見,莊子上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玉米紅薯都已經收獲入庫入窖了,地上重新種植了油菜等冬季作物。 養豬場也開了起來,目前養了二十頭母豬,六十多頭仔豬。 陳云州詢問喬昆:“今年總共收獲了多少玉米和紅薯?” 喬昆道:“回大人,玉米總共有七百多石,紅薯更多一些,有兩千多石?!?/br> 這么多,可以向各縣推廣這兩種產量較高適應性較強的農作物了。 陳云州說:“留個兩石做種,其余的保存好回頭發給各縣百姓做種子?!?/br> 具體怎么個發法回頭還要跟鄭深商量,陳云州仍舊偏向于按勞分配,冬季再搞些建設,將這些發給干活的百姓做報酬。 因為這些種子還不夠平均分配給每家每戶,這樣的話怎么分都不公平,還是按勞動分大家都沒怨言。 今年發一下去一批種子之后,以后就不用管了。明年秋收后還沒種子的百姓自然會去找有種子的購買或是兌換。 出了倉庫,陳云州看到莊子以北的樹林已經被夷平,取而代之的一座座房子,前面的是廠房,后面是各家居住的地方。 喬昆在一旁介紹:“大人,目前為止,總共制造出了一百八十臺紡紗機,二百一十臺織布機,都安置在廠房中,女工全是從災民中選的,都是身體健康,手腳靈活,有紡織經驗的,上手非????!?/br> 陳云州踏進廠房,一座座嶄新的紡紗機、織布機整齊有序地排列著,一眼望不到盡頭,很是壯觀。 “大人,找人看了個日子,十月十六是吉日,正式開工。不知那天大人有沒有空?” 還有五天,陳云州說:“我盡量吧,我要是沒來,這事就由你主持,原材料從夏員外那兒拿,回頭織的布也賣給他?!?/br> 喬昆點頭:“是,大人?!?/br> 轉了一圈,從紡織廠出來后,一個衙役飛奔而來,到了跟前,連忙行禮:“大人,京城來了圣旨,鄭大人請您回去?!?/br> 作者有話要說 第50章 . 050 命運 陳云州回到府衙,鄭深立即迎了上來。 “人呢?” 陳云州邊往里走邊問道。 鄭深指了指里面偏廳的位置,低聲說:“在里頭吃東西,陶大人陪著?!?/br> 有陶建華陪著陳云州就不急了,他停下腳步,問道:“來傳旨的是什么人?” “司禮監的一個太監,姓魯,二三十歲的樣子,估計在司禮監沒什么地位?!编嵣钶p聲說道。 本來傳旨是個人人都搶著去的肥差,因為一般都會收到非常豐厚的孝敬,跑一趟比他們一個月的月錢還多。 可慶川不一樣,距京城太遠了,來回至少得兩三個月,長途跋涉,有時候還可能風餐露宿,非常辛苦,但凡有點能耐的太監都會找借口推脫掉這種苦差事。 能被派來的多半是沒什么門路,也沒什么地位的小太監。 陳云州明白了,又問:“京城有什么消息?” 鄭深搖頭:“不知道,不過陶大人應該知道不少了?!?/br> 起初陳云州還不明白他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等到了偏廳外,看著里面的杯盤狼藉和空了兩個酒壺,他頓時有數了。 整了整衣冠,陳云州進去,拱手行禮:“慶川知府陳云州見過魯公公?!?/br> 魯公公正抱著一只雞腿啃,聽到聲音兩口咽下了嘴里的rou,抬起袖子胡亂擦了擦嘴角的油漬,站了起來,呵呵笑道:“這就是陳大人啊,正是年少有為。圣旨呢?” 旁邊伺候的兩個奴仆趕緊將圣旨遞了過去。 魯公公接過圣旨,清了清嗓子:“慶川知府陳云州接旨!” 陳云州幾人連忙跪下:“臣接旨?!?/br>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慶川知府陳云州安置災民,開墾荒地有功,其治下慶川井然有序,百姓安居,實乃朝臣之楷模,特賜京城宅院一座,綾羅綢緞一百匹,黃金千兩,欽此!” 這些賞賜聽起來不錯,似乎值不少錢。 陳云州做出一臉激動的樣子:“謝皇上賞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魯公公雙手將圣旨遞給了陳云州,笑呵呵地說:“恭喜陳大人,賀喜陳大人?!?/br> 陳云州站了起來,拱手笑道:“有勞魯公公了?!?/br> “來人,重新布置一桌酒菜,我要陪魯公公好好喝兩杯?!?/br> 魯公公按住額頭,張嘴就吐出濃郁的酒氣:“謝陳大人好意,這酒就不用喝了,不喝了,改天再來,雜家,雜家頭有點暈?!?/br> 喝了這么多酒能不暈嗎? 陳云州連忙吩咐:“來人,扶魯公公去客房休息,安排個細心的好生照料,魯公公若有不適,速速請大夫并通知我和陶大人?!?/br> 兩個奴仆上前將魯公公扶了出去。 看著偏廳的狼藉,陶建華道:“咱們去書房說吧?!?/br> 三人一道去了書房,并關上了房門。 陳云州的臉拉了下來:“賞賜我京城的宅子做什么?我又住不了,綾羅綢緞和黃金呢?” 陶建華和鄭深對視一眼,苦笑搖頭:“魯公公只帶了兩個隨從過來?!?/br> 三個人,怎么也不可能帶著這么多布匹和黃金上路走這么遠,太不安全了,而且一輛馬車也裝不下。 陳云州聽明白了,錯愕的同時又覺好笑:“所以這些所謂的賞賜也在京城?我人不在,老家也不是京城的,這不等于沒賞嗎?真是沒想到,堂堂九五之尊,竟也干這么賴皮的事?!?/br> 簡直是刷新了他的認知。 不想賞就不賞唄,搞這種虛頭巴腦的做什么?惡心人嗎? 鄭深趕緊看了一眼門口,低聲說:“大人慎言?!?/br> 他沒爆粗口罵人已經是很慎言了。 陳云州憋了一肚子的火,皺眉問道:“這么說,我上奏請求減免一部分田賦這事也落空了?” 陶建華苦笑著點頭:“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剛才聽魯公公說,江南今年的水患更嚴重,洪水淹沒了三州十二縣,皇上急得懲處了好幾個人。如今朝廷忙著賑災,國庫空虛,不可能再減咱們的田賦。魯公公私底下提點下官,盡快將還差的那部分糧食直接送去江南賑災,這應該是皇上的意思?!?/br> 陳云州算是明白皇帝為何要給他畫餅了,敢情是真沒錢了。 可這行為實在是讓他覺得惡心。 他又沒向皇帝討要功勞,他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減輕點稅賦。若朝廷實在是困難,不能減免那派人說明情況,他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一面催他趕緊將差的那部分糧食趕緊送上,一面又假惺惺地賞賜他是什么意思? 這分明就是皇帝,朝廷知道他的功勞,知道他該賞,可沒錢賞,又舍不得給他其他的,就給了這么張空頭支票,以昭示皇帝的英明,朝廷的賞罰分明。 真是既當又立。 鄭深看得出來陳云州的憋屈,連忙勸道:“大人,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況此事事出有因,您就忘了吧?!?/br> 陳云州明白鄭深是為了他好,怕他在魯公公面前表現出對朝廷對皇帝的不滿,傳到京城,影響了他的仕途。 他輕輕點頭:“我知道了,我現在在意的不是這個,我又不缺那座房子,那么點金子。我擔憂的是橋州,我給吳炎出主意,讓他用賑災糧穩住民心,可現在看來,朝廷恐怕給不了多少賑災糧。橋州連續兩年受災,這情況已經很糟糕了,若沒有賑災糧,怕是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