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不止是隋王,自三王爺和四王爺叛亂后,他們手下殘留的勢力便帶著自家年幼的主子一直潛伏在各處,悄悄煽動著人心。他們不惜跟北突厥合作,聯合宮里的和宮外的探子,趁機作亂。 沒過多久,接連不斷的消息傳來,城池失守,幾路叛軍直逼皇城。 皇宮中, 皇帝坐在上位,面前的奏章上寫著西北叛亂和隋王造反的消息。 他陰沉著臉色,雖然其中一件事情是由他直接造成的,但他是皇帝,又怎么能承認是自己做錯了呢。 所以,對于如今這個局面,各位愛卿怎么看? 現在才來問他們怎么看? 殿中,徐承廷和申世興等人俯下了頭,即使心中再怎么有怨氣,也不敢表露出分毫。他們這些人早已綁在了同一條船上,唇亡齒寒的道理不是不明白。 如今這危急的局勢,叛軍就快打到皇城來了,必須得想一個辦法出來了。 此時,甄大人站了出來,沉聲道:啟奏陛下,如今各方虎視眈眈,皇城已經不安全了。 另一大臣站出來附議道:現今皇城中兵力不足,原本駐扎在城外的兵馬已被叛軍煽動造反。我等剩余的兵力已不足以抵擋叛軍,為了陛下的安全著想,如今最好的方式就只有,南遷。 南遷。 徐承廷心中苦笑道,說得好聽,不過是棄城逃跑罷了。他家居皇城幾代,如今是連祖宗基業都要不保了。 主戰派徐承廷出列,對著上首沉聲道:陛下,不可。 然而,他一人勢單力薄。相比什么江山祖宗基業,皇座上的人更看重自己的性命。 南遷一事主意已定。 當天,皇城里的各家官員回府后。 南遷!府中的家眷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變了臉色。 那這宅子怎么辦?我們家在皇郊的莊子怎么辦? 還有東街口和西巷口那幾處鋪子該怎么處理? 這么多鋪面和生意難道就這樣都不要了嗎? 已經年邁的老侯爺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禁掩面哭泣。 我們家在這里扎根數代,怎么能說棄就棄。要走你們走,我一把老骨頭,反正也活不了多久了,我就是死也要死在這里! 爹,你這是做什么,只是暫時南遷,又不是不回來了! 回不來了啊 像這樣的場景,這日幾乎家家戶戶都在上演。 經營數十年,幾代人好不容易才置辦下來的家產,如今說舍棄就要舍棄了??捎钟惺裁崔k法呢 金銀玉器,還能裝箱子里帶走,那宅子和田莊能一起打包上路嗎? 盡管心里頭再怎么不舍,但那些身外之物能跟性命相比嗎? 趁著叛軍還沒有打進皇城,趕緊收拾東西,帶著剩余的力量離開才是正道理。 想明白了后,各家各戶都在急急忙忙地打包行李。 第九十八章 一車車行李裝上馬,相比之前的冷清,朱雀大街前,車馬接連不斷。 遙想往日,此刻應是喧笑語,歡聲浮動;然而,此時卻是人人愁眉苦臉,面帶憂色。 全部都小心點兒! 趕緊的!麻利點兒! 正監督下人們裝車的婆子見其中一個箱子險些栽倒,急忙上前查看,對著走路不穩的人罵道: 都說了小心點!小心點!是沒聽到怎么的!一個個粗手粗腳的!都說了箱子里有貴重瓷器!這要是打碎了一個,把你賣了都賠不起! 負責搬運的小廝低著頭站在那里,整個人喪氣寡言的模樣,白長一副大個子,任由身高比他矮了一個頭不止的婆子不停地拿手指戳著,也不回話。 許久,等那婆子罵夠了,才張著嘴擠出一句話來。 我們也能跟著一道去南邊嗎? 劉婆子聽到這話,先是愣了一下,隨后嗤笑了一聲:趙黑子,瞎想什么呢!這府里這么多下人,像你這樣的,更是不缺,一家好幾口的,哪里能全部都帶上! 她就不一樣了,在老夫人身邊伺候了這么多年,若是被落下了,就是老夫人那兒也說不過去。 她男人在外頭做管事,本來是不能跟著侯爺他們一起走的,這回也是得靠著她在老夫人跟前的緣由,才能把全家人一道都捎上。 聽說叛軍馬上就要打過來了,留下來,怕是小命都保不住。想之前三王爺和四王爺作亂的時候,城里有多少無辜的路人一起跟著遭了殃,至今想起來,這心里頭還是止不住地后怕。 能跟著一道去南邊,才能接著過好日子,府里的人都是這么想的。但是,這一路上,哪里能跟著這么多人。所以,府里的下人們還得留下來不少??磿?/br> 這段時間,急慌了的人到處塞銀子找門路,就想著能跟著一道走。 已經有好些人求到了劉婆子這里,想她能在老夫人跟前說說好話,或者她家能再多捎上幾個人。 趙一從劉婆子的口中得到了答案,整個人看起來沮喪極了。 他轉過頭,繼續沉默地干著自己的活兒。 侯府里, 作為當家主母的杜云娘正在整理賬冊,里里外外都要解決的事情已經讓她忙昏了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