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阮靈風在后門小心翼翼地透過門縫往里看,是一場樂隊演出,舞臺上的主唱有點像神經病,正在仰著頭嘶吼些什么,臺下的觀眾也都像神經病,不管不顧地跳著叫著。 他沒聽過這種歌,沒看過這種表演,其實本來他也不怎么聽歌,知道的歌也僅限于傳唱度極高的那些流行歌。 他說不清自己是什么感受,他不知道,是他撕開了現實的一角,窺見了世界情緒涌動的一面,又或者是這個世界撕開了他的靈魂一角,讓他也跟著沸騰起來。 他在這家livehouse里打了很久的工,于是后來他看了各種各樣的獨立音樂表演,各種風格的樂隊,民謠,hiphop,電子 他想,人生不是那么無聊的,至少他有音樂呢。 或許他在現實中只能過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乏味生活,但如果在打工日,他可以跟著那些奇奇怪怪的歌暢游整個時空,有時飛到十萬八千里外的銀河系,有時鉆進某個人的思想深處。 他很喜歡。 但要說這種喜歡對他的職業生涯規劃產生了什么影響,一開始其實也沒有。 是有一次,常來倒貼錢演出的一支小樂隊說,下周的演出可能就是他們的最后一場了。 阮靈風平時話不多的,在后臺也不會去打攪別人談話,那天破天荒地插了句嘴,說為什么啊,你們的歌很好聽的啊。 主唱很坦誠也很唏噓,說因為總沒什么人買票,而且有幾個成員馬上就要畢業,要離開這座城市了。 樂隊做不下去了。 阮靈風第一次感到很想要爭取些什么。剛好學校里在搞什么社團日,阮靈風和學長借了別的社團的舞臺,連夜做了現在看來略簡陋的vj,還用了一些他們當時能用上的道具,把瀕臨解散的樂隊拉到學校里去表演。 還錄了視頻,在短視頻還不流行的年代,他就把精彩片段剪成一小段一小段,配上有煽動力的文案往各個高校公眾號投稿。 可能也是走了狗屎運,剛好被一個樂評人大v轉發,引發了一連串蝴蝶效應,后來這個樂隊沒有解散,還被經紀公司看中到現在沒有大紅,但每年都會固定發一張新片,每年他們也都會寄一張給阮靈風。 那時候學長講,說不定他適合去干策劃。 他才知道他做的這些事,都能算得上是在做策劃,當然因為只有他倆在做,還做了很多策劃以外的雜七雜八的事。 他心說這種工作也太好了,好音樂需要包裝,再好聽的歌沒人來聽也是明珠蒙塵,如果他能用更吸引人的舞臺形式先把人騙到演出場地,或許能幫歌手多招徠幾個觀眾。 他的事也被圈子里其他一些人所知,于是他在livehouse里除了幫忙檢票,還多了一項工作,幫有需要的演出者想有意思的演出方案。 這是阮靈風一切的開始。 但他正式做這一行很久了,也經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演出,哪怕一直在想新的東西,可大部分工作對他來說已經是閉上眼都知道該怎么安排的了。 他很久沒有那種看一場他做的演出落地時的興奮感,因為都大同小異而且他后來也發現,當他成為行內小有名氣的策劃以后,能找他做演出的也都是些相對有名的藝人,他給這些人做演出,再怎么搞也只是錦上添花,其實哪怕隨便敷衍亂做,這些人的粉絲也會買賬,他再也很難有幫助別人把音樂呈現好,吸引到更多觀眾愛上音樂本身的那種快/感。 可是因為陶執的想法很古怪,陶執的要求很刁鉆,他這段時間以來,是真的在絞盡腦汁想怎么把這場表演完美地遞到觀眾面前。 一直到演出結束前,他都提著一顆心。 演出過程中,旁邊的實習生告訴他網上反響很好,他久違地感覺腦子里有成就感在不停爆開。 這就已經,已經讓他很開心了。 然后陶執在舞臺上,說這是他們一起完成的作品。 阮靈風一直認為自己只是個不值一提的幕后工作者,他的工作都是服務于藝人,舞臺做得再好也是歌曲或其他表演內容的附屬。 可是陶執說這是作品。 是屬于他的,是他們一起完成的,或許脫胎于陶執的歌,但卻不是單純的附屬品。 舞臺上,陶執還在說著,他難得話多:剛剛下去后臺換衣服喝水的時候,助理跟我說,因為這場演唱會很有意思,很多路人也想蹲后續場次的票。如果不是小風和他的團隊做出這么棒的演出,我可能會痛失一部分路人盤。我知道現在演唱會大多是粉絲向的,很少有路人會隨意買票去聽哪個歌手的歌。所以是這場演出讓本來就還挺火的我又火了點???什么?讓我不要說這個?有什么所謂啊。 最后那句是對著耳返里其他工作人員說的。 不過陶執還是收斂了點,繼續道:能讓更多人來聽我的歌,我真的很開心,但其實對我來說更重要的還有別的,我從來沒有對小風說過,我是很爛的甲方,但他很懂我要什么,他能聽懂我唱的是什么,于是他把我的歌都具象化了,讓我的其他聽眾也能知道我到底想表達什么當然我也不知道你們到底聽懂了沒,不懂也給我裝懂哈。 總之我是想說,如果沒有他,就沒有今天這場夢境你們也知道的,其實我很不喜歡搞這些尷尬煽情的東西,但是我真的很喜歡今天的演出,我一定要告訴他的,當著他面的話,我可能沒辦法說出來,所以只能在這里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