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喬飛宇說:生意誠信為本,那孩子以后一定會成功的。 兩人說話間,喬楚又醒過來一次,要喝水。 可熱水已經沒了,楊東旭還沒回來,梁玉芝干脆從粥里舀粥水,但楊東旭太實誠,粥的料都很足,米多,還是喬飛宇擰開另一個保溫瓶,才看到那瓶子里是粥水,不稀不稠,顯然是特地為喬楚準備的。 夫妻倆都為楊東旭的細心感動:哎呀,小楊這孩子真是真是太周到了。 * 楊東旭打完水回來時,喬楚已經又睡下了,但情況比白天好一點,起碼有點意識了,認出是自己爸媽,雖然還是半睡半醒,但兩人顯然心情好了不少。 喬飛宇一邊收拾東西,一邊低聲朝自己媳婦問:楚楚那紙鶴放在哪兒?我待會兒回去找找,明天拿過來。 剛才女兒說要紙鶴,夫妻倆馬上就知道她說的是什么了。 梁玉芝小聲地說:我之前就想帶過來了,楚楚一直都不離身的,但我沒在她房間里找著,可能是放宿舍里了。 新時代了,他們也不是信鬼神,只是他們女兒確實一直特別寶貝那紙鶴。 從前在粵舞時沒住校,都是放在自己房間里,后面他們去京市看《絲路花雨》,喬楚去老梁家住,也要把紙鶴帶過去的。 哪怕是心理作用也好,這個時候能起到一點作用的,他們就要做。 更何況,剛才女兒就說要紙鶴的。 喬飛宇問:那是丟了? 梁玉芝搖了搖頭,說:怎么可能?要是丟了,喬楚早就哭了,肯定沒丟,就是不知道放哪兒了。 喬飛宇嘆了口氣,說:那先疊個新的,再找個木塊鑲在上面,找到了之后再換。 這大晚上的,城里也不好找什么木頭,而且還要會手工的,夫妻倆都不約而同地看向楊東旭。 這年輕人的手工活是一絕的,去年年底,喬楚他們的劇組道具在京市出問題,還是這年輕人臨時去幫忙,還一個頂倆。 又要麻煩小楊了,喬飛宇有點不好意思:那個小楊,那這事能不能拜托你一下,就是做個方形的木底座。 楊東旭點點頭:沒問題,喬叔叔,交給我吧。 喬飛宇非常高興,連忙跟他說了一下紙鶴的事情:咱們楚楚可寶貝那紙鶴了,也不知道是誰送的,不過也是神,收到那紙鶴之后,她就一直特別順。 她回來之后不是住的團里嗎?估計是放宿舍里了,你梁阿姨之前問過她舍友,好像沒找著,估計是鎖柜里了,咱們現在先弄個新的,拿到宿舍的那個再換上,現在就是先讓她心里好受點再說。 楊東旭:我明白的,今晚就能做好,我名明天拿過來。 * 喬飛宇其實并沒有指望楊東旭會做得有多像,畢竟雖然他朝這年輕人描述了一下,但這年輕人應該是沒見過那紙鶴的。 他是想著,喬楚現在這情況,病成這樣,放到床頭也只能看個模糊影子,有個大概輪廓差不多了,等回頭他和媳婦找到那紙鶴換回去,喬楚也差不多該好了。 然后,實際上,楊東旭對那紙鶴太熟悉了。 事實上,他最初給喬楚的,就只有那只紙鶴,木底座和玻璃蓋子,都是喬楚自己后來加上去的,但他也很熟悉。 前世,喬楚在醫院出意外之后,他后來給了喬飛宇夫婦不少幫助,梁玉芝后來也終于認出他,他是原來粵舞的送菜員。 夫妻倆也知道了他的心意,都唏噓不已,可一切都太晚了。 他們將喬楚的紙鶴給了他,從前在她身邊不離身,之后變成了他一直帶著。 底座的紋理、木質,玻璃蓋的厚度、尺寸,他全都一清二楚,也許比喬楚本人更加了解它們。 至于紙鶴,他記得當初在紙上寫的每一句話和位置,因為最初為了不讓帶字的紙疊出來后顯得臟和凌亂,他特意在紙上先用鉛筆輕輕劃了橫線,定下寫字的位置,最后再用橡皮擦掉,這樣出來后就整潔干凈。 于是,當第二天喬飛宇夫婦看到那紙鶴時,都一臉驚訝:你這是把原來那個找來了? 楊東旭搖了搖頭,說:沒有,新做的,不過我見過喬楚那紙鶴的照片,所以按著記得的樣子做出來了。 喬飛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哎呀,小楊這手工活真是厲害!難怪嚴副團長都想把你招進舞美組! 當初臨危受命去京市救場,就是這樣一雙巧手! 楊東旭還要去跟進案件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對喬楚不利的風聲,于是把東西放下沒多久,就離開了醫院。 他有跟喬飛宇夫婦提過相關的建議,都很實在,喬飛宇夫婦是打心底里感謝他,一直將他送到了外面,這才回到房間里。 昨夜喬楚的情況就開始好轉,今天雖然還在發燒,但已經降到低燒,連醫生都說應該很快就能清醒了。 喬飛宇夫婦很高興,梁玉芝甚至感概了一句:這紙鶴真靈。 喬飛宇也笑著說:那回頭咱們得趕緊把真的找回來才行。 喬楚發了一身汗,終于在傍晚時退燒了,梁玉芝喜極而泣,又連忙讓醫生過來查看。喬楚最關心的是腳上的扭傷:大夫,我這腳傷什么時候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