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香風麗影》是群舞,當初她挑演員的時候,自然就是沖著最好的挑的,所以這批演員也全部都有參演新舞劇,如果都去滬市,對相關幕場的演員排練影響太大了,整體進度都會受影響。 嚴煥說:既然是這樣,不如縮短路程時間和拍攝時間。 他看向謝暢:由朱江電影制片廠拍攝,拍好之后,膠片送到滬市那邊。 這主意不錯,謝暢點點頭,又朝舒月蘭說,小舒,你去跟滬市那邊溝通一下,爭取他們的同意。 舒月蘭:是。 隨后謝暢又去看了其他演員。 主要演員們平時偶爾要去文化廳開會,已經眼熟謝暢了,但很多非主要演員卻沒怎么跟他接觸過,在排練中被慰問一番,精神上受到極大的鼓舞,感到肌rou上的酸痛一下子都被清空了。 《香風麗影》的其他演員,得知要拍攝成影片之后,都非常高興,在新舞劇的排練任務之外,重新練習短舞。 她們知道,這意味著一旦影片播出之后,她們的舞蹈就能被全國人民百姓看到了! 這個舞蹈只在廣交會開幕式上跳了一次,也算是一戰而紅,但其他地方更多的是因為它帶來的經濟效益,討論的是它在經濟上的創新方法,而這些人大多都是經濟領域相關的學者,它本身的舞蹈技巧反倒是被忽略了。 每個人心里都有個聲音,那就是希望更多的百姓看到她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歷史學家,就是最普通的百姓,他們也許文化水平不高,但卻能用最純粹的目光去看待舞蹈。 兩天后,舒月蘭通知嚴煥:滬市那邊同意在本地拍攝,但是為了保持拍攝風格一致,他們會派一名導演助理過來協助。 確定拍攝之后,省團這邊開始做準備。 演員們開始排練,道具組將衣服、首飾等用具全都修整了一次,上次領舞首飾被摔壞了,道具組這次特意重新做了一套更牢固的。 * 朱江電影廠在1957年開始籌建,1959年正式建成,主要是拍攝故事片為主。 雖然它的名氣比不上北邊的大廠,至今平均每年產量低于五部,但它追求質量至上,所以嚴煥推薦了它。 它位置就在羊城內,對喬楚等人來說也非常方便。 幾天后,滬影的導演助理吳至抵達羊城,直接先來省團。相關對接的事情,由周毅軍親自溝通,嚴煥等人仍舊安心排練。 吳至從團長辦公室出來之后,去看了一下《香風麗影》的排練,等休息的時候,跟眾人互相認識了一下。 隨后,他從行李袋中拿出一個包裹,遞給喬楚,又在眾人好奇的眼光中解釋:這是我替賀嫣同志轉交給喬楚同志的。 賀嫣同志的反彈琵琶也入選了,現在在滬市那邊拍攝,本來還在等著喬楚同志過去時親手送的,但現在只好是讓我轉交了。 喬楚把包裹拆開,眾人發出一陣驚嘆。 里面是一座巴掌大的木雕,正是喬楚當初散花飛天的造型。比起陶瓷,木雕可以用刀精雕細刻,在細節上可以比陶瓷更好,栩栩如生。 吳至解釋,之前隴省團受邀至香江表演,東道主給每位演員都做了角色木雕,作為紀念,感謝演員們的付出,給香江人民帶來這么精彩的表演。 而這座木雕,是賀嫣請求東道主那邊雕刻的,因為怕在運送路上損壞,所以沒有郵寄給喬楚,打算找個機會親自送出去,或找人轉交。 喬楚很快就打電話聯系了賀嫣,向她表示感謝,兩人又聊了好一會兒,約定等大家都忙完之后,一定好好聚聚。 * 六月中旬,朱江電影廠做好相關準備工作,通知演員們可以先過來彩排。 這年頭拍攝用的都是膠卷,成本高,導演組讓演員們先現場跳一下,他們先全面觀察,看看要從哪些角度拍攝,機位擺在哪里合適。 演員們在后臺換好裝扮,等出來的時候,導演拿起手邊的報紙,看了看喬楚,又低頭看了看報紙,最后朝喬楚說:喬楚同志,你這個頭飾,怎么跟廣交會開幕式的不一樣呢? 喬楚:廣交會上那個不是原配的,當時是因為弄妝發的時候,不小心把頭飾摔壞了,所以用了個綠石頭代替。這次我們重新做了新的,所以換回來了。 導演:那換回綠石頭吧,這個造型本身也是個亮點,喏,報紙上都有專門的筆墨夸贊。 可我今天沒帶過來。 喬楚一愣,又補充道,那是條項鏈。 事實上,雖然廣交會開幕式那天,楊東旭就把它送給她,可她回到家后就摘下來了,并且沒有戴過。 不是她不喜歡,或者不想戴,而是因為舞蹈演員在進入練功房時,是被禁止戴任何私人首飾進去的,這是為了防止練舞時首飾脫落,掉在地上。 舞蹈中有很多需要接觸地面的動作,一旦地上有雜質,尤其是有鋒利裂面的碎石,那很容易會被舞蹈演員踩中,導致他們受傷。 如果舞蹈演員戴首飾進場,被老師發現,是要扣分的。如果有其他演員因此受傷,那更嚴重了,有可能會被踢出隊伍。 喬楚每天都要去練功房,所以也就沒戴上它。 導演助理吳至說:沒事,今天也是先彩排的,你明天帶過來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