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記者們一陣驚嘆,紛紛拍照。 喬楚笑道:聽說國外也流行喇叭褲,咱們這可不是學國外的,這都是咱們老祖宗一千多年以前就玩剩下的。 記者們頻頻點頭:之前竟然沒人發現,這姑娘可真是細心! * 采訪結束之后,喬楚和其他人一起回去了,也沒把這次采訪太當回事。 結果,第二天《羊城日報》上一篇《傳統與時尚的界限,只差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大學生們都狂歡了,甚至有不少人買了花,送到粵省歌舞劇院。 原來,這會兒雖然流行喇叭褲,但在各大高校,校風還是比較緊的,不允許學生奇裝異服,而其中褲腿貼身、褲腳又大得能蓋過鞋子的喇叭褲,是老師們的頭號消滅目標。 之前,每天一早,各高校的老師們就會輪值守在大門口,拿著剪刀,看到穿喇叭褲的學生,要把褲腳剪掉才讓進。 學生為了時髦也很努力:有的把褲腳折起來;有的干脆把褲腿和褲腳分開,中間用拉鏈接起來,進門前是九分褲,進門后找個地方接起來成長褲等等。 很多老師其實也無奈:他們也不想做老古董他們自己私下里有時候都穿呢,但是學校讓剪,他們也不能不剪吶! 現在《羊城日報》這篇文章一出來,告訴所有人:原來飛天神女穿的也是喇叭褲! 這可算是給喇叭褲正名了,沒過幾天,果然就有學校率先取消了剪褲腿,學生們可以光明正大地穿喇叭褲進出學校了。 這篇報導放在了《絲路花雨》的專題版面中,是報社單獨給喬楚開的一篇報導,引用了她采訪中的原話,兩張配圖,一張是序幕中散花,一張是接受采訪時展示褲腳的飛天動作。 因此,所有學生都記住了喬楚的名字,當然也記住了她的樣子,許多人即使只在黑白色之間,依然被報紙上的飛天驚艷到。 之后《絲路花雨》在省歌舞團上演,場場火爆,每天觀眾們送的鮮花都多得沒地方放,場務經理伍立海覺得這真是一種甜蜜的為難。 他時不時就會跑去問嚴煥:嚴副團,上邊還沒答復嗎?你們這任務到底開始了沒呀?哎喲,你看喬楚真是受歡迎,這會兒還不是演主角呢,等以后演主角了,那還得了? 伍立海在省歌舞團干了差不多十年了,還是頭一回看到這陣勢,感嘆道:喬楚這孩子可真是機靈,哎呀,真是,她可真是咱們團的寶! 自從喬楚上了報紙以后,嚴煥都快被伍立海煩死了,他冷著臉說:那也是因為說了些討喜話,你們別一天天拿出來說,省得她還沒跳出什么名堂就飄起來了。 外面吹捧的那些學生懂什么舞蹈?不就是因為喬楚讓他們在學校里穿上了喇叭褲,跟跳舞完全沒關系。 伍立海:是這么個道理,但這孩子的飛天也跳得好嘛!嚴副團,孩子該夸的時候就得夸。 嚴煥:你們夸得還不夠多? 伍立海:嗐! 嚴煥:上頭的意見已經下來了,你去跟隴省團那邊說,我們要把喬楚收回來了,可以繼續演飛天,但是其他事情就不能繼續做了。 舒月蘭已經把顧問組準備好,也通過了他們這邊交上去的建議,同意用短舞展示單個產品主題。 并且,她還補充了一個要求:只編一支不夠,因為廣交會每期都有好幾個重頭戲展品,要多編幾支,對應相關展品。 嚴煥決定將任務派下去,分給幾個編導助理,編出來后讓編導給出修改意見,最終成品納入編導助理的年度考核。 * 自從廣交會舞臺發生意外之后,粵省歌舞劇院這邊也吸取教訓,加強了檢查,也禁止觀眾在謝幕時跑上臺來,所以再也沒發生過意外。 梁超凡那天把臺上驚險的一幕告訴家里,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老梁家更是早早就開始準備,要在周末的時候好好招待楊東旭。 楊東旭原本準備好了說辭,在廣交會的時候就跟喬楚解釋,為什么自己一個泥腿子,可以跑到廣交會里來。 然而,自己那便宜弟弟過來壞事,他沒來得及說什么。 他本以為喬楚會好奇,可直到他上老梁家做客時,喬楚都沒有提過這件事,對他也沒有任何不同。 確切來說,除了白清蓮和宋世瑜之外,她對每個人似乎都是溫柔包容的,卻也止于此了,沒有人能更靠近一步,因為她心里只有舞蹈。 理智上,楊東旭明白自己這輩子,就是來還債的或者說,是來報恩的。 而且,他也清楚,喬楚是重生的,這在他接收原來的記憶,得知喬楚提前考入省歌舞團時,他就已經看出來了。 可他還是想要得到她的垂青。 哪怕她因為宋世瑜而不再相信什么愛情,不管結果如何,他至少也可以守在她身邊。 所以,他需要小心經營。起碼現在,他不能在她反感談戀愛的時候,讓她發現自己有這個心思,要先讓她認可他的為人,從普通朋友做起。 比起喬楚,老梁家的人可太熱情了,尤其是喬飛宇和梁玉芝,畢竟喬楚是他們的親女兒。 楊東旭也趁機解釋了一下:他是每天給學校和歌舞團送菜,也是最近才知道,自己是蕭廠長夫人那邊的遠房親戚,他們這幾天才聯系上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