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林安娘醒來之后,為眾人指了一個方位,只說了一句,那里有魚群。便再也記不得任何其他有用的信息。 村長聽后馬上帶著村民出海,駛出沒多遠,剛一下網,果然滿載而歸。 大家都知道媽祖的俗家名字喚做林默娘,而這個昏倒的女孩子偏偏叫做林安娘。 如此相似的名字,以及林安娘每次精準的預言,讓大家都以為她就是媽祖娘娘派來拯救小漁村的使女。 小漁村的村民欣喜若狂,將林安娘安置在媽祖廟中,又因為林安娘最信任宋慈,所以村民派宋慈親自照顧使女。 那段日子,是小漁村難得一見的輝煌,人們每每出海都能滿載而歸,他們對林安娘敬愛有加,將她高高捧到諸天之上,進貢無數魚獲珍寶。 而林安娘也很尊敬將她救起的漁村,每一次都能精準預言魚群的位置報答村民。 后來,小漁村的村民們開始貪得無厭,他們背棄了祖宗的約定,他們織造的漁網越來越細,網眼也越來越密,捕回來的漁獲,自然也越來越多。 宋慈曾經勸阻過自己身為一村之長的父親,可是父親非但不聽勸阻,甚至之后還變本加厲,惦記上了更不可思議的東西。 傳說中的遠洋寶藏 宋慈不清楚,自己的父親究竟是什么時候變了。 他的貪婪變多了,他織密網,捕漁獲,雙眼緊盯著財寶與地位不肯放手,竟然將大家一直守了幾輩子的祖訓拋諸腦后。 宋慈不知道,曾經自己最敬重的這個人,內心之中究竟還隱藏了多少秘密 最后,近海的漁獲終于被小漁村的村民捕撈殆盡。 林安娘的預言開始變得不準了。 一次外出沒有收獲,兩次外出沒有收獲,第三次外出依舊沒有收獲 林安娘失去了村民的尊敬。 一天夜晚,宋慈發現自己的村長父親喝了許多的酒,回來的時候,不但嘴里說著臟話,身上還有些抓撓的傷痕。 第二天,宋慈想去找林安娘,可是發現林安娘怎么也不肯開門。 吃了閉門羹的宋慈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是又不敢打擾神圣的媽祖使女,便垂頭喪氣地回了家。 后來,宋慈發現她的哥哥有一日也很晚才歸來,回家時,顯得十分疲憊。 再后來,村子里的男子回家都變得越來越晚,而宋慈也發現林安娘開始對她避而不見,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是宋慈的內心總覺得這幾件事情之間似有關聯。 但是無論她如何叩門,林安娘都不曾對她敞開心扉,宋慈焦急難捱,卻也無計可施 終有一日,林安娘出現了,可是她是被村民們從媽祖祠堂里綁出來的。 原來,不知為何,林安娘懷孕了。 人們破口大罵,怪不得預言不準了,原來是因為她不守貞/cao,與村民有染,這才惹怒了媽祖娘娘,讓整個小漁村失去了庇佑。 村民們逼迫她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可是林安娘自己又哪里可能說得清楚。 因為,整座漁村的男性,都有可能是孩子的父親 人們都以為林安娘死不悔改,便將所有的憤怒都發泄到她的身上。 看著驚慌失措的林安娘,宋慈的內心備受煎熬,可是就在一瞬間,感性戰勝了謠言,宋慈決定相信林安娘。 宋慈發現,原來林安娘從頭至尾都不過是一個工具,她承載了本不該屬于她的東西,她被人們捧到高天之上,隨后又因為人們的貪婪得不到滿足,再次將她從神壇之上拉下來,并狠狠踩在地上。 她承載了人們的喜怒哀樂,也承載了人們內心之中最深處的邪惡。 她就像是一面照妖鏡,用自己最干凈的靈魂,照出了這時間的千奇百怪,善惡美丑。 漁村的村民終究不肯放過林安娘,漁村的村民又怎么可能放過林安娘,她始終不過是一個工具,使用過了,便也沒了用處,為了掩蓋自己的丑惡,自然是將她盡快銷毀才行。 終于趁著落潮時,漁村的村民將林安娘捆綁在海岸邊的木樁上,當海水漲潮時,便可將她獻祭給媽祖娘娘,求得媽祖娘娘的原諒。 海上刮起了大風,或許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海水開始漲潮,海平面也驟然猛升。 宋慈顧不上狂風巨浪,獨自跑出了家門。 當她終于到達海岸時,海水已經沒過了安娘的肩頭。 宋慈水性極好,可是在這樣巨浪滔天的暴風雨裹挾之下,還是顯得萬分吃力。 她最后拼盡了全力潛到林安娘的身邊,海水已經沒過了安娘的頭頂。 宋慈掙扎著將繩索解開,將林安娘托舉起來,又抓著她的衣領艱難地游回到岸邊。 可是,雖然救了林安娘的性命,卻得罪了整個漁村的村民,甚至顛覆了村民的信仰。 宋慈自知她們二人一定會被村民所不容,以她對村民的了解,他們也絕對不會放過林安娘。 于是,年僅二八年歲的宋慈,帶著與她同樣年輕的林安娘踏上了漫漫逃生路。 這一路走來,艱難困苦自不必說,她們最遠曾到過湘西苗寨,林安娘身懷有孕,又受了驚嚇,雖然孩子無礙,可是她的身體終究受了很嚴重的創傷。 宋慈一邊要照顧孕婦,一邊還要艱難求生,那時醫療水平極差,她們又不敢輕易拿掉這個孩子,為了醫治林安娘當年落下的病根,二人最后又輾轉去了杭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