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十三福晉聽了又是笑又是制止她:“這話去外頭可不能說?!?/br> 十四福晉連忙搖頭:“都怪我們家爺,寫家書回來總是提起他又打了什么仗,又讓什么賊人全軍覆沒的,害得我滿腦子都是這個詞,一下子就說出來了?!?/br> 妯娌倆關系好,十三福晉想想又笑了:“皇上還未指三阿哥的福晉呢,若是出一位皇子福晉,倒也算不得‘全軍覆沒’?!?/br> 兩日后,十三福晉就要感慨這話不能亂說。 皇上下旨,將喀爾喀的一位蒙古格格指為三阿哥福晉! 這才是一勺沸水澆到了滾油里,朝野震動。之前皇上自己不留秀女的事兒,比起這來都不夠熱點。 十三福晉一聽這事兒,腦子里就冒出十四福晉的形容詞來:果然是全軍覆沒型選秀。 宮里,熹妃也被這兩道消息驚住了。 哪怕她自詡養氣功夫很好,算是泰山崩于前而能沉住氣的人,面對這兩個重量級的消息,都沒法保持鎮定。 讓所有宮人都往外退后,她不禁踱步起來。 皇上竟然給三阿哥定了蒙古出身的正福晉!這對她和弘歷來說,絕對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之前他們母子再怎么揣測皇上不喜三阿哥,都不如這一道圣旨來的干脆分明,幾乎斷絕了三阿哥做儲君的指望。自此朝臣們的目光,也會從這位長子身上移開,會看到已經漸漸長大的弘歷。 要說現在,熹妃心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那就是求神拜佛,盼著信妃一定不要有兒子。 皇上在這回選秀里,一個人不留,為的是誰,宮內宮外都心知肚明的。 熹妃只求信妃一直沒有皇子,那弘歷就穩當了。 第97章 遲來的反應 雍正五年的三月,注定是個大事頻發的年月。 三月舊稱鶯時,御花園中眾綠齊曉,翠色撲面,鳥語花香。 然而從中穿行的蘇公公并沒有閑情逸致賞這林木之勝。他帶著四個提著空扁盒的小徒弟,腳下生風一般走著。路上灑掃或是經行的內監,見了他都連忙停下,規矩的叫一聲蘇諳達,奉承的叫一聲蘇爺爺。 蘇培盛也沒什么空理會,一徑來到永和宮門前,在門口整了整衣帽。 永和宮的內監進門通傳,蘇培盛就站在院子里等,忍不住抬手捶了幾下自己的腰。過去的大半個時辰,他光走路了——從養心殿到中正殿佛堂再到這永和宮,可謂是走出了一個不小的三角形。 聽說信妃娘娘每日都要從永和宮到中正殿走一趟,怪道身子好呢。 見到秋雪的身影,蘇培盛忙停下了捶腰的手。秋雪笑吟吟道:“娘娘請諳達進去說話?!?/br> 蘇培盛跟著秋雪往里走,見她沒帶自己到正殿,而是腳步不停往后院去,就問道:“娘娘在照看四公主呢?” 秋雪還未答,蘇培盛就已經看到了信妃娘娘。 也看到了永和宮后院滿園的花,若紫禁城是一幅畫,那這小小后院,就是最濃一筆春光。 信妃娘娘正穿著家常的淡緋色窄袖旗裝,拿了一只銅壺在親自澆一株山茶花,碗口大小的赤丹茶花開的極盛,花心又緊如抱珠,這樣大朵燦爛的花,看著就讓人精神一振。 蘇培盛忙笑著奉承道:“娘娘宮里的花開的真好,只是娘娘怎么還親自澆花?!?/br> 姜恒一笑,不說自己先讓蘇培盛坐下:“前朝有大事,皇上忙的很,蘇公公這幾日想來也累壞了,這會子過來做什么?” 蘇培盛道:“奴才叨擾娘娘了。萬歲爺這些日子忙的很,每日睡三個時辰都是多的,且一旦召見了軍機處的大人們,用膳也是顧不上的。奴才瞧著,御膳房的點心萬歲爺用的也少,這不,特意來娘娘這求幾道點心?!?/br> 姜恒也習慣了蘇培盛常來拿些嬰幼兒食品回去——如今御膳房的常青都撥了兩個白案的廚娘過來,生怕永和宮小廚房忙不開。 她這里一點頭,蘇培盛身后幾個小徒弟連忙拎著扁盒往小廚房去。 “蘇公公坐一會兒歇歇吧,他們且得寫簽子裝盒,有一會兒要等?!备鲗m奉給皇上的菜肴點心,都要在盒子外頭寫了各宮的簽子,之后封條畫押,到了御前由養心殿太監再啟封試膳,才能到皇上口里。 早有小內監搬了竹條編的凳子請蘇培盛坐下,秋雪則親自捧了一盞nongnong的果仁兒面茶來。 沖的香濃的面茶里放著諸如山核桃、松子、蓮子干、菱米等各色香酥果仁兒。與其說是茶,不如說是一碗果仁面粥,很升糖也很頂飽。于嬤嬤秋雪等人忙起來沒空吃飯,都很愿意沖一杯來喝。 秋雪想著近來前朝大事一件接一件,蘇培盛也忙的罕見露出疲色來,就沒上待客的清茶而是送了一碗果仁面茶來。 蘇培盛一見不由心內一喜:且說他一上午跑了這個大三角形,確實有些腹內空空,真給他來一杯上好的綠茶或是普洱,刮去本就不多的油水,那他肚子里更要唱空城計了。 他忍不住道一聲罪,然后拿起旁邊的勺子,一口氣喝了半盞下去,才覺得頭沒那么暈了,人也沒那么沉重了。 甜意讓人心情舒暢了起來。 吃人嘴軟,何況蘇培盛一會兒還要拿人手軟,吃完一杯面茶,就不好只坐著不吭聲了,就道:“奴才方才奉命往中正殿送萬歲爺親手的抄的平安經,太后娘娘也在中正殿未離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