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姜恒當然不知皇上的思想變化。 她對子嗣之事一直沒有壓力:畢竟雍正帝是另一個時間線過來的,他對于自己登基十年沒孩子,心里肯定有數,或許太后還會急一下,但皇上自個兒應當是沒什么期待的。姜恒非常坦然覺得,子嗣的壓力到不了她身上。 三日后,皇上帶著三位皇子離京前往圓明園去。 因是特意待兒子‘體驗生活’的,就一個嬪妃也沒帶。 姜恒是第一次體會到皇上不在宮里,空氣是多么的輕松而歡樂。 在穿越過來的前一晚,姜恒還在吃蒜蓉小龍蝦,之后到了這里,已經一年多沒有吃過各種蒜蓉的食物了。 這會子皇上終于不在宮中了。 姜恒當晚就點了蒜蓉時蔬、蒜蓉蝦等菜肴——聽說不光她,許多宮里都要了些味道濃厚,平時不敢吃的東西。 甚至裕妃還給她送了一小罐味道非常奇異的蝦鹵瓜。 夏日熱漸漸蒸上來,裕妃也是特意夜里才出門的,正好算著姜恒從中正殿回去的時辰,跟她一起來永和宮,算是夏日散步。 身后的宮女提著一個天青色的小瓦罐。 裕妃傾情推薦:“這蝦鹵瓜是我提前七天就讓小廚房預備著了。這會子正好吃?!?/br> 她看起來很怡然自得的樣子,而且對皇上出門早有準備,提前幾日就開始弄心愛的小菜了。 姜恒心道:可以說皇上外出勞動,辛苦他一個,幸福全宮人了。 裕妃又坦言:“只是這味道許多人吃不慣,所以我先給你這一小瓶,你別勉強,吃不慣就賞給下人。吃得好就再打發人找我要去。這里頭東西倒都是好的,用的都是上好的蝦膏蝦黃和脆瓜,這會子正是小河蝦的季節呢?!?/br> 姜恒原以為這蝦鹵瓜頂多就是蝦醬的味道,她對海鮮接受程度還成。誰料一打開,卻覺得這味道實在怪異,像是壞了的蝦醬混合了螺螄粉。姜恒當時就覺得胃里翻江倒海的。 秋雪見勢連忙拿走:“娘娘聞不慣就算了,奴婢們拿下去用了吧?!?/br> 姜恒連連點頭。 秋雪拿走后與眾人很快分著吃了,倒是覺得挺鮮美的,不知娘娘怎么忽然這么聞不慣。 受到蝦鹵瓜的沖擊,又已經吃了兩日蒜蓉菜肴后,大概是吃頂了,姜恒忽然就不想吃了,就依舊叫安南廚子的菜吃,還特意讓秋雪去傳了一次話,要更酸更辣些。 秋雪猶豫道:“天兒越發熱了,娘娘吃太多的酸辣要傷胃的?!?/br> 姜恒一直對身體很看重,這回卻很堅持:“天很燥人,要是不酸不辣根本吃不下去?!鼻镅┫氲侥锬飵缀鯖]動的正常午膳,就只好去傳這話了。 菜色依舊酸辣開胃,姜恒吃的時候也覺得味好,然而夜里就不太舒服。 到了次日早上,更是一聞早膳rou粥的味道,就忍不住吐了出來。 秋雪急的直跺腳:“娘娘,就說了吃多了酸的傷胃。奴婢去給您請個專擅調養脾胃的太醫去!” 姜恒卻是坐在那里細想了一會兒,然后道:“不,去請一個千金科的太醫?!?/br> 秋雪呆住了。 倒是姜恒很鎮定:感謝義務教育,感謝從學校到社會的生理衛生教育,感謝現代豐富的信息帶來的知識儲備。 加上她對身體健康狀況的一直高度關注,總覺得近來自己口味變了許多,身體上也有些細微的變化。 “未必就是,只說我有些氣血虧虛感,請劉太醫來看看吧?!?/br> 太醫院專家門診里,各位專家的專長姜恒早就弄明白了,此時非常精準的掛號到人。 劉太醫走在路上還在想:信嬪娘娘竟然也覺得有虛癥?那可得快點去。畢竟這位娘娘跟其余有事沒事就要喝藥的主子不同。 作為太醫院千金科的大拿,劉太醫幾十年來為妃嬪扶脈,知道宮中妃嬪人均健康狀況并不怎么好。許多妃嬪吃藥比吃飯頻繁,各色湯藥不離口。劉太醫有時候都懷疑她們血管里流淌的已經不是血液而是藥汁子。 從他專業人士的角度看,大病小病有事沒事都要吃藥實則于身體是另一重負擔。而且人原是有一股野性生命力的,小病未必沒有好處,說不得可以激發自身的活力。但這樣用藥喂著培著,就像宮里玻璃房內的嬌花,經不得一點風雨的。 但從他職業的角度來看,這話又是萬萬不能說的:宮里娘娘小主們有不舒服,你居然不給開藥,讓人家扛著?劉太醫還想穩穩扛著自己的頭和官帽呢,這話當然不能說。于是妃嬪要藥,他就要盡心盡力的給。 然信嬪娘娘不這樣,她雖如常接受平安脈,但幾乎從沒找太醫院要過什么補藥。甚至偶有咳嗽或是暑熱,都直接食療。 當然,劉太醫也知道信嬪娘娘的例子不可復制。 這位身體著實好,好到讓他們這些專管后宮貴人們的千金科太醫都想哭:要是后宮主子們都這么康健,他們的工作得有多輕松啊。 于是這種輕易不生病的人,忽然上門求醫,劉太醫那是打起了萬分精神,立刻帶著兩個小學徒,將所有可能用上的醫具都拎上,往永和宮去。 然而到了后,劉太醫什么醫具都沒用上。 只是簡單把脈后,就臉色驟變,連忙收回手:“臣給娘娘道喜!” 第62章 鴻雁傳書 “天兒這么熱,皇上還將孩子們弄去收麥,真是……”太后搖著扇子,看著外頭白花花日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