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來這一年的新人運道也好也不好。 好在是皇上登基后第一回 選秀的秀女,在資歷上哪怕跟王府出來的妃嬪沒法比,但已經比無數后來人強了,按照先帝手里的規矩,熬年歲升位份都是她們占先。 運道不好就在于,皇上心里只有明顯只有一個年貴妃,新人進宮就像一群小羊羔走到一半,正好遇到了攔路虎。 “太后娘娘賞信貴人的鴛鴦綺最多,儲秀宮里的醋味,都要隔著墻飄出來了?!比缃駜π銓m管事的司嬤嬤,就是皇后宮中的人,其實皇后兩只眼睛白天夜里沒離開過儲秀宮。 姜恒當日聽到幾個秀女在樹下扎堆議論年貴妃——估計她們只覺得趁著嬤嬤們都沒來,自由說一會兒話,卻不想這些話,總不會是秘密,傳得遠比她們想象的還要快,范圍還要廣。 多少雙眼睛盯著儲秀宮呢。 皇后聞言一哂:“這會子就醋,以后更有的酸了,太后頗喜歡信貴人。她家世也與別個不同,這一年的新人里,若無意外,必然是她挑頭冒尖兒的?!?/br> 另有一件事,皇后沒告訴一個人,哪怕是心腹宮人。 其實在皇上登基前,皇后的親額娘還曾去雍親王府提過這瓜爾佳氏,想讓她做兒媳婦,給自己心愛的小兒子當正妻:“福晉不知道,那真是個好孩子,家教自不必說,生的又可人?!?/br> 當時先帝身體不好,似乎有中止次年選秀的意思,皇后記得額娘盤算的很明白:“若是朝廷明年不選秀,三年后她也就過了參選年紀,可自行嫁娶,到時候托福晉的體面,咱們家向她家提提親才好?!?/br> 可見瓜爾佳氏是每個老太太和夫人們都會喜歡的長相,最討長輩喜歡。 當然,現在日月都更迭,這些舊話是再不能提起了。 這一回的選秀規模不小,是定在了體元殿,六個秀女為一組,排隊進來讓皇上與太后選看。 第一日的秀女最要緊,太后強令了皇上必須在那坐上一晌午,想選兩個出身又好,又可帝心的秀女出來。 太后自己早些年就苦于出身低些,是包衣出身,乃內務府小選進宮的宮女而非大選秀女,若不是兒女多,這晉封路只怕更難。 故而太后對這第一日的秀女寄予厚望的,她深知若是只有容貌沒有家世,是極難抗衡現下寵愛和家族都如日中天的年貴妃。 然而這一日大幾十個秀女看過去,能讓太后一眼就喜歡,皇上也頷首表示可以接受的,還真就只有信貴人一個。 之后皇上溜了,太后才帶著皇后繼續選的秀女。 皇后這里得到消息后,很快六宮皆知:太后給信貴人的鴛鴦綺是其余常在的兩倍,四種顏色俱全,共八匹。其余常在們,哪怕是馬佳氏和郭氏這種出身高于尋常常在的,也只得了四匹。 答應們更不必說,每人只得了兩匹——這還是因為太后第一回 賞賜,給單數不好聽。 不然按著宮里的份例,答應除了每年十匹普通棉布外,其余各色絹綢綾紗等高級衣料本都該只各得一匹。 烏雅嬤嬤親自送去的賞賜,整個儲秀宮鴉雀無聲地接了。 這位嬤嬤,論起來才是后宮里最有頭有臉的嬤嬤。 服侍太后的人,資歷當然不缺,最要緊的是她姓烏雅,也是鑲藍旗包衣出身,跟太后是一族,細算一程子,其實還是太后的遠方親戚。 太后待她素來不同,先帝爺還在的時候,礙于宮規和其余嬪妃虎視眈眈等著捏錯,還主是主,仆是仆的。 現在太后是指著兒子過活,從需要留意全后宮的臉色,變成了全后宮女人都得看她的臉色,說話做事自然也隨意起來。 見了烏雅嬤嬤回來,還帶了點看戲似的好奇意味問道:“信貴人那孩子如何了?她們這些個小丫頭在家里嬌生慣養的,驟然進了儲秀宮,統共沒幾個人侍候著,只怕不慣吧?” 選秀的時候,都是標準化模式走下來,如今遇到事,太后倒想看看,信貴人性子如何。 太后信得過烏雅嬤嬤的眼光,這才大材小用,派了她過去送賞。 第9章 容貌 烏雅嬤嬤先熟門熟路給太后拿了件擋風的細絨毯子來蓋在腿上,口里念叨著:“娘娘生十四爺的時候落了些膝蓋寒的毛病,偏生自己不知道保養,這春日里的風可還透著涼絲兒呢?!?/br> 念叨完了,這才跟太后說起儲秀宮的事兒。畢竟是侍候了太后多年的貼心人,第一句就先不著痕跡捧了一把:“到底是娘娘好見識,信小主是娘娘一眼就挑中了的,說面相最好,瞧著就是個平和討喜的?!?/br> “果然奴婢這一去送鴛鴦綺,就瞧出來了。不少小主面上總有些不平艷羨之色,再不就是見了奴婢一臉盼到了救星似的歡喜?!迸问裁茨?,無非是盼著太后宮里的人神兵天降,正義化身把她們救出儲秀宮不用學規矩熬日子了。 可她們不明白,進了這宮里,甭管是貴如皇后,還是最低微的宮婢,都只能靠自個兒了。 “倒是信小主,謝恩規矩,說話又溫和體面,沒有一點子抱怨的聲氣,太后娘娘獨厚賞她,臉上也沒有什么嬌氣和傲氣,老奴托大說一句,當真是個好孩子,怨不得娘娘喜歡?!?/br> 太后越聽臉上的笑容越足。 守著規矩,不驕縱傲氣,這不就是年貴妃的反義詞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