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清爸半夜醒過來上廁所,剛要起身,發現自己衣服讓什么揪住了,轉頭一看,差點嚇了一跳。 他和老伴的床上放著小小一團的孩子,小孩睡得很沉,嘴巴一張一張的,他看眼老伴也睡著了,他猶豫了下,伸出手在小孩臉頰腮邊摸了摸,是挺軟。 一晚上就這么過去,翌日一早,天剛亮沒多久,大約六點左右,清爸清媽剛醒過來就發現小孩不見了。 兩口子嚇得趕緊爬起來,客廳里沒找見那孩子,最后打開女兒的房間,發現小孩爬到了女兒的床上,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玩耍呢。 把自己埋在被窩里,一鼓一鼓著小身體緩緩挪動,像只小鍋牛。 清媽算是看出來,這娃不知怎么的,很喜歡女兒的物品,比如她的床她的被子她的衣服。 嘴上說要養娃,清媽也預料到了養這個特殊的小孩應該相當不易,卻沒想到這么艱難。 幾天下來,雖然小孩跟他們熟悉了些,知道啊啊地叫人,卻仍然對飲食不適應,她總是吃什么都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適應她的腸胃,只能喂點溫開水。 清媽抱著孩子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診所,甚至還去了一趟醫院做了個體檢,醫生說小孩從身體數據來看沒什么問題。 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小孩從出生開始很長一段時間沒吃過正常的食物,所以才會對這些東西表現出應激的反應,你可以慢慢來,配合益生菌一次喂一點就好。 清媽嘆了口氣,頗覺心累將小孩從醫院里抱出來,小孩似乎很怕光,一直躲閃還揉眼睛,出門前清媽給她戴了個小口罩,拿帽子蓋住了腦袋和大半個臉,就這樣小孩還是將腦袋埋在她懷里不肯露出來。 小孩的種種表現都不得不讓清媽和清爸往最壞的方向想。 他們甚至覺得小孩是沒有父母的,甚至在這之前可能遭遇到非正常的對待,比方說被人養在黑暗的屋子里,所以才會畏懼白天的光,比如沒吃過正常的食物,所以才會現在對正常食物不適應,比如遭遇過某種驚嚇所以不會說話,比如智商是不是有問題,所以行動遲緩,動作笨拙。 但小孩有個優點是挺皮實的,她哪怕吃不了東西,一吃東西就拉肚子,也就拉那么一回,過會兒就好了,生龍活虎,活蹦亂跳的,甚至力氣也比一般小孩要大得多。 就是挺倔,挺固執的一孩子。 清媽有時候覺得這孩子智商有問題,是個笨孩子,有時候又覺得她什么都懂,她自己明白的,要不然怎么解釋她愛惜自己的小牌牌不讓別人動? 興許那就是某個特殊的人給她的禮物,被小孩當成寶貝一樣護著,不許讓人碰。 大夏天的,外頭日光很曬人,清媽趕緊打了車回家,到家時接到派出所的電話讓她抱著小孩過去一趟。 這幾天已經跑了派出所幾趟了,清媽早已習以為常,這回過去,看小孩曬得臉皮通紅,她心里疼惜,就沒把小孩抱過去,給她拍了張照片保存在手機里才過去。 到了那,把照片給人家家長一看,不是這孩子。 雙方都挺失望的,清媽失望中還帶了點莫名的喜意,像是可以和小孩多相處幾天的竊喜,察覺到這份心情,她暗罵了自己一聲,怎么好這么想? 小孩也挺可憐的,找不到爸爸mama以后怎么辦?她和清淺爸也不可能養小孩一輩子。 警察把清媽叫了過去說道: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幫忙找,但確實查不到小孩的出處,她的家長她的名字統統一無所獲,我們還調取了那邊的監控甚至沒發現她是怎么到那條巷子的,現在這種情況不排除是人為的棄養,我們要把小孩分配到就近的福利機構,等找到小孩的父母,再讓他們領走。 一番話說下來,清媽瞪大了眼睛,送去孤兒院? 按照流程和法律,查無父母的孤兒的確是這么處理的。 您放心,我們找的都是正規的經過政府審核批準的福利機構,她在那里能夠得到一切基本的保障。 清媽緩了口氣,想到家里那個笨嘟嘟的小魔王以后在孤兒院里跟一群孩子搶吃的搶用的,等上完義務教育就開始工作,以她這樣笨拙的樣子,要怎么在社會上跟人家競爭?如果學不好的話是不是就沒法上大學了? 也就十來秒時間,她腦子里就想到這個孩子以后孤零零被人欺負的模樣,雖然現在社會福利機構的管理模式已經相當發達,但電視上仍然不少見這些地方的困境和生存在那里的兒童遭遇到的一些傷害。 清媽想想小笨孩也在那里,也受到這種待遇,就感覺心里頭不太痛快。 她請求道:這幾天跟這孩子也處出感情來了,能不能給我們兩天時間,讓我好好帶小孩去玩一下,這孩子挺可憐的。 警察同意了。 清媽心不在焉騎著自行車回去了,腦子里一直想著這事兒,情感和理智不斷地拉扯著,她知道以自家的條件是斷然沒法養一個小孩的。 她和老伴就清淺一個女兒,清淺還這么年輕,未婚未育,如果家里多了個小孩,以后哪有未婚優秀的男孩子敢要她?人家說不定還會誤會,以為是清淺的私生女,到時候壞了女兒的名聲,也造成了拖累。 就算他老兩口收養著,不給清淺扯上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