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等趙世靜進了大理寺,曹枋正想著該用什么方法扯出宗室女與順國公嫡幼子和離的舊事,萬萬沒想到,他還沒開始引導,趙世靜就主動往那方向靠了。 在荷包情信那局中,趙世靜既然想到了要利用趙十一姑娘,想來趙十一的身世在他眼中并不是秘密。這約莫是他進入趙家以后,從趙家內部探知到的。 當年的真相其實很簡單,趙十一的親娘在出嫁前便有一個心上人,此人正是趙家人。當那個時候,都知道皇上對世家心存不滿,宗室里但凡想要安穩過日子的,怎么可能會把女兒往世家那邊嫁?不怕得罪皇上?因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趙十一的親娘就嫁到了順國公府。順國公府里都是一些鐵骨錚錚的硬漢子,唯獨她嫁的那個人除外,那是一個被母親寵壞了的沒有正形的紈绔。趙十一的親娘心里越發失望,也越發懷念未嫁前的心上人。而她那個心上人呢?本就是處處留情的性子,知道已婚少婦仍對自己懷著綺思,他心里只有得意的。 也許是上香的時候遙遙對視,也許是在酒樓喝茶時的驚鴻一瞥,反正趙十一的親娘就這樣和未嫁前的心上人眼神對上了。恰在那個時候,順國公府的嫡幼子作為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頭號紈绔,可能在某個場合發表了一些不喜世家的言論順國公府從來站的都是皇上的立場,皇上不喜什么,他們便不喜什么這話叫趙十一親娘的心上人聽去了,心里便起了一種陰暗的報復念頭。 那心上人故意給了趙十一的親娘一些暗示,叫趙十一的親娘以為他心里是有她的,只可惜兩人有緣無分,她先背叛他嫁了別人,他只能獨自黯然傷神。 此人原本只是想要給順國公的嫡幼子找一點不痛快。你敢瞧世家不起?豈知你妻子心心念念的都是我!他根本沒想到,趙十一親娘的膽子竟然那么大! 后來的事情大家便都知道了,忽然傳出各種消息說順國公的嫡幼子不是個東西,趙十一親娘委委屈屈地和離了。宗室那會兒是真心覺得自家孩子受委屈了,一個個氣得不行。再后來,趙十一親娘改嫁心上人,事件又有了些反轉。 但在大眾眼中,此事始終是一個不清不楚、不詳不盡的羅生門。 在曹枋的安排下,順國公府嫡幼子直接出現在了趙世靜面前。趙世靜咽了咽口水,很努力地和他談條件說:只要你答應護我周全,并在事成之后給我換一個清白身份,我便可以給你作證,當年的事,你是徹頭徹尾的受害者。 順國公府嫡幼子皺著眉頭說:我不信趙家人的話。 這樣的態度反而叫趙世靜更放心了一些。他一臉悲痛地說:我和趙家也有仇!我們是一邊的!我親娘可能已經為趙家所害了!如果可以選擇,我寧可不是趙家人!這話里許是有幾分真心。但趙世靜的真心其實從來都不值錢。 趙世靜是從哪里知道真相的呢? 他的親爹是趙家現任家主的親弟弟。趙家現任家主的地位很穩固,動搖不得。但趙家主有個在他人看來致命的問題他子嗣不豐,只有兩個女兒。人人都覺得趙家主肯定要從兄弟中過繼,誰被他過繼,誰就是趙家下一任家主。于是,為了能將自己孩子過繼到趙家主名下,趙家內部便很有一些烏煙瘴氣。 趙世靜的親爹一心想讓自己兒子過繼,想得都快瘋了!別誤會,他當然不是想把趙世靜過繼了,他還有更心愛的嫡子呢。趙世靜只是他忽然想起來的覺得可以用來立功的工具而已。偏偏趙世靜親爹的嫡子并不是格外優秀,下一輩中最優秀的竟然是趙十一的繼爹趙南風那一邊的,是趙南風嫡親兄長的兒子。 趙世靜的親爹生氣時沒少說那邊壞話。偏偏趙南風的嫡親兄長很是不錯,在趙家很得人心,他的兒子也確實優秀。那一支中,最大的問題唯有趙南風和宗室女的婚姻。趙世靜親爹拼不過競爭對手,只能私底下罵趙南風那對jian夫□□出氣。本以為這話在自家說說沒問題,哪想到趙世靜說背叛趙家就背叛了? 現在趙世靜就想捏著這個事情當自救的梯子,想扒上順國公府。 他急切地說:我有證據!我知道趙十一親娘還沒和你和離的時候,趙南風就落了一枚玉佩在她那里,她就是拿著玉佩要挾他娶她的!趙南風當時只想給順國公府難堪,哪里就真的愿意娶一個再嫁女了?還是一個惡毒的,為了和離讓丈夫名聲盡毀、又害丈夫昏迷不醒的女人!還不是因為有把柄落在那女人手里了!那枚玉佩對趙家人來說可能很重要,似乎可以證明趙家人的身份。 這枚玉佩一直被趙十一親娘捏著。她后來也覺出情郎的虛情假意來了,但她不甘心!也不可能再和離第二回 。于是這么多年一直拿捏著趙南風。只要找到玉佩,就可以證明他們倆早早勾搭在一起了。順國公府也就能狠狠出氣了。 曹枋站在隔壁房間里,發出一聲滿足的喟嘆,沖負責記錄的小吏點頭。 聽見了沒有?玉佩!趕緊記錄下來! 小吏就在紙上寫道,某年某月某日某次審訊,某人招供說有玉佩一枚,此玉佩是何種形狀、何種質地,有何重要意義,它在何種情況下為某人所得 趙世靜其實并不知道玉佩藏在哪里,就知道有那么一枚玉佩存在而已。趙十一的親娘是某縣王的女兒??h王已經是宗室內最末等的爵位,縣王的兒女沒有封號。曹枋把趙十一親娘當嫌犯,指點小吏說:繼續記上,就說是趙世靜招供的,此玉佩經由嫌犯奶娘的手送回了縣王府中,藏在縣王東北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