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與5t5互許終身后我失憶了、當血族遇見玄學、[綜漫]你掉的是哪個橫濱、全京城都知道我倆鎖了、蘇臣來遲、穿成癡戀溫柔男二的女炮灰、你肚子里藏著我的小喪尸、獨占金枝、飄揚的紅絲帶、穿成棉花娃娃了怎么辦
燕穆寧眉頭一跳,果然。 可是按照今天在酒肆時聽到的百姓那些議論,應該已經有一陣子了,怎么還一點防范都沒有? 似乎知道他想要問什么,云江離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我問過了,自我朝起,津州從未出現過痘疹,所以百姓不認得。 況且起初的癥狀都不嚴重,表象看著似是普通的風寒,再加上目前得知的患病者十之八九都是小兒,本就比成人體弱些,便被百姓誤認為只是著了寒。 津州這里,秋季多雨、陰冷潮濕,所以就算是起了些疹子也是常有的,因此便未引起注意。 燕穆寧點點頭:上報了么? 云江離帶著倦意微微闔眸倚著桌案:方才仁濟堂已經派人去上報縣衙了。 小七,這些天我定是要去仁濟堂的,你 我同你一起。燕穆寧直接打斷了他未說完的話,難道你是想讓我獨自待在家中么? 云江離掀開眼簾,似是還想要說些什么:可是你 不,我可是很厲害的。燕穆寧搖了搖頭沒讓他繼續說下去。 緊接著向前湊近了一步,微微揚起臉認認真真的凝視著那雙鳳眸,忽地展顏露出一口小白牙說道:更何況,我還是你的小藥童呀,哪有大夫出門把藥童留在家里的道理? 聽罷,云江離拒絕的話便未再說出口,原本只有憂慮的鳳眸中,也染上了些欣慰和笑意。 他終是抬手做了那方才進門時便想要做的動作,輕揉了兩把少年柔軟的頭頂,溫聲應了下來:好。你同我一起。 在燕穆寧的記憶中,只依稀記得前些年時臨陽發生過一次時疫,那時他尚且年幼,但也依稀記得父皇和兄長那段時間日日cao勞的憂心憂慮。 太醫院那年派出了幾名年輕有為的大夫,帶著藥材前往臨陽協助救治,那似乎也是燕穆寧第一次對仁濟堂有了印象。 他聽先生說,仁濟堂堂主不眠不休幾番嘗試找到了應對有效的藥方,后又調派了臨陽附近州縣各個仁濟堂分館的大夫先朝廷一步趕到了當地救治百姓,當真是做到了身為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 燕穆寧作為先帝最小的皇子,父皇母后對他也與幾個哥哥不同,嚴厲的父皇對他更多的是慈愛,母后更是唯愿他平安無憂的長大。 即便是這般千寵萬愛的長大,父皇對他們兄弟幾人始終未曾不同的便是「先德行后才能」的教導。 燕穆寧自幼便深知「若無百姓,何來天下」的道理,更是明白身為皇子,必當仁心、愛民、知賢、勤勉。 這種刻在骨子里的責任,便是他現如今要與云江離并肩的力量。 若是痘疹,書中便有歷朝歷代的各種應對之策和藥方,為何你還是這么憂心呢? 燕穆寧按著云江離的吩咐,正埋在一堆醫書中尋著案例。 云江離頭也未抬的回道:與先前的痘疹略有不同,現有的方子并不能完全應對。 你看,這幾次記載,多為疹發于起熱之前。 他指著一本醫書中的幾處給燕穆寧看,可此次津州的痘疹,據仁濟堂那邊所說,都是先起熱,而后兩三日才出現明顯的紅疹,且會伴有腹痛和嘔吐昏厥的癥狀。 所以,雖說是痘疹,但也不能完全依著前人的法子,更何況現在所知情況甚少,尚且不確定是通過何種方式傳染的。 燕穆寧認認真真的聽完,點點頭繼續翻著醫書。 天色漸暗,白雀兒陪在兩人身邊已經困的埋頭在翅膀下睡了兩覺,燕穆寧和云江離卻依然埋在成堆的醫書中。 叩叩 隱約聽到有人叩門的聲音,燕穆寧抬起頭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發現云江離專注的一動不動,不欲攪擾他的思緒,小王爺起身準備去開門。 外面起了風,甫一從溫暖的屋內出來,燕穆寧被風吹的打了個寒戰,他攏了攏衣襟加快腳步向大門處走去。 叩叩叩來人似是等的著急,又叩了幾聲。 來了來了。 燕穆寧應著聲撥開了門閂。 少門外的人看到開門的人是燕穆寧,口中的話戛然而止。 他目光中滿是詫異的退后一步,抬頭看了看宅子的大門,又困惑的將目光轉回了燕穆寧的臉上。 有點兒眼熟啊,小王爺忽閃著圓眸回想了一下。 啊!你是仁濟堂的掌柜?燕穆寧想起來了,此人正是今日去仁濟堂時與大美人交談的那個。 來人似是還在疑惑著,聽到燕穆寧這么說,倒也沒錯,便點了點頭略微含糊的開口:是,請問這里可是住著一位大夫? 燕穆寧側了側身,讓開一步:掌柜可是為了痘疹之事,來找江大夫的? 江 掌柜怔了一下,連聲應道:咳咳,啊,對對對,來找江大夫商議。 小王爺未再多問,點點頭向院中指了指,那便隨我來吧。 燕穆寧邊在前面帶路,邊琢磨著:我家王妃可真厲害,竟能讓仁濟堂的掌柜親自上門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