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書迷正在閱讀:賣原味內褲被姐夫抓到現行(1v1)、和死對頭上床后我高潮了(1v2,出軌)、風花雪月(futa百合,1v3,nph)、補習生(校園1v1)h、百思不得其解(穿書)、重生的大魔王在做什么呀、主角只想談戀愛、被男友的哥哥強上了(強制愛)、白桔梗(1v1,青梅竹馬)、被裝O的Enigma標記后
這老頭兒,也很知道自己該干啥。一個月去不了幾天,去了也是點個卯就走。他好讀書,文學修養也高,整日里在家琴棋書畫的,沒事兒找幾個文壇的朋友,三五好友的,蒸個茶,做個詩,畫個畫兒的,過的真是特別悠閑。 有時候皇上得閑了,也會把他召進宮里,憶一憶往昔,回憶加憶少年時代,聊一聊家常,念叨念叨故人啥的。能陪著皇上聊這些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了。 反正是,啥事兒不管,但又是皇上的寵臣。家里兒子會經營,又不缺錢花,人脈還足。那日子過的,誰不羨慕。 就在這些看似有關系,又覺得沒什么關系的一次一次的人事調動當中,十四爺手里那十幾萬大軍,糧草命脈早都不在他自己手里了。 還有兩個特別不起眼的安排,都沒什么人注意的。一個是曹颙身邊,跟著一個人,叫李衛。他是捐官捐的員外郎,剛升了郎中。這不是打仗嘛,他正是以兵部郎中的身份,到前線督糧的。算是監查的官員。 還有一個人,叫阿爾斯楞,是溫恪公主府的詹事,駙馬的親外甥。負責押運軍糧。這一次前線的軍糧,最大的一部分,正是從河套平原上運過去的。阿爾斯楞是帶著蒙古的騎后隊護送的軍糧上前線。 京城的大老爺們,沒人會在意小小的五品郎中,和運糧的押運官。更是早都習慣了,從河套平原調糧。這些年,大災小災,凡是用糧的地方,只要不是太遠,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河套的糧。 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什么時候調用,都是有的。每年都在新建糧倉。每年陳糧都用不完。 低價的,充足的糧食,把官老爺們的腦子都養廢了。也都忘了,河套的糧,可不是朝庭的,那幾十萬畝的良田,是恪靖公主和六爺、九爺合資的生意。是私人的。 恪靖公主是誰?是十三爺的親meimei。九爺?九爺不在家。 所以,往根子上算,軍糧握在誰手里呢? 在六爺手里呢。 偏偏的,大家都被十四爺赫赫揚揚的大將軍王的威儀給迷了眼。都奔著十四爺的熱灶去呢。 連皇上又把正黃正白正藍三旗的事務分給七爺十爺和十二爺管理,都沒人覺得有什么問題。還說給的都是中間派的阿哥,是皇上怕其它有陣營的阿哥掣肘十四爺,特意選的呢。 別人不知道,“那你說,皇上老爺子心里有數兒沒數兒???” 林染還悄么悄的問六爺呢。這是不是四爺的手段高,把皇上給蒙住了?才能把自己的人都暗搓搓的安排到重要的位置上? 六爺只笑,“皇上還沒糊涂呢。沒有皇上的默許,根本安排不了的?;噬洗蛄艘惠呑拥恼?,能不知道什么位置最重要嗎?” 哦,“那意思,皇上其實心里已經定了四爺是繼位人唄?那為啥不給個痛快的?讓這些人猜來猜去,這么折騰,都沒心思好好當差了,不是耽誤事兒嘛?!?/br> “哪有那么簡單的?,F在各方的勢力都已經形成了。真說到明處,四哥手里的牌有限,能不能坐住還不好說,一個搞不好,皇上想善終都難。他是防著其它人鋌而走險,反了。也怕四哥按捺不住呢?!?/br> “這一天,信不著這個,信不著那個的,累不累呀?那他老人家還能信得過你照看他身體嗎?” “對我來說,親爹當皇上,總比親哥哥當皇上更好的?!?/br> 老爺子很清楚這一點,才不擔心他向著親哥不向著親爹呢。 林染想想,也是。老爺子在,六爺是兒子,再怎么著,該有待遇不會差。作天作地的,沒生命危險。乖乖的,那就更不用說,像五爺、七爺那樣兒,什么都是頭一份兒的。 但要是兄弟做皇帝,那可就說不好了。老裕親王、老恭親王都是兄弟呢。還都帶著兵,打過仗,才能比現如今這些阿哥就差了嗎?沒有。那結果咋樣兒了?都憋屈死了。 “唉……那要這么一看,跟著你折騰了大半輩子,到頭來,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不年了?” 把六爺給氣的,拿眼瞪她。 “那怎么著???我也去爭個皇位,讓你當娘娘???” …… 那還是別了。 那不當那玩意兒,累不說。 難不成,還讓我看著你三宮六院嗎? 我可受不了那個委屈。 林染拿白眼瞪了六爺一眼,“你敢有花花腸子,我廢了你?!?/br> …… 這都哪跟哪呀。 我跟你說大事呢,你又想到哪里去了? 六爺直搖頭,算了算了。這么些年了,他也習慣了,自家這媳婦兒,思維有點兒發散。還老愛跑偏。不談政事,就還是個好福晉。一聊政事,保證沒幾句就有能耐拐到后宅后宮那點事去。擺一個妒婦臉出來。 還動不動就對他揮拳頭,想嘗試一下家庭暴力。要不是他這身體,可能一拳下去,命就沒了,估計她早想試試了。 就不該往這方向談。 “那幾個孩子,都安排好了?” 十四走之前,很光棍兒的把幾個小兒子送過來??诳诼暵曀辉诩?,福晉不方便教養兒子,讓他六爺教。 “嗯,讓跟弘晝住隔壁呢。孩子們還算懂事,十四弟妹教養得不錯。弘晝吃不了虧?!?/br> 孩子們都沒像他們爹那么熊,基本的禮儀不錯。沒像他們爹似的,到哪都得他老大,誰的強都要。還知道這邊是六伯家,不是他們自家,得讓著點正經的主子弘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