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太子當小弟后他彎了 第37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修閑、逢歡、我的綠茶老公、敗給心動、灰姑娘想拿爽文劇本、過氣女星帶娃上綜藝后、半途、金玉質【1V1】、沈醫生(產奶,1v1)、貼身丫鬟
畢竟當時她給太子殿下殷勤送荷包送雞湯準備東西,有許多都是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而且甚至沒人察覺不對。 四舍五入,全家人除了她祖母,真沒一個聰明人。 想到這,陳皎忍不住嘆了聲氣。 “皎兒?”陳皎眉頭緊鎖,永安侯幾人察覺不對,當即問對方怎么了。 陳皎神情羞愧,說道:“太子監國,我本來想替爹問問有沒有機會官復原職……”結果她忽然被點名要去上朝,得了好處,自然而然就不好再問永安侯的事了。 陳皎還有些不好意思,覺得她沒把她爹的職位弄回來。她到現在都覺得這件事應該不難,畢竟她一介白身都能上朝,永安侯當年還是探花呢。 老侯爺蹙眉,道:“你太天真了?!?/br> 孫女沒上過朝,不知道其中的規矩。她是跟隨在太子身邊的心腹,完全可以作為近侍陪太子一起上朝。 而永安侯不同,他是因罪請辭。他們侯府還把皇帝得罪狠了,相當于在皇帝那邊都掛了名,換言之沒皇帝首肯,永安侯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回朝堂。 這也是為什么在得知陳皎得到太子提攜后,侯府會如此欣喜的原因。 畢竟老皇帝若是命長,可能數年數十年都不會死,這就代表侯府會長久地遠離權力中心,直到等太子即位這種局面才會改變。 陳皎被科普一通后,也發現自己想得太天真了。雖然她在同齡人中已經心智過人,但這次還是吃了沒見識的虧。 老侯爺等人甚至慶幸陳皎今天沒機會開口,否則惹怒了太子殿下,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這種好機遇。 想到這,永安侯也不再糾結自己不能回朝做官的事情了。他撇開心中的失落,對陳皎道:“按照從前的習慣,太子監國至少月余,我跟你講講朝上的事情?!?/br> 有的事情是他失責,總以為陳皎還小時間還早,便什么都沒交給她。 說實話陳皎從一開始能走到現在,幾乎是出乎所有人意料。 深夜,永安侯夫婦擱置休息時。 怡和郡主躺在床上許久沒有入睡,轉頭發現丈夫亦是睜著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推了對方一把,道:“還在想今日的事?” 永安侯嘆了聲氣。 怡和郡主瞇起了眼:“大好的日子你嘆什么氣?別還惦記著你那破官吧?” 永安侯怕妻子踢自己下床,忙不迭解釋道:“爹曾說我只會讀書,沒有他半點風范,家中唯獨皎兒最肖他,我還不信,現在才知是真?!?/br> 怡和郡主心中頓時有些欣慰和自豪,同時又因為聽出了永安侯話語間的惆悵惘然,有些心疼丈夫不得志賦閑在家。 永安侯感嘆完后轉過頭,見妻子面色猶豫,笑著拉住對方的手:“我有什么好難堪?我兒聰慧機警,我高興還來不及?!?/br> 怡和郡主也勾起唇,看著頭頂的帳篷,不自覺想到女兒今日的反應,說:“世子長大了?!?/br> 她樂觀地說:“日后或許你以后還要靠皎兒呢?!被实圻€活著,日后太子登基了說不定永安侯便能回去做官了。 怡和郡主安心閉上眼,在心中虔誠許愿:“惟愿我兒事事如意,所求皆可得,前程坦蕩?!?/br> 侯府另一側,陳皎也還未入睡。 雖然陳皎還沒有從自己身份的轉變適應過來,但她向來能屈能伸,已經迅速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了! 要不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呢,陳皎有著當小弟的偉大夢想,是有幾分做jian臣的天賦。 還記得當初她和全家人開會決定加入太子黨的那晚,她信心十足地寫下了自己人生第一份職業規劃書,確定了要做太子手下第一小弟職業信念。 結果天不如人愿。她當小弟太過盡職盡責,把上司掰彎了,現在騎虎難下不得不臨時跟對方談戀愛。 你以為陳皎這就放棄了她當小弟的夢想了嗎?當然沒有。 陳皎迅速調整計劃,寫下了第二份職業規劃。 太子身為儲君,盡管現在沒有太子妃,將來卻一定會娶妻。時間最遲不會超過他即位時。太子一旦登基,禮部和諸位大臣肯定會順勢提出讓對方選妃娶妻! 其實按道理太子早就該娶妻了,只不過因為老皇帝私心不想東宮有子,特意避開這類奏章,這才導致太子二十幾歲了還獨身一人。 要知道在古代,太子這個歲數已經是大齡了! 他身為儲君無子還好,若是登基了還無子,便是群臣的心頭大事。所以太子為了國家穩定安撫百姓,肯定是要娶妻的。 事實上就連太子要娶誰,陳皎都猜到了,無非是那些支持他中的太子黨里挑選。 不過她可不管太子娶誰,她只知道太子一旦娶妻,自己就能和對方分開了。 她堂堂永安侯府嫡子,肯定是不會繼續跟對方牽扯的。太子娶妻,她也要“娶妻”,到那時兩人便自然而然斷開了。 這可不是陳皎多想,歷史上不是沒有皇帝和寵臣牽扯曖昧,后來彼此慢慢斷開聯系,恢復為正常的君臣關系的先例。 陳皎之前決定答應太子,便是打著這個想法。 說不定太子登基后對她興趣消散,和平分手后覺得她是最佳前男友,順便封她異姓王給她塊封地呢。歷史上這種事情又不是沒有。 陳皎是真不挑,當權臣可以,異姓王也行。 這么一想,意志還有些消沉的陳皎忽然感覺干勁十足,覺得她又可以了! ——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蒙蒙亮,陳皎便收拾好去太子府了。 當朝規定五更上朝,也就是凌晨五點左右。但這是升朝的時間,臣子一般寅時便會在午門外等候開宮門,相當于最遲凌晨三點就得起床出發。由此可見當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太子監國,昨日本應該在皇宮中的東宮歇息,因為要照顧陳皎,他才回了太子府。 陳皎到的時候,謝仙卿正在穿戴袞冕,身后是眾多隨侍。 張公公小心道:“稟殿下,陳世子來了?!彼闹羞粕?,這世上能讓殿下等的,恐怕也就只有陳皎和當今天子了。 謝仙卿起身,旒珠滾滾,冷靜道:“走吧?!?/br> …… 今日霧大,古代沒有路燈也禁止明火,群臣上朝只能打燈籠。 謝仙卿走于人群中央,兩側跟隨著眾多侍衛。陳皎因為今日充當的是近侍的角色,便站在離太子最近的身側。 太子殿下神情淡淡,氣勢驚人,絲毫不掩鋒芒。雖然平時他也讓人令人敬畏,可今日卻是不怒自威,遠遠便讓人不敢冒犯。 一行人目不斜視,直直朝著宮中走去,步伐迅速又沉穩。 卯時天色尤暗,路上沒有行人。侍衛提著燈籠走在兩側,四周是朦朧的霧氣,數米內只能看得見身邊臨近的人。 大約是天氣不好,陳皎今天第一次上朝,難免會有些緊張。 雖然平日陳皎在太子府上和諸位大臣插科打諢,偶爾還互相陰陽怪氣幾句,但想也知道這和在肅穆的大明宮不同。 就在陳皎胡思亂想的時候,謝仙卿嗓音淡淡道:“把手給我?!?/br> 陳皎猶豫了一刻,隨后慢慢伸出手。謝仙卿沒有遲疑地握住,白皙的指尖十指相扣。 他沒有停下步伐,也沒有回頭看她,只是輕聲道:“別怕?!?/br> 在這一瞬間,陳皎忐忑的心不知為何忽然安靜下來。 她是真的不怕了。 第36章 [增加了一千字,建議重看] 一行人到了宮門前, 宮中內侍們紛紛行動起來,謝仙卿監國不在皇帝主持朝事的大明宮,而是按照慣例啟用他的大本營東宮。 雖然太子早已出宮建府,但并不代表他在宮中的影響力被削弱, 他在宮內有一套完整的東宮制度體系。監國期間東宮官署甚至能代替三書省, 直接下達發放文件。 當初陳皎被陛下貶斥懲戒, 便是東宮的人出力救了她。太子現下如此安排, 便相當于將陳皎安排進了東宮體系中。 五更至宮門開, 群臣排隊有序緩緩踏進大殿。太子獨坐東宮上首,面前擺放著案桌和奏章。 陳皎端站在他側身旁, 心情激動。這可是太子??!換做現代就是未來的最高領導人。她站在對方身邊,地位可想而知。 臣子們依次進入大殿,然后按自己的位置順序站定。昨日陳皎已經被她爹科普一通規矩。 當朝不似前朝嚴苛, 但朝堂之上也是肅靜之地, 尋常事情自然會被嚴厲禁止。比如在朝堂上咳嗽、跑步、私下交頭接耳這種都是不被允許的, 一旦被發現會被拎出來處理。 上朝時甚至有專門的糾察御史,站在一旁看管群臣, 檢查記錄大家的禮儀。 內侍負責點名, 如果有倒霉蛋遲到那就完蛋了, 遲到一天要挨二十板子, 往后還會疊加, 次數多了直接貶官。 不過這也分人,如果是普通官員肯定照罰不誤,但要是如右相等人,大約便會通融一二。 陳皎暗暗堅定要當寵臣的信念, 居高臨下時看見了很多面孔。有同是太子黨的熟悉同事, 也有陌生的朝臣。意外的是, 她在隊列前方看見了五皇子。 舅父涉嫌謀逆一事令他元氣大傷,自己皇子身份和官職卻沒有被奪去,同樣有上朝的資格。 五皇子失去舅父和兵權的支持,日后恐怕與大位無緣了。大家都認為他會郁郁不得志,閉門不出聊此余生。沒想到對方消沉數月后,又很快重新振作起來,回到朝堂。 太子也沒有管他。 陳皎沒忘記當初便是五皇子進讒言,在皇帝面前提起自己,才害她多了后面的是非。 禮尚往來,陳皎后來也跟祖父密謀,幫助太子在十二衛中安插內應一舉掰倒五皇子。 陳姣居高臨下看著五皇子,便剛好對上對方望來的眼。 不比數月前的意氣風發,此時的五皇子身體瘦削,身著蟒袍都有些空。他跟陳皎這個死對頭短暫對視后,他居然還能勾唇,對對方微笑。 那雙漆黑陰沉的瞳孔中,倒映出陳皎的身影。 陳皎神情不變,淡淡轉過眼,心下卻一沉。她總感覺對方已經知道威武侯謀逆一案有她的手筆了。 這五皇子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經此一事后性格越發陰沉孤僻。陳皎心中警惕,不敢輕視對方。 客觀來講,五皇子雖然手段不比太子,卻依然有自己過人之處,比如忍常人之不能忍。這種人往往睚眥必報,報復心極強。 當初她不過是為了太子跟五皇子頂了幾句,對方便記在心里伺機報復。若不是太子在宮中的人及時保下陳皎,那日三十板子不摻水地打下去,她必定要去半條命不止。 上次陳皎只是言語不敬,五皇子便如此狠毒,如果對方得知她在威武侯謀逆案中做的事,手段估計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皎心思沉沉,神情肅穆,便少了方才因為初初上朝的興奮,看起來十分鎮定。 底下的大臣見此,不由感嘆陳世子平日跳脫,關鍵時刻卻心性沉穩,倒是個有成算的。 “啟奏?!彪S著張公公上前一道聲音,宣布拉開今日朝事的序幕。 有人上前,道:“啟稟殿下……” 今日朝堂熱鬧得很。 五皇子等人臉色陰沉,太子黨們春風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