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公務員升職手冊 第139節
玉成眉頭深深皺起:“會不會是殺人滅口?” “有這個可能?!敝⒎治龅?, 不過實在有些太顯眼了些, 只是你和我都不是擅長此道之人,不如找人去司非府借了專人來探?!?/br> “快別說司非府了?!庇癯傻?,“我之前辦差之時, 也在曾司非府借過人,手續真不是一般的繁瑣, 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 層層批復越發麻煩, 反正我們北海也有對應的部門, 不如我寫信回去跟我父君借個人?!?/br> “也成?!敝⒌?, “那就辛苦你了?!?/br> 知微覺得玉成說得沒什么毛病, 這的確是一個便捷易行的好方法,只是她實在高估了玉成在水君這里的地位。 北海水君接到玉成的傳音后, 回音問他又在亂搞些什么,是不是又跟上次一樣,有太多不懂的事情不知從何下筆, 所以借了人幫著答疑寫書? 一天到晚沒個正經, 說到底就是不借! 對如此不通情達理的父親, 玉成表示非常悲傷。 眼看著三天期限快到了, 知微只得親自出馬,給水君夫人傳音。 沒過一會兒,北海水君夫人來了江城, 順便帶了兩個來自北海的兩個刑偵高手過來, 非常痛快地交給了知微, 并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我們都不知道微微你也和玉成在一起, 真的是在江城辦差,還以為他胡鬧呢,你別介意?!?/br> 玉成捧著臉頰,一臉憂愁:“我在家中還能不能有點地位了?” 知微莫名覺得這句話聽起來有些耳熟,上次遇到這么執著家庭地位的,好像還是藥王。 有了專業的人就好辦事了。 那兩個刑偵高手到翟剛家中查看過后,很快就得出結論,翟剛不是被滅口,而是渡劫身亡。 “真的是渡劫嗎?這時間點也太湊巧了吧?”玉成還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翟剛妻子的在一旁道,翟剛此人一直不學無術,只喜歡和狐朋狗友們一起鬼混。 馬上就要渡劫了,翟剛近來一直心神不寧,但是前幾日卻突然很高興,說是有了渡劫的方法,讓妻子不要擔心,沒想到還是在此應劫了,說到底就是命該如此。 說起這個,知微突然想起之前陸霄渡劫之時,她也曾經因為擔心父親的安危,想方設法給他混一個法器。 等下,法器? 知微看到翟剛脖子那里有一段明顯的月牙形痕跡,不管是知微從前的科學認知還是這個仙界的設定,應該都是天雷劈下來的時候,曾經有東西在這里擋過,這會兒卻被人取走了。 如果按著剛才的思路往前推理,關波提前和翟剛說好,請他胡亂做一番答題,如果自己感覺答題不好,就進行內部舉報,換取一次新的考試機會。 若被檢錄作弊,則取消考試資格,永不錄用,而依著翟剛的能耐,是定然不能考中的,所以對他來說也沒什么損失。 而作為報答,想來關波許諾,給他一個難得的法器,這樣一來翟剛就可以順利渡劫了。 可是關波并不信任翟剛,所以干脆在法器上動了手腳,不光幫不上忙,還可能幫了倒忙。 后來關波也是怕別人通過這個法器追查到自己身上,所以提前將原本翟剛身上的法器取走。 知微對玉成說了自己的推理,玉成聽后也覺得的確合理。 只是眼下線索斷了,法器也可能已被關波銷毀,只能從其他方面找到證據,然后將帶證據的推論提交司非府,請他們出面辦案。 只是如果沒有證據,只是單單憑著推理和想象,這件事情是不得成立的,司非府也不會受理。 知微覺得問題不大。 這是一件漏洞百出的文試檢舉案,想要找證據自然不止在翟剛這一條線。 除此之外,關波還有另一個詭異之處。 他的前幾次文試行為和細則當中列舉的幾項情況罕見重合,如果是普通人,即便知道有不可抗力因素可以增加考試次數的情況,也不可能把點打得這樣精準。 也就是說,有人給他看過這個細則。 而這個細則都是有定數的,每個小組也只發了一冊,只有正副組長可以閱覽,其他人都不得借閱。 既然翟剛已經應劫了,那就從關波身上找找原因吧。 知微又跟江城主要了關波的個人資料,江城主雖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聽說是這次參加報考的考生,還卷入了舞弊案件當中,當即去關家族里把家譜都給借來了,并讓師爺給了知微一份關家詳盡的家族報告。 首先,關波有錢,家中經營成衣行業,據說總資產排得進江城的前十。 其次,關波有一個遠房表哥在靈書閣當差,據說兩人雖然血緣關系遠,但平常兩家還走得挺近的。 知微想要回天庭找找線索,卻被玉成攔住。 玉成覺得她作為這次考務組副組長,靈書閣的六品仙君,如今也有身份的中層干部,不應該再做這些基礎性的工作。 知微卻不這么覺得。 若是讓秦湘竹和恒儀去天庭調查,再傳音回來或是帶著資料匯報,得到二人指示后再繼續返回天庭尋找線索……事情只會越來越麻煩。 而她們如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敝⒌?,“你在這里坐鎮,記得明天一早完成金系考場測試,我去去就來?!?/br> 北海水君夫人是文匯的師妹,那天北海水君夫人從江城回歸之后,想著難得出來一趟,又順便來靈書閣跟文匯說了會兒話,言語當中也提及了這件事情。 文匯仙君如今已經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此時看到知微便不免多問了一句,事情如何了?可是已經解決?需不需要什么幫助? 知微的確是需要幫忙的,她請文匯仙君幫自己出示手令,明確了關波和靈書閣某仙官的表親關系后,又請要求查驗招考細則附冊。 文匯也希望他們可以快些解決此事,便依著規則給了知微手令,又順帶詢問了一下玉成如今在江城做些什么。 知微道,明兒一早還有考場測試,所以玉成仙君如今還在江城考場中坐鎮,畢竟他才是考務七組的組長,江城考場離不開他。 聽起來玉成似乎做了更重要的工作,但是文匯也是在仙界從政多年的二品仙君,一分析就知道誰才是小組真正的主心骨。 這明顯是常規性工作交給玉成去做,而更難的突發性事件則是知微由一手主導。 有了文匯仙君的手令,接下來的行事就方便太多。 知微高興地謝過文匯仙君,帶著手令告辭離開。 看著知微離開的身影,文匯仙君驀地想起前兩日他和文昌星君的對話來。 他當時對文昌說,玉成在靈書閣辦差時間更長,業務能力強,為人熱心,兩人一組下界辦差,到時也可以帶帶歆和。 文昌星君卻似乎有些不太認同他的觀點。 如今看來,似乎文昌星君的想法是對的。 玉成的確還是被歆和給帶飛了。 知微依著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進行查案,她怎么也沒想到,這一查又查到了“老熟人”身上—— 碧云仙君。 文匯仙君給了知微便宜行事之權,司吏處便專門派了一個年輕活力的九品仙君協助知微工作。 知微完成最后一筆報告,就見的小姑娘邁著輕快的步子走進來:“仙君,您要的訊問室準備好了,幾位負責筆錄的仙君也打過招呼。您是要現在見碧云仙君,還是等過會兒得空時候再和她談?” “就現在吧?!敝⑹掌鹗稚弦呀浲瓿傻墓?,“你找人通知碧云,先放下手中差事,去訊問室接受問話?!?/br> 第151章 (二更) 天庭大多數的房間都是明亮寬敞而大氣的, 而問訊室則不然。 這間房屋并沒有沿用天庭傳統的布置風格,深邃幽暗, 一走進屋子就有很強的壓迫感。 等知微趕到訊問室之時, 做筆錄的兩位仙君和兩個仙官都已經在了。 知微又想起一事,吩咐身旁年輕女仙君道:“關波那位族親可找到了?是否需要一并帶來訊問?” 那女仙君道:“那仙官去了秦城考場當差,如今去尋他的人已經在路上了。不過訊問那仙官倒也大可不必, 司吏處已經有人在他處所當中找到了一本細則,其中正是少了仙君所說的那幾頁。再說了, 他只是一介仙官, 還不能勞動您一個六品仙君親自訊問, 到時我們幾人來便是了?!?/br> 既然這邊已經證據確鑿, 只要碧云也認了自己保管時丟失書冊之事, 就等于形成了閉環, 關波的一系列所作所為也有了相應動機。 知微坐下來,大概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后, 碧云也走了進來。 自從那次事件過后,知微和碧云之間再無交集,她幾乎都要忘記了這個人。 知微也沒想到再次相見的時候, 兩人之間會是這樣一種情形。 當初的時候就覺得這姑娘腦子有些不太好使, 德不配位, 若是承擔太重要的工作容易出問題。 結果當真讓她給說中了。 時間緊迫, 知微連訊問慣用的開場詞都懶得說了,直接切入主題:“這幾日發生了一起泄密事件,最后查出來是你一百八十年前負責的事情出了問題, 少了招考附則一冊, 你可知道?” 碧云方才也是突然被人通知, 說是她從前負責的差事出事了, 需要馬上過來訊問處談話。 碧云原本以為出了什么大事,但是這會兒聽知微這么一說,瞬間放松下來。 碧云剛晉升成為九品仙君的時候,正好遇上修訂招考細則和附則的修訂,依著她的能耐并不能參與修訂這些東西,所以當時她被安排的差事,是負責看管那一屆的附則。 按著要求,封庫之前需要她時刻在存書處盯著,等細則全部制作完畢,封入書庫就算事情完成。 碧云不想在這里加班加點,前頭值日兩天后覺得有些勞累,便轉兒讓自己的兩個屬下在這里盯著。 那兩個屬下也知道,按理說只有九品仙君才可以在那里當值,就算是出事也怪不到他們頭上,畢竟他們當值本來就是不合規的。 既然在不在都不合規,那索性走了便是。 本來太重要的差事也輪不到碧云仙君,看管招考細則附冊算是最簡單也極少出錯的差事,且存書處各門窗都有陣法守護,從未出過什么差池。 碧云晚間和幾位同僚出門用飯,第二天清晨回來值守,清點之時才發現丟了一冊附則。 碧云也不覺得會是自己的問題,沒準就是集裝運送的時候就丟了。 在碧云心中,這根本不算什么事,便也沒有在意,只是接下來的幾天老老實實在這里值守,接下來也沒出什么意外。 當時帶她的一個前輩聽她說起此事,建議她一定要找管事的幾位仙君商議報備一下,將問題消滅的萌芽當中,以免出現什么漏洞。 但是碧云覺得,不就是一本冊子,甚至不是招考細則,只是一本附則,丟了一本還有很多本,這點小事還要上報嗎? 她覺得實在沒必要,所以也并沒有報。 聽過碧云的辯解后,知微也了然,這位碧云仙君當真是對于辦差當中可能出現的隱患沒有半點敏銳性。 她當初就覺得這種人不應該委以重任,還不比當一個普普通通仙官,位子越高出問題的幾率也就越大,最后可能跌的更重。 就好比很多家長把孩子硬塞到重點班,或者通過某些手段上了和自己智商能力不相符的大學,可能之后孩子會過得更費勁,連跟班和畢業都是問題。 知微將自己寫好的案情整理給了碧云,讓她自己來看。 以前集中培訓學寫公文的時候,有專門的案情分析課程,當時大多數人都覺得和自己職責無關,沒怎么聽。 而司非府和雷部的人大都學得更認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