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起初韋滟還抱有一線僥幸,以為太平故意嚇她,可很快宮里便傳回了消息,說今日天子一回到宮中,便勃然大怒,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太子。 韋滟這時候徹底急了,只希望太平真的可以把太子帶回來。作為交換,她只能幫太平把這上檐之事壓下來。 此時此刻延英殿內,李治的猶有余怒,狠狠地瞪著跪地瑟瑟發抖的太子李顯。 德慶送上甘露,低聲勸道:“陛下息怒,龍體重要?!?/br> 李治接連沉了好幾口氣,終是緩了過來,“你真以為朕不敢廢了你?” 李顯惶恐,不敢答話。 太平這個時候端著一碗熱湯走了進來,身上還穿著那身銀白色的圓襟袍衫,“父皇息怒,先喝口熱湯吧?!?/br> 李治的目光落在太平身上,瞧她這身打扮,若真是個皇子,他也不至于無奈到如此地步。 太平親手端了熱湯,敬向李治,“父皇,這可是兒命人特別準備的。一路春寒,父皇剛回宮,可要去去寒氣?!?/br> 李治接過熱湯,喝了一小口。確實,這湯中加了參,趁熱喝一口,確實讓人舒服不少。 “父皇回來了,兒也不好一直留在東宮,所以兒今日去東宮取了行裝回來?!碧浇忉屚?,繞到李治身后,給李治捶起了肩頭,“三哥這幾日確實是很用心地監國,兒相信假以時日,父皇命人再多教他一些,三哥會學好的?!?/br> 李治斜眼看了一眼太平。 太平微笑,“三哥新婚燕爾,一邊要忙國事,一邊要學為君之道,確實已經盡力了?!碧娇桃庵啬盍恕靶禄檠酄枴彼膫€字。 李治聽出了什么,揮袖道:“回你的東宮!禁足反思一月!” “諾!諾!”李顯惶恐無比,像撿回一條命一樣高興,一邊點頭,一邊退出了延英殿。 李治揮手屏退了德慶等一干宮人,獨留下了太平。 太平知道李治想問什么,等殿中的宮人盡數退下,便走至李治面前跪下,如實答道:“父皇,倘若您真看重紹哥哥,就不要把他一直往兒的身邊送?!?/br> 李治皺眉,“為何?” “母后心儀誰做兒的駙馬,父皇一定看得出來,兒只是心疼紹哥哥,不想他再遇上這樣的橫禍?!碧秸f到難過處,忍不住啞了聲音,“況且,現在這樣的情況,兒只想多陪父皇幾年,再幫父皇做些事,不然兒一旦嫁了,許多事便由不得兒了?!?/br> 李治聽得感慨,摸了摸太平的后腦,“朕知道你一片孝心?!边@次薛紹折了腿,要在洛陽養個大半年才能下床行走,就算要下旨選他做駙馬,他也不能立即大婚。 天下豈有駙馬一瘸一瘸地與公主拜堂成婚的?薛紹折腿到底是意外還是人為,就算沒有實證,李治也只相信是人為。 “可公主總歸要嫁的……”李治想到這事就頭疼,他從案上拿了一份奏章,遞給了太平,“吐蕃又上書請婚了,點名要的是你?!彪m然舍不得太平,可若太平的婚事再不定下,大唐這邊三番兩次拒絕吐蕃,恐惹兵禍。 太平只匆匆掃了一眼奏章,便將奏章合起,原封不動地放在了案上。 “正因如此,兒更不能嫁?!?/br> 李治皺眉,“為何?” “若為兩國邦交,無關兵禍,兒可以像文成公主那樣,遠嫁吐蕃,將我大唐的詩書、農物、絲織帶過去?!碧疥惽?,“可這次的請婚不一樣,吐蕃用了要挾,無疑是……”太平挺直了腰桿,“賊盜在家外叫囂,不把女兒交出,便放火燒了這個宅子,本就無理。父皇,你若開了這個先例,兒絕不是第一個這樣的公主,往后百年,我大唐的顏面何存?” 李治嘆息,“正因如此,朕才想早些把你的終身定下,免得吐蕃那邊一直惦記?!?/br> “兒只嫁幫得上父皇的人?!碧窖悦髯约核?,“倘若幫不上父皇,若是被母后那邊的人得了駙馬之位,父皇的處境只會更難?!?/br> 李治聽得心酸,沒想到太平竟想到了這些,“西北那邊突厥一直掀起戰火,若是吐蕃這邊再生戰事……” “兒不會讓父皇為難的?!碧秸堉?,“兒請掛女冠之名,為國祈福?!甭晕⒁活D,太平懇切叩首,“兒想去晉陽,齋戒半年?!?/br> 李治滿眼狐疑,“為何要去晉陽?” “太史局這幾日夜觀天象,說有旱魃臨世之相。去年十一月初一的那場天狗食日,只是警示將有天災,并非君王失德?!碧焦室庹f得玄之又玄,“晉陽一帶,農耕發達,若是真遇上旱魃臨世的災禍,兒此次前去,可以多屯糧食,以備應災之需。若是萬幸,沒有旱魃臨世,兒將糧草準備妥當,不管是對突厥,還是對吐蕃,我大唐將士也可以不愁糧草,奮勇殺敵?!?/br> 李治沒有立即答允太平。 太平倒也不急,想來父皇定會先去調查一番,確認她所說的真是假。反正太史局那邊她已經準備妥當,對這種事,歷代君王向來是寧可信其有的。 她重生一世,雖說她的舉動會改變一些事情的走向,可天災并不會因人而變,否則去年十一月初一斷不會出現天狗食日的兇兆。所以太平斷定,明年關中大旱以及東都暴雨,一定會發生。 雖然她最初重活,只為了婉兒而來,可明知大災,卻不為百姓做點什么,她也于心難安。況且,既能降低災害的傷亡,又可借機躲避駙馬之事,太平何樂而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