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河山 第76節
他“哦哈”一聲,又同其他兩位錦城的將領一道兒,出城助陣。 段文昌眼眸一動,給了三皇子一個眼色,三皇子點了點頭,周軍的戰鼓砰砰砰的敲了起來。 即便沒有楚光邑那個老神棍在,他也知曉,不能等,必須速戰速決! 若是等段怡同崔子更再斬殺幾人,那周軍必將士氣低迷,一蹶不振。 城樓上的顧從戎見狀,大手緩緩的舉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終于沉重的揮了下去。 只此一下,萬箭齊發,一支支帶著火苗的箭支,朝著那周軍飛去。 那大周的軍隊,亦是不甘示弱,像是不要命似的朝著城門口沖了過來。 段怡瞧著,朝著那黃澄的腰間刺去,“你們黔中道好好的,干嘛趟這渾水呢?有件事怕不是你還不知道吧?那五皇子陳鶴清,乃是鄭王之子,他藏了私兵三十萬?!?/br> “三皇子目光短淺,還在這里糾纏。人家已經大軍開拔,直掃皇都。到時候,就算這位是東宮,那又如何?周天子都死了,東宮西宮的,比那路邊的草都不如?!?/br> “你們黔中道押寶的時候,我那老狐貍祖父,可把這個告訴你了?” 她一槍殺死先前的燕三,乃是因為這些人頭回同她交手,瞧不上女郎,太過大意??墒屈S澄不一樣。 大周各道可沒有什么守望相助的說法,那都是劍拔弩張,越是靠得近的,便越是對方吞并的對象。若是不把對方查個底朝天,那全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黃澄對她,是絕對不會大意的。 “三十萬?三十萬藏在哪里,你還真是張口就來?!?/br> 第一三九章 初戰告捷 段怡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卻是笑而不語。 她一個閃身,將那黃澄讓給了崔子更,長槍朝著側邊的一個留著絡腮胡子的壯漢刺去。那壯漢的頭魁之上,飄著五彩的纓,看上去十分的打眼。 他手握一柄鋼叉,罵罵咧咧就沖了過來,“夭壽??!我阿娘說我今年要跪在小姑娘的石榴裙下!就這么一個女的,偏生叫我碰上了?!?/br> 段怡挑了挑眉,長槍一震,朝著那絡腮胡子的大腿根猛刺過去,“你阿娘說話,有點東西?!?/br> 那壯漢大驚失色,一下子跌落下馬,摔跪在了地上,段怡手片刻不停,一槍刺去,直接封了喉,感到身后有人來襲,她朝后一仰,一記回馬槍將身后之人,刺了個對穿。 鮮血噴濺出來,濺了段怡一臉。 她胡亂的抹了一把,朝前看去。 雖然有弓箭手相護,讓那些周兵不能快速的來攻城,可是,你有箭,人家也有盾,這一會兒的功夫,周軍的前鋒部隊,已經越發的逼近,快要到城樓之下了。 她想著,朝著城樓上看去,吹響了口哨。 城樓之上站著的祈先生,豎起了一柄紅色的大旗,在空中搖了搖。 緊接著,只聽得一聲巨大的炸裂聲。 只見先前還一馬平川的錦城門口,突然之間裂開了一條縫隙。站在上頭的周軍,大呼一聲,整個人掉落了下去,那后頭跟上來的人,想要停步,卻是已然來不及。 周軍攻城的戰鼓擂得響徹云霄,后頭的士兵猛頭朝前沖,那在裂縫邊緣,剛剛才慶幸自己停下了腳步的人,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被后頭的蜂擁而來的人潮,擠了下去。 “有刺!有刺!里頭有尖刺!”周軍的哀嚎聲響起,整個已經亂了套。 正在此時,錦城的大門打開了去,一群軍士沖了出來,朝著已經愣住了的周軍猛砍了過去。 中軍的段文昌同三皇子見勢頭不好,立即鳴金收兵,潰逃而去。 段怡拍馬欲領軍追過去,城樓上的顧從戎,卻是朗聲道,“窮寇莫追?!?/br> 他說著,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那些死的去,也同我們一樣,都是大周的子民。若非萬不得已,孰想走到這一步?將能救的救起來,不能救了,也別讓他們橫尸街頭?!?/br> 段怡瞧著,到底沒有說什么,輕輕地點了點頭。 除了充當急先鋒,她第二個擅長的,便是撿尸。 畢竟她從軍學會的第一件事,便是將自己的同袍,從尸山之中刨出來。 “先救自己人!”段怡沖著老賈說道。 老賈嘿嘿一笑,按住了流著血的肩頭,“段三可有受傷?放心罷,紅的藍的,咱雖然不會繡花,但還是分得清的?!?/br> 一旁的蘇筠,背著一個傷兵,噔噔噔的跑了過來,他大聲喊道,“段三,原來當年,你領著兄弟們在這里連夜刨坑,又整了個蓋子,叫關老爺子搞了個什么機關,竟然是等著今日!” “不虧是段怡!當真是算無遺策!諸葛孔明見到你都要大呼一聲,既生亮何生……”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嘴便被一個黑乎乎的饃饃給堵住了。 段怡感激的看想了崔子更,蘇筠這廝,簡直就是天下第一怡吹!吹就吹吧,聽著心里舒坦,可你不能吹過頭了??!諸葛孔明聽到都要呵呵了…… 她想著,翻身下了馬,走了過去,“你打仗的時候,誰來叫罵,我師伯么?” 崔子更點了點頭,“我是主帥,不必下場,不似你,這么多年,仍是前軍?!?/br> 段怡挑了挑眉,“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倒是倒著走,一去不回頭?!?/br> “黃澄如何?可信了”,段怡又問道。 崔子更搖了搖頭,“廢物點心,無須用計,直接絞殺?!?/br> 他想著,看了一眼城樓。 敵人已經退兵,顧從戎已經下了城樓,同劍南軍中的人,回府中議事去了。 “要不要同江南道結盟,等顧使公退位,你執掌劍南之后?”崔子更認真的說道。 段怡好笑的看向了他,“你就那么確定,你能夠奪回江南道;又那么確定,我能夠接管劍南?” 崔子更沒有回答,卻是同段怡并肩而行,反問道,“你認為我拿不回江南道么?” 段怡一愣,搖了搖頭。 雖然崔子更如今落魄了,可她覺得,“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這樣的一句話,都是崔子更的真實寫照。 崔子更若有所思的看了段怡一眼。 “你那個機關,只能用一次,只要有了準備,下一回他們使人帶著一塊木板,都足以解決后顧之憂。今日你們不追殺周軍,實在是錯失了良機?!?/br> “你瞧見了,這一只大軍,不光是三皇子自己的的人,還有梁州軍……有長孫凌在其中,荊州軍不久也會調兵前來。等得越久,他們的人會越來越多?!?/br> 她當然瞧見了,不然的話,也不會特意對黃澄說那些話,想要梁州軍重新考量。 她想著,朝著四周看了過去,因為初戰告捷,劍南軍的士氣很旺盛,一個個的都渾身是勁兒??蛇@樣的情形,維持不了多久。 且不說各州府的軍備實力相距甚遠,就算大家伙兒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但是劍南道挨著吐蕃,劍南軍大部分的軍力,都被邊關牽制著。不可能抽出全部的兵力,來打內戰。 可是三皇子不同,他振臂一呼,給了周遭各道希望,會有越來越多人,想要來分一杯羹,不請自來。 段怡摸了摸馬的耳朵,“這馬兒朝風,是我舅父的戰馬。它年紀已經很大了,都說老馬識途,它認識邊關所有的路……我心中很矛盾,一邊覺得它已經老了,應該榮養了?!?/br> “一邊又覺得,他就應該死也死在戰場上,這才是一匹戰馬最好的歸宿?!?/br> 她說著,雙目亮晶晶的看向了崔子更,“我的外祖父,是一個很好的人。你不能又要求他是一個好人,又要求他不感情用事?!?/br> 顧從戎打外敵兇猛得很,可今日,那死在眼前的人,都是昔日同袍。 段怡正說著,都感覺一個大手,彈了彈她的頭盔,她有些無語的別過頭去,“找抽是不是?” “走了”,崔子更說著,翻身上了馬,領著一群手下,飛馳而去。 段怡瞧著,無語的搖了搖頭,牽著馬朝著一條小巷子走去,穿過這里,有一家燒餅鋪子,她還沒有用朝食。 因為打仗的緣故,巷子里頭安靜極了,百姓們都在屋頭聽著動靜,不敢出來。 段怡走了幾步,突然神色一凜,長槍帶著風聲,朝著拐角處刺去。 “段三姑娘,不要動手,是我……我是陳鶴清……”來人說著,舉起了雙手,從拐角處走了出來。 第一四零章 江山為聘 段怡眸光一閃,伸手朝著那五皇子陳鶴清擒去,送上門的小命,不要白不要。 陳鶴清臉色一變,顯然沒有想到,段怡話都不說,立即翻臉。 他朝后退了好幾步,卻依舊沒有段怡的手快,肩膀一下子被擒住,分筋錯骨般的劇痛襲來,讓他忍不住張開了嘴,他疼得眼淚都出來了,卻是沒有發出任何的叫聲。 段怡挑了挑眉,有些意外的看向了他,倒是個能忍的。 也是,若非能忍,又怎么能夠給殺父仇人當兒子,還扮了那么多年三皇子身后的走狗小丑。 正在這個時候,一股勁風襲來,一柄細細的長劍,從巷子里伸了出來,朝著段怡的手腕刺了過去,段怡手一松,陳鶴清捂住肩頭跌落在地。 “我還當你是個英雄,敢在這個時候返回錦城,沒有想到,還帶了幫手呢?!?/br> 說話之間,從那巷子的拐角處,又走出一個人來。 他生得頗高,瘦得像是一根竹竿似的,手中拿著一根筷子般粗細的長劍,面具遮擋住了他的臉,看不清楚他生得是什么模樣,只不過他的鞋子之上,同當初的段思賢一樣,都繡著金波。 面具人沒有說話,將陳鶴清從地上扶了起來,站在了他的身后。 陳鶴清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沖著段怡笑了笑,“段三姑娘,某是來解錦城之危的,對你們沒有惡意。你這般聰明,合縱連橫的故事,不會沒有聽過?!?/br> “便是三國爭霸,那劉備同孫權不也曾經聯手,讓曹cao敗走華容道?” 他說著,抬手指了指城外,“如今周軍圍城,那長孫凌你也瞧見了,荊州,襄陽的駐軍,都在往這邊趕。旁邊黔中道,亦是在往錦城增兵?!?/br> “我知曉姑娘還有顧使公,能征善戰。但是雙拳難敵四手,錦城被圍,吃喝都是難事,遲早會要城破的。我有三十萬大軍,若是同姑娘里應外合……” 段怡聽著,舉起手來,哈哈笑了起來。 “你吹的這個牛,我剛剛才吹過!你這是魯班門前弄大斧,到吹牛祖師面前吹起來了??!” “三十萬大軍,藏在我蜀中的山里頭喝西北風畫冥錢不成?你若是有三十萬大軍,還來我這里合縱連橫?你怕不是直搗黃龍,將今上的腦殼砍下來當球踢?!?/br> 陳鶴清顯然不適應段怡說話時噼里啪啦的語速,像是這蜀中的風味一般,十分的嗆人。 “即便是現在沒有,可一旦遺詔公之于世,我父王曾經的舊部也好,還有那些本就不滿今上的朝臣也罷,都會紛紛響應,到時候,三十萬大軍,便不是空話!” 陳鶴清說著,目光深遠的朝著青云巷看了過去,他朝著那個方向,認真的鞠了一躬。 “段統領于我有大恩,這一點,我陳鶴清銘記在心,永世難忘。他有許多兒女,可只在我面前夸贊過你。我父王仁慈有德,從未做過什么傷天害理之事?!?/br> “我的母親,乃是罪臣之女。家中落罪之后,她便流落到了教坊,她不堪受辱,自盡之時,恰好被父親救下。恰逢黃河大水,先帝遣了我父王前去治水?!?/br> “待回來之后,天地已然變色……韓王貪花好色,廣納后宮,因緣際會之下,母親進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