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她精通茶藝 第94節
而后,宣帝又是如此,夸了其余幾分答卷。 他的手依然在抖動著,陸有良就只當他是累著了,“陛下,您歇歇把,自有莊大人等為您分憂?!?/br> 宣帝闔上眼睛,靠坐在 * 十九歲的生辰,溫虞是想過許多的慶生法子,從前她每年生辰時,沈遇要不就是出現片刻就有事離去,要不就是根本不在上京城只會派人來給她送上一份生辰禮,今年沈遇也出了遠門,卻說過他會在她生辰這日趕回來,那肯定是為了給她慶生。 可沈遇他…… 沒回來…… 她坐在梳妝臺前,沉默的看著鏡中的自己,今日是生辰,她卻半點兒開心的情緒都沒有。 自從三日前得了沈遇摔下懸崖失蹤的消息以來,她從最開始的難以置信,無法入睡,到現在為止,她仍然是不信沈遇真的會出事…… 陳嬤嬤走到她身旁,嘆氣,“姑娘,今日是你的生辰,何不讓人往宮中遞信去,同皇后娘娘道一聲今日休息,也是無妨的,想來皇后娘娘也能體諒姑娘?!?/br> “那怎么行,不過是十九歲的生辰,過與不過有何關系,既然答應了要給六公主授課,六公主如今也算是認真聽課了,我總不能言而無信……” “生辰,明年再好好過,也是一樣的?!?/br> 溫虞咬了咬毫無血色的唇,她才不要像沈大人一般做個言而無信的人呢。 她拾起了一支珠釵,簪入發髻中,抬手間,衣袖往下墜落,露出了細了一圈的手腕子,那條紅線繞也松松垮垮的纏在她的手腕上,眼見著就要散開似的,她干脆取下重新系了結扣,在手腕上綁緊,衣袖撫平遮蓋住,而后又看過自己的打扮,確定是毫無錯處時,她方才起身,“走吧,莫誤了時辰?!?/br> 陳嬤嬤嘆氣,吩咐著思柳,小心伺候著姑娘。 而后送溫虞上了馬車,目送著溫虞離去走遠,方才準備回去。 又有人打馬歸來,是鳴爭風塵仆仆從北望山回來,陳嬤嬤大喜過望,連忙問他,“可是找著大人了?” 鳴爭面色沉重,吞吞吐吐回答道:“大人他……如今還未尋得蹤跡?!?/br> “我回來取些東西?!?/br> “陳嬤嬤,我方才瞧見咱們府上出去了一輛馬車,夫人是回娘家了?” 陳嬤嬤聽得心下失望,回答他,“今日是夫人為六公主授課的日子,夫人她入宮去了?!?/br> “你要取些什么,告訴我,我趕緊帶人收拾了,你好帶去?!?/br> 沈宇失蹤,這幾日府上是兵荒馬亂的,陳嬤嬤也沒有起疑心。 她自是也沒瞧見鳴爭聽見溫虞入宮后,臉上一閃而過的焦急,他混亂答道:“是些要緊的信函,在大人的書房里,嬤嬤不方便取,我自己去取來就是?!?/br> 沈遇的書房,外人輕易不能進去,即便是溫虞也甚少會去。陳嬤嬤聽后,只點頭,“那你趕緊去,莫誤了正事?!?/br> 鳴爭這才腳步匆匆走向書房的方向。 * 今日入宮時,才發覺御街上守備都森嚴了許多,溫虞這才想起來,今日是貢生們入宮參加由陛下親自主考的殿試。 宮中禁衛都認識她的馬車,也仍舊查看了一回方才放行。 溫虞心思不在皇宮加強了守備一事上,一路心不在焉去到了春蕪苑,坐下等了一刻鐘,六公主方才走來,見到她時,滿臉的詫異之色掩都掩不住。 溫虞淺淺一笑,“公主今日可遲了些?!?/br> 六公主看著她,苦惱道:“是我以為夫子今日不會來了?!?/br> 沈遇在北望山掉下懸崖失蹤一事,上京城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沈大人那么厲害,怎么會摔下懸崖失蹤了呢?”六公主雙手托腮嘆氣道,她是想說什么便說什么,也沒想過溫虞聽見這話會是什么心情,宮女覺著不合適,便輕輕喚了一聲,“公主,您不是備下了壽禮,要送給溫夫子?” 六公主恍然,“我差點就忘記了,快拿來?!?/br> 這才將沈遇失蹤一事給壓下不再提。 六公主將禮物送給了溫虞,又說了一回祝壽之詞后,溫虞方才開始今日的授課,她這幾日強打著精神準備了今日的授課內容,卻仍是中規中矩的講解制香之法,雖說六公主還算是認真聽著。 待到授課結束,溫虞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同六公主道別后就準備離開皇宮。 出了春蕪苑以后,往東華門的方向行去,走了二十余步,忽見一行巡邏的禁衛往這邊來,這不算稀奇,溫虞略往旁走了走,打算避開。 那隊巡邏的隊伍一行六人,溫虞不經意地抬眼掃過那六人,忽然同那第六人目光相對。 那是張極其陌生的臉,卻有著撲面而來的熟悉感,讓她一時愣在了原地。 是沈遇嗎? 她腦海里起了個念頭,轉瞬她就覺得自己是魔怔了,怎么會生起這樣一個奇怪念頭呢? 沈遇在北望山失蹤,怎么可能轉眼就在皇宮里出現,還是這樣一副陌生到她不曾見過的面容。 她緊緊抿著唇,一上午都在強打著精神同六公主授課,即便心里頭裝滿了難過,也不曾泄露半點兒。 此時此刻,看著那就要擦肩而過的陌生禁衛時,竟然快要壓抑不住,紅了眼眶。 她不該看,卻也是緊緊地盯著對方看去,對方好似也一直不曾收回目光,看著她。 就要過去時,她忽而在心里輕輕喚了聲。 “夫君……” 那人好似是不經意般,頭往下一點。 作者有話說: 我終于?。。。?!快要寫完劇情線了,腦殼都快要徹底禿了,嗚嗚嗚。 明天見~ 第八十二章 紫宸殿前廣場上。 三百貢生皆是奮筆疾書, 答著宣帝親自擬定的題目。 九階之上的宮殿內室,宣帝坐在桌案后,時不時地咳嗽一兩聲, 他今日的精神頭還算不錯,前兩日尚且要臥榻休息,而今日卻是坐著,一個多時辰過去, 也不見疲倦。 是宣帝當場出的題,出一道便往外傳一道, 兩炷香的時間答題后上呈, 內室之中,不止是宣帝一人, 柳三思等人皆在此處與宣帝同審著答卷。 這批貢生中, 不乏有些新穎論點, 引著朝臣熱議。 不多時, 有宮人來報, “陛下,豫王殿下求見?!?/br> 殿中安靜了一瞬, 柳三思神色微斂,瞥向宣帝。 宣帝抬了抬手, 未見異色, “讓他進來?!?/br> 豫王進殿中來, 拱手行了一禮, “兒臣見過父皇?!?/br> “你怎么這時過來?”宣帝問他。 “反正兒臣閑著也是閑著, 想來替父皇審答卷?!痹ネ躅H有幾分漫不經心道。 宣帝聽見這話, 笑道:“也好, 坐下吧?!?/br> 見宣帝甚是欣慰, 柳三思略放下了心,又看向在宣帝左手旁坐下的豫王,略帶著幾分提醒朝他點頭,讓他切莫在此胡鬧。 今日是個好時機,卻不是現在。 又出過一題往外送去,外頭便又收回來上一題的答卷,宣帝優先看的還是那十人的答卷。豫王百無聊賴坐在一旁,拾起一份答卷看上兩眼,許是這位貢生寫的內容引人發笑,他忍不住笑道:“此人的論點倒是有趣?!?/br> 宣帝抬眼看去,“哦?給朕瞧瞧?!?/br> 豫王將答卷遞去,還要不屑的道上一句:“此人年紀應當不大,涉世未深,不然怎會憋了兩炷香的時辰,才寫出若北廓來犯,當先禮后兵,方能師出有名這幾個字?!?/br> 宣帝神色微變,手捧著答卷看著眼熟的字跡,半晌才放下,繼續看其他人的答卷…… 兩炷香燃盡,是最后一道題,答卷收上來的時間。 此番閱卷的朝臣心中也有了此番殿試之中貢生排名的高低了。 紛紛圈出各自心中的頭三名來,上交于陛下。 金殿點狀元,與君王坐臥前相談甚歡,一向是春闈時,被人津津樂道,會流傳多年的趣聞軼事。 眾人都在期待著宣帝會朱筆一圈,何人得中狀元時,宣帝忽而揮手,“爾等先退下?!眳s是將人都給打發了。 等人一走,宣帝點了點卷上的名號,“傳見?!?/br> 豫王心思不在這上頭,他與柳三思并肩而行至殿外。 那被傳見的貢生被宮人引著近前來,路過他時,略頓了頓腳步,豫王只一瞥,未能看清楚那貢生的面容,而后收回了目光,同柳三思一并離去。 * 帝王家多絕情薄性,譬如玉貴妃受寵二十余年,宣帝震怒時,打入冷宮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再無留情余地。 若論宣帝對誰還留著一分親情在,在這十來年里,只有先太子一人。 自先太子出生時,便被宣帝寄予厚望,親手教導,啟蒙,委以重任,期盼先太子能夠不復他的期望。 可帝王心深不可測,先太子長成時,而宣帝正值壯年,疼愛之中,卻又開始夾雜著猜忌。 先太子私鑄兵器,意圖謀反的罪證破綻何其多,宣帝竟是雷霆大怒,不念那份從小累積的疼愛看重,而廢其太子之位,逼得先太子跳下懸崖,自證清白。 宣帝心中當真是不知,先太子是蒙冤而亡? 還是他也是逼迫先太子跳下懸崖的元兇之一? 一過十來年,終是有了答案。 宣帝緩緩站起身,走向那跪著的身影,十來年中,午夜夢回時,會入夢的而長子,活生生的出現在了他眼前,滿是不可置信,手指輕顫想要撫上對方的額頭,“元兒……” 對方卻是俯下身去叩頭拜過,“罪民叩拜陛下?!?/br> 宣帝身形一晃,那只手還是落下扶住了跪拜之人的胳膊,他似有萬般苦楚,半晌之后,才落下一道聲音,“元兒,你我父子十余年不得見,你,起來說話?!?/br> 跪在地上的人,終是抬起了頭,容顏再也不見當年意氣風發,是歷經世事磨礪后的滄桑內斂,他紅了眼眶,尤是不信,“陛下,還愿認罪民?” 終是十余年不見,父子相認的情深場景。 * 溫虞張大了雙眼,她口齒微張險些就要攔下人來,卻又與對方擦肩而過時強壓著沖動,狀若無事般垂下眼去,步伐徐徐繼續往前走去。 幽幽梅花香若有似無的在行走間浮動的空氣中飄散,似是聞到了,卻又像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