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這書后來便被方瑾言擱置在一旁,他日日靠此書警醒著自己,倘若他不反抗,早晚都會成為景帝書中所述的那樣,淪為喪家之犬。 后來那本書便放到了林予恩所住的屋子里,倒不是方瑾言故意安排放在里頭的,而是林予恩所住的屋子本就是王府里的一間書屋,林予恩懷孕后,方瑾言不想引人側目便選了這處僻靜的屋子,派人清理打掃之后才挪給林予恩住的。 方瑾言將手里的糕點放置一旁,他冷聲對著林予恩道:“你說過你知道玉璽的下落?!?/br> “是,但是王爺得答應妾身,要護住妾身的性命?!?/br> 林予恩在方瑾言身側微微低下身子,用手托著下巴,笑盈盈提醒道。 林予恩想要活命,這反倒是讓方瑾言對林予恩的殺心多了一分,林予恩知道的太多了,這對于方瑾言來說是極其不安全的。再者說林予恩對他到底是否真心投誠還很難斷定,留著這樣一個危險的存在在身邊,并非明智之選。 “你要孤留你一命?只是林予恩,孤在想,哪怕沒有你,孤也一樣有能力找到玉璽,孤為何要讓你活著,然后替你去背負罵名呢?” 方瑾言眼神沉靜,他看著林予恩那張忽然有些大驚失色的面孔,心情卻似乎好了不少。 他看慣了這個女人在自己面前氣定神閑的模樣,他倒是很好奇,這個女人要怎么做才能說服他,讓他心甘情愿的留她一命。 林予恩算是看明白了方瑾言對她并未上心,若再這么干耗下去,還未等林予驍功成名就,林予恩就又得做方瑾言的刀下亡魂了。 林予恩在方瑾言的腳邊坐下,眼里含淚,戲精上身道:“王爺,妾身對您真是日思夜想,尤其是那一夜之后……王爺您不能始亂終棄不要妾身……妾身同您好歹有過肌膚之親,您不能這般絕情……” “所以你心心念念回味的都只是那一夜嗎?” 方瑾言的黑眸深沉了一分,聲音也漸漸有些沙啞。 說起那一夜,方瑾言就宛如失憶了一般記不得細節了,難道那一夜當真讓林予恩脫胎換骨了不成? “王爺……”林予恩爬到方瑾言身側,雙手搭在方瑾言的雙腿上,眼里含秋水般波光瀲滟,哭哭啼啼道:“王爺,妾身對您一片忠心,妾身愿為你做牛做馬,王爺若是拋棄妾身,那王爺如何對得起你我死去的孩兒……” 林予恩的最后一句話才是真的讓方瑾言的心口為之一顫的,方瑾言對林予恩最多只是有些興趣,但對那個孩子卻是心存愧疚的。 方瑾言低頭看著趴在自己雙腿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林予恩,似乎是有些松口了:“孤可以留你一命,只是你務必帶孤尋到那玉璽?!?/br> 第七章 帝都唐家, “…… 帝都唐家, “天若眷顧,耀我唐家。天若無義,以身殉國?!?/br> 在《帝后》一書中提及,唐家世世代代培養的都是守護帝王的死士,“天”指代的便是天子。唐家現任家主唐魯已經是第四代,他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唐然然就是《帝后》一書中的女主,大兒子天生殘疾雙腿不能直立行走早年就被送到了鄉下治病,三兒子因為經受不住死士的艱苦訓練離家出走,只剩下二兒子唐玨成功培養成了死士。 唐玨入宮的時候才十六歲,而那個時候景帝還只是個年幼的孩子,先帝將唐玨賜給了景帝,他告訴景帝,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不可信,唯獨唐玨一定會護佑他平安。 這句話,景帝記了一輩子。 早年間先帝南征北戰疏于照顧景帝,景帝的兄弟們也因為他是嫡長子而疏離他,景帝的生母文懿皇后又早故,照顧景帝的嬤嬤和宮女又怕景帝不敢與他多說什么,景帝的身邊只剩下唐玨,就這樣唐玨成了景帝童年生活中的全部。 在景帝的童年里,他的世界里只有唐玨。唐玨所帶給他的是這世上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給予的快樂和陪伴。 其實原著中也有提及,景帝年幼時也是一個乖巧聽話的皇子,他為人正直能干,是一個不錯的儲君人選。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徹底讓他從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子變成了一個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瘋魔。 那就是唐玨的死。 唐玨的死一直都是一個謎團。關于他的死有很多的猜測,一是先帝察覺了景帝和唐玨非同一般的關系,怕唐玨耽誤景帝,選擇秘密殺死唐玨。二是同樣想要得到太子位的方瑾尚殺死了唐玨,以作對景帝的警告。三是景帝覺得唐玨知道的太多了,殺了唐玨。 當然第三種是最不可能的,而第三種卻是在民間百姓口中流傳最廣的。畢竟景帝登基后一直都是暴/政,對百姓的壓迫也超乎常理,百姓自然而然會相信景帝是這樣一個暴戾的存在。不過看完全文的林予恩卻認為,景帝是為了保護唐玨而故意散播這樣的謠言。 或許唐玨根本就沒有死。 原著中沒有細說,這也只是林予恩的猜測。 景帝對唐玨的感情在《帝后》一書中只有寥寥幾語,可當林予恩和方瑾言進入唐家密道看到密室中的風光后,頃刻間明白了,景帝對于唐玨的感情早已經超過了他的生命。 在唐家的密室里,最為中間的位置放置的便是唐玨的棺槨,而在棺槨之上懸掛著的就是熠熠生輝的傳國玉璽。 林予恩雖然看完了原著,但看見這樣一幕時,內心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一個帝王要對一個人多難忘,才會選擇把象征自己權利的玉璽當做殉葬品贈給那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