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隨后林采兒道:“是,大夫說沒救過來??磥砟撬庍€是有用,這癆病根深蒂固的,沒人會怪到咱們頭上?!?/br> “謹慎些,大夫的嘴堵好?!?/br> “自然,那姑母,這件事要不要派人通知太子表哥?” “不必,他知曉的?!?/br> 林采兒不知是笑還是在可惜,“這回好了,國公夫人剛去,太子妃這就下去陪她了,我們也算成全了她的一番孝意。外人果然說得不錯,這裴婼竟還想攀龍附鳳,不過是個笑話罷了?!?/br> “采兒,禍從口出?!奔举F妃輕聲呵斥。 一顆眼淚從床上沒了呼吸的人眼角滑出,無人發覺。 -- 距長安千里外的祈候關。 寧暨如同往常一樣在cao練場巡視,報信的人也極為熟練地將長安來的包裹遞給他,一同的林副將笑道:“將軍,長安又來信了吧,您快看看老將軍可說了什么?!?/br> 寧暨拆開包裹,卻不著急看印了寧家家書的信件,而是先拆了帶了特殊標記的那封。 里頭記錄著與他毫不相干的太子妃的起居日常。 寧暨拿起信件,當即皺眉。 這一次的信件薄了些。 拆開不過一瞬,那臉由平靜轉黑。 林副將一時好奇大著膽湊過來看,不由念出聲:“裴家一家入獄,太子妃重病?!?/br> 他不太理解,只是見寧暨臉色不善,低低喊了聲:“將軍.......” 誰知寧暨捏著那信紙,厲聲吩咐:“把其他副將叫過來?!?/br> 聲音低沉臉上充滿了戾氣,明明上戰場殺敵都不是這般模樣的,林副將自覺退后三步。 當天晚上,副將、校尉們陪著議了一晚的事。 第二天天蒙蒙亮,兩騎黑馬悄然離開軍營。 而后一年,長安城變了天。 第2章 重生 天啟十二年,夏。 掛了一日的太陽沒入西邊,長安城在一片昏黃中再次熱鬧了起來。 跟著一起熱鬧的還有寧王府。 前幾日驃騎大將軍寧振戚凱旋,又撞上今日老寧王大壽,是以寧王府設宴慶賀,長安城里有頭有臉的都來了,連宮里都派了人到場,熱鬧非凡。 前院沸沸揚揚都是男人們的高談闊論,后院則安靜許多。 寧老太太看著廳堂里乖乖坐在各家夫人后的妙齡女子,臉上笑意怎么掩也掩不住。 寧王府是天啟朝唯一的異姓王,世襲承爵。只是這爵位相較于寧家身上的戰功,實在不值一提。 長安城里誰不知,寧家照這勢頭更大的獎賞都不為過。 這三年內驃騎大將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為天啟朝連奪周邊五個小國。 不得了的是,寧王世子寧暨在這一場戰役里初出茅廬,傳聞曾只身前往敵營,斬下敵方首領項上人頭。 以兩萬精兵突破七萬敵軍進攻,守北方關隘城池,護百萬黎明百姓安寧,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撲,勇奪對方兩座城池,一時聲名大燥,人稱“小戰神”。 聽聞那日面圣,圣上已是無封可賞,問寧家想要什么,除了這皇位都可以給。 眾臣大驚失色。 可人家寧家并不恃寵而驕,什么都不要,最后不得已圣上給了寧家一道免死金牌。 有朝臣笑言,這寧家真是如日中天了。 可享盡榮華的寧老太太也有憂愁的事啊。 這嫡長孫好是好,樣貌更是沒得說,可現今都快弱冠了還是孤家寡人一個。 那要是換做尋常人家,重孫都抱上好幾個了! 寧老太太明事理,知道這事不能怪他。 寧暨這孩子從小性格執拗,跟在父親祖父身邊整日只會打打殺殺,十二三歲的就跟著上戰場,在長安的日子屈指可數。 生母早逝,寧振戚又沒有續弦,無人張羅婚事,硬是這么拖了下來。 現在好了,自家孫子如今可是長安城里,不,天啟朝炙手可熱的女婿人選,還怕沒有婚事? 所以今日這宴會各家非常上道,懂事。 寧老太太瞇了瞇老花眼,一個一個往人家身上瞅。她可不喜歡那些嬌滴滴的,找個身子壯的才好生養,為寧家開枝散葉。 底下未出閣的女子紛紛羞得低了頭。 那日城門大開迎將凱旋,長安城內萬人空巷,百姓夾道迎接,少年鮮衣怒馬,一襲紅裳意氣風發,不知虜獲了多少少女的心。 一傳十十傳百,長安城里人人皆知,“小戰神”芝蘭玉樹、俊美絕倫,并且漸漸有了這樣的傳言:“不嫁寧家郎,再世不為人?!?/br> 貴女們持家自重,自不敢過多張揚 但也不乏大膽者,日日派了小廝堵在寧王府外頭,只為在寧暨出府時來個美人照面、英雄救美的狗血橋段,可惜都未能如愿。 今日有此好機會,一屋子鶯鶯燕燕當然不能放過。 裴國公夫人溫氏央不過女兒,也跟著過來了。 只是一進院子女兒就說好奇想四處看看,好一會了都不見人過來,心里已經有些著急了,不住往外看。 不多時,綠衣悄悄從側門走了進來,低聲在她耳邊說了幾句,溫氏聞言大震。 趁著寧老太太與各家貴女問話,溫氏與綠衣悄悄撤了出來。 溫氏邊走邊問:“現在如何了?” “在璃院廂房里,還未醒呢?!本G衣急得快要哭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