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皮膚接觸絲的瞬間,他仿佛接收到了一些情報,表情逐漸變化,驚異不已。 第98章 思想這是思想。 這一次,邢遠沒有上信息網,卻通過這些絲,看見了網友們關于《莊周夢蝶》的想法。 這是什么情況? 邢遠驚訝地深入其中,粗略接收了里面的一些信息。 讀者增加了,記得之前最多不過三四千人,但這次好像達到了一萬。粗略一看,里面思想紛雜,充滿了各種想法,還有情緒。 他們在閱讀《莊周夢蝶》的時候,不知發生了什么奇妙化學反應,竟陷入了蝴蝶的夢境,或者說夢見了蝴蝶,又或者說被蝴蝶夢見,物我消融,被夢裹挾,迷失、喪失。 沉浸式閱讀體驗?邢遠驚訝于異界朋友的強大閱讀能力,而同時,里面的閱讀信息也不斷進入他的思想,甚至分成了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我夢見蝴蝶。 第二階段,蝴蝶夢見我。我不見了。悖論發生。 第三階段,我與蝴蝶沒有了差別,我成了蝴蝶,蝴蝶成了我。 而到了第四階段,分歧就嚴重了,眾人在此分成了不同層次,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理解,深淺不一,甚至互相矛盾。 第一階段,我是主體,第二階段,蝴蝶是主體,主客轉變,第三階段,我消失了,第四階段呢,我消失之后,我何去何從呢。這只是其中一種解讀。如果加入更多知識,更多文化,就還有更多解釋。 《莊周夢蝶》屬于可以容納各種文化解釋的特殊文本。并不是所有文本都可以如此,只有少數文本才能實現。類似它的,有柏拉圖的知名隱喻,也即洞xue隱喻。沒有任何夸張意義地說,這些故事收集起來,都可以放在人類文明最高的故事集里面,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重復品味,都能有不一樣的理解。 當然了,故事怎么解釋,都是人的自由,自然而然就好。 邢遠俯瞰全景,發現大家普遍都感覺到了一點:人生如夢,分不清真實與虛幻,充滿著不確定性,有時候,你連自己的存在都不確定是否真實,又如何確定世界的真實與否呢。 毫無疑問,他們是觸及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文化點真實。 雖然這么說,可能比較反常識,但人類文化認知上確實有一個客觀事實,也即,不同文化,對于真實之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的甚至南轅北轍,毫不相干,令人驚奇,為什么同樣生活在一個星球,同為一個物種,思維方式卻可以這么背道而馳。 有人認為觀念是真,有人認為物質是真。 當然,羅爾城不等于西方文明,西方文化對真實有很多說法,而羅爾城是單純缺乏這些思想資源,不僅沒有文化積累,社會還會限制思想探索,每個人一生能夠積累到的思想資源都是極為有限的,因此他們腦中空出了很大的洞,急需填補。 很可惜,在這個異界,沒有人會為他們帶來古希臘文化,他們自身的文化也沒有古希臘文化打下的結構。 因此,他們跟我們的接觸,硬要比喻的話,就相當于,中世紀的西方人接觸到了種花文化。 想到這里,邢遠忽然聯想到了自己。自己的經歷似乎也一樣,但是自己不斷擴大的內心空洞,在高中之后,遇見了全世界那么多的文化寶藏,逐漸得以滿足,而異界朋友卻匱乏至今,精神缺乏足夠的思想資源。 家學有教無類,雖然世界不一樣,但只要是人類,理論上,也是家學的結緣對象,不是嗎。 時間仿佛禁止了,邢遠慢慢思考,感受著眾人想法的紛繁復雜,又聽到了很多想法。 關于夢的思考一夜之間爆發了。有些人從來沒有思考夢,但經此之后,夢就成了他們的思考內容之一。 也就是說,《莊周夢蝶》走進了他們的心里,構成了他們一部分的心理結構以及認知結構。 用他們的話來說,這大概是開拓了新的知識吧。 邢遠驚異的同時,對《莊周夢蝶》的認識也多了幾個維度。 原來,我自己關于夢的觀念,很大程度上也是《莊周夢蝶》建構的,只是我從小就聽過這個故事,所以沒有多在意。 文化啊,總是在隱秘的地方養著人。 邢遠從眾人的思想中抽離出來,再次俯瞰一遍,只見眾人的夢形成了一只巨大夢繭,無數的小夢匯聚成了一場大夢,夢中亦有夢,交織纏繞,不見終極。 他看呆了,從未想過人類的集體思考能夠以這種形式顯現,簡直大開眼界,突然心一動,聯想到了佛經的一段話。 身便是幻,幻時所化,又是幻中之幻。世即是夢,夢時所見,又是夢中之夢。輾轉虛妄,如聲外有響,形外有影,形聲影響,起于一真。* 是的,起于一真,那么,他們能找到屬于他們的真實嗎。 他們的真實,會選擇邏輯作為起點,還是性命作為根本呢。邢遠靜觀之,沒有太花費時間,很快抽出了思想,回到后院,重新定睛于繭絲之上。 原來如此。 思,絲,思路,絲路,諧音的比喻,儼然成實。這些絲,并非偶得,而是異界朋友的思想所化。 也許,這顆星球也有意志,是它為自己牽引來了他們的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