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書迷正在閱讀:到底誰不配、把情敵變成老婆、[綜英美同人]當超英遇上小塞壬、[HP]我在霍格沃茨當卷王、陸醫生,標記一下、一夜之后,我的學生都變成巨佬了、偏執影帝求放過[娛樂圈]、[綜]龍母、太陽眨著眼(1v1H 高干 包養 娛樂圈)、金不換
所有人:“????!” 安韻和周游分數一樣? 公布五位老師的打分后,大家可以看到,雖然每位老師給二人的評分不一樣,但平均分卻意外重合了。 最巧的是,就算沒有去掉最高最低分,兩人的得分依舊相同。 安韻手舞足蹈道:“哇!傳下去!我和周周難分高下!” 葛圖樂了:“那這樣怎么算?兩個第一?” 節目組決定好了,主持人公布結果道:“俗話說好事成雙,既然兩位比賽選手碰巧打成平手,我們節目組決定將禮物翻倍,由兩組師徒分別為山區孩子們送上十萬份文具!” 直播時間過去了將近一個小時,慕名來觀看的學生和粉絲真實人數已經超過了八十萬,這個數字遠超節目組預期,官方的話題和名氣也順帶提升了一截,為此節目組出手非常大方。 此話一出,葛圖帶頭鼓掌:“哇!節目組大氣!” 其他人也跟著鼓掌,彈幕刷滿了“節目組大氣”。 經歷了放飛自我的做cao環節,現場的氛圍變得更歡樂熟悉了。 因為后面還有交流環節,為了節省時間,最后一個部分,節目將美育和勞動教育的主題結合來講。 美育包含的內容其實比很多人知道的要廣泛,它具體指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美和科學美,旨在讓人認識美、理解美、欣賞美、創造美。 美是一種抽象的感受,每個人對“美”的判斷標準都不同,但學會發現和欣賞美,會讓人生變得更有滋味。 創造美又是更高一級的美學。 國畫大師歐陽秉談道:“其實我小時候并不愛畫畫,是我娘逼著我畫,我渾渾噩噩地和畫打著交道,到了大一點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無論是在觀察、感受還是創造上,都比同齡人強,那個時候我才感受到畫畫的好處,并且喜歡上了畫畫。 “到了現在這個年齡,畫畫已經成了我的一種精神寄托,我這輩子的見解、感受就在我的畫里面了?!?/br> 歐陽秉感嘆:“小時候人會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世界圍著自己轉,越長大才越發現,自己不過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員,有時候我會想,我的rou/體總會有死亡的一天,但我的作品依然流傳于世,我的存在是有痕跡的,或許百年千年后,有人看到了我的作品,跨越時空與我的想法產生共鳴,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奇妙的享受?!?/br> 在座的嘉賓有出書的,也有拍攝過影視作品的,能理解這種感受。 陸青有些疑問:“大師,您的觀點我非常贊同,但我有一點疑問,就是說絕大部分學藝術的人,他其實是很難把這門藝術當做職業的,比如說我兒子,他想學薩克斯,但最近他馬上要升五年級,學習負擔增加了,外加上年齡不小了,他又是個三分鐘熱度的性格,很有可能堅持不下去,我有必要讓他開這個頭嗎?” 歐陽秉聽完,道:“我依然認為會一項藝術技能,繪畫還是音樂,舞蹈還是文學,無論掌握程度的深淺,對一個人來說都是受益終身的?!?/br> 張素華也贊成:“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孩子有興趣的話,家長可以支持,藝術和學習并不沖突,擔心堅持不下去的話,報名學習之前可以和孩子約定好,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進步,鼓勵孩子堅持下去?!?/br> 葛圖談道自己的感受:“小時候我媽也讓我學過一段時間鋼琴,雖然最后沒堅持下來,但我還是會一點,大學時我的好朋友認真地給我說,他特別羨慕我會一門樂器?!?/br> 周游也說:“技多不壓身,其實平衡好學習藝術的時間,對孩子的學習、大腦發育都有好處?!?/br> 安韻證明:“這是真的!小周老師就是最好的例子?!?/br> 其他人:“?” 安韻:“小周老師不僅聰明,而且能畫畫會拉琴?!?/br> 在座的各位不是人人都了解娛樂圈熱搜,像是張素華只知道周游演戲演得好,她笑瞇瞇道:“真的?小周這么多才多藝呢?” 周游謙虛道:“學過一點?!?/br> 幕后工作人員反應很快,分別找到周游在《畫骨》和《新世紀之聲》里畫畫和拉二胡的場面,在背景屏幕上放了出來。 “嚯,真的,小周好厲害?!眲④翱粗聊簧系慕M圖,疑惑地指著下面周游修電器的圖:“小周那是在干什么?” 周游看了一眼:“……修洗衣機?!?/br> 眾人:“???” 安韻趁機安利道:“周啦A夢了解一下?” 陸青一看,果然更信服了:“謝謝各位,我懂了,回去就給小陸報名?!?/br> 聊完了藝術,話題又落到勞動教育上。 勞模任行是名青花瓷匠人,從業五十余年,比起其他大師、教授之類的,任行不算健談,他樸實地表示:“人要有勞動才有收獲,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br> 前幾次談話中,劉辰興很少發言,他也想發言,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反而是其他幾名學生代表各有展示,劉辰興心中不甘,見沒人說話,他立刻表示道:“也不全是這樣,比如有的人買彩票中獎,沒付出什么勞動,賺的錢還更多不是嗎?” 劉辰興剛說完,就發現其他人都看著自己。 主持人一副倒吸一口涼氣的樣子,劉辰興茫然。 他說的有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