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前因后果(下)
江靜淞不明白司馬瑯為什么要對自己說這些。但是她似乎聽到公主對自己的夫君有不滿,他們不是相愛嘛?為什么?“公主,你與我夫君不是......” “哈哈哈哈——江jiejie,你不會以為我喜歡王函之吧?他算什么?不過仗著些許才華,又是王氏嫡子,被眾人捧著罷了!沉迷清談,身為太傅,卻無治國之術,這種男人,我司馬瑯從來都看不上!江jiejie,我曾讀過你的《民生論》,知你有大抱負,只苦于自己是女子,無法施展才華。如今機會來了。近兩個月蝗災嚴重,農民收成減少,韃靼也受了影響,對大周虎視眈眈。大周的百姓需要你,江jiejie!”司馬瑯緊緊抓住江靜淞的手,滿眼希冀。 江靜淞無法忽視這張沖擊力十足的臉,再帶上那可憐的神情。咽了一下唾沫,緊張的說:“女子不能參政?!?/br> “江jiejie可聽說大周已有第一個女官?那正是我的大宮女馥馥?!闭f著,一個穿著官服的女子走了出來,對著江靜淞行禮。 司馬瑯繼續說:“她為我的內舍人,為我處理封地事宜?!?/br> 江靜淞朝馥馥頷首?!笆?,聽說了,這樣的事卻不能落在我身上?!?/br> 司馬瑯搖頭?!胺且?。有了第一個女官,就會有第二個,第叁個!白馬寺的女嬰堂江jiejie也聽說了吧?那也是我在背后支持,我也正籌備建立女學。我要這天下女子無需被選擇就能出生,不再是被家里放棄掉的那個人;我要這天下女子皆能讀書,走出四方庭院,進入朝堂為她們的國家效力,騎上馬背抵御外族;我要這天下女子不再被忘記姓名,能堅定選擇自己鐘愛之事?!?/br> 司馬瑯的話振聾發聵,江靜淞從來沒有聽過女子能說出一番這樣的話來,比那些整天在清談的男子還要讓人驚心動魄。 司馬瑯見江靜淞還有些猶豫,便露出可憐模樣,拉著她的手放在自己胸膛?!敖璲iejie,我從不騙女人。我需要你,大周的女子也需要你?!?/br> “好吧,我答應你。我要怎么做?” 司馬瑯笑得燦爛?!敖璲iejie,你真好。此事你得對太傅保密。你知道他,最是迂腐死板,決計不可能讓女子談論政事。江jiejie,我們既然如此談得來,不如我認你做義姊吧?我向來是別人的阿姊,卻向往有個好jiejie。我封你為縣主,封地就在你娘家故鄉,有我罩著你,江家那些人從此不敢欺負你。你是我義姊,以后進宮與我談天游玩都順理成章?!?/br> 江靜淞有很多meimei,但是她們向來看不起自己。眼前這個大周最尊貴的女子,卻像個軟軟的嬌兒,向自己撒嬌,求自己做她義姊。不知為何,自己總是無法拒絕她的請求?!昂??!?/br> “太好了!”司馬瑯眉眼彎彎,一把抱住江靜淞。 江靜淞還是第一次與人這么親密,從來沒有人和自己擁抱過,王函之也沒有。 “江jiejie還有疑慮?”司馬瑯大概猜到。她聽過影衛匯報了江靜淞生平,知道江靜淞是被王函之所救,應該心悅于他。 “公主所求,我知道。但是我與夫君已是利益共同體,若有朝一日,夫君與公主陣營不同......” “你幫他還是幫我?” 江靜淞搖搖頭?!安恢??!?/br> 司馬瑯沒有逼她一定要給自己一個答案?!坝心氵@句話我就夠了。來日方長,我相信江jiejie終有一日能明白我。不過,江jiejie就不好奇,太傅究竟愛不愛你嗎?” 江靜淞苦笑一聲?!拔易匀恢?,他不愛我。我一直知道他心里有人,近日才看懂他心里的人是誰。我與他,也只是表面夫妻,各取所需罷了?!?/br> “我看未必。他雖不一定愛你,卻也把你放在重要位置?!?/br> 江靜淞猛地看向司馬瑯,有些驚訝,有些期盼?!昂纬龃搜??” “不如,我們來演場戲,答案自然見分曉?!?/br> 于是,就有了刺客挾持她們,要王函之選擇救一人的場景。 —— 回憶至此,司馬瑯很是滿意,一場家宴,獲得兩個人的助力。 “公主怎么確定太傅一定會同意選謝景鑠為駙馬?男子不都是嫉妒心強,無法接受自己喜歡的人和別的男人在一起的嗎?”馥馥一邊給司馬瑯揉著太陽xue,一邊問。對于男人,她真的不懂。 “記住,對男人要對癥下藥。王函之空有好出身和一身才華,但是腦子確實不太好。像他這種成天情情愛愛的男人,確實不多見。他一邊無法割舍自己幻想多年的夢中情人,一邊又不想拋棄妻子,被世人唾罵。你要是給了他一個臺階下,他就會順著你的臺階走下去?!?/br> 司馬瑯每每說起王函之,總是不屑。 “那公主又怎么有把握江靜淞會答應請求呢?” “你看過她的策論和詩賦,你覺得她是個什么樣的人?” 馥馥想了想?!皠傞_始看的時候,還以為是個男子所寫。字里行間的雄心和自傲,確實不像女子能寫出來的?!?/br> “而且她對世間女子有關懷和同情,不是王函之那種沒腦子的呆子?!彼抉R瑯又想起另一件事,嘴里嚼著葡萄,囫圇說道:“下道旨意,認江靜淞為吾義姊,封為濟陽縣主,封地濟陽考城。賞賜嘛,你看著添?!?/br> “是?!?/br> —— 江靜淞被封為縣主的旨意一下,大家都沒反應過來,太傅什么時候站在了公主這邊?且太傅是公主老師,太傅夫人卻是公主義姊,這關系都亂套了吧。 而王函之上朝時,提議由尚書令謝景鑠接替大司徒之位,同時也同意接洛陽王回鄴城。朝臣感覺太傅這是保持中立,既支持皇帝,也支持長公主。 而大司徒不對任何接替人選發表意見,只說憑陛下作主。 皇帝卻表現得不悅,不知為何不想謝景鑠接替大司徒之位。 就在兩方勢力角力之際,大司徒提議先把洛陽王接回鄴城,至于接替自己位置的人選,可之后再議。 于是整個鄴城都籠罩在洛陽為回鄴城做攝政王的不安氣氛中。 原攝政王勢力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對。 支持派認為,原攝政王已死,現在勢力四分五裂,難成氣候,不如來一個主導者,就算是傀儡也沒關系。 反對派認為,皇帝這是要收復這批力量,才提出要重立攝政王的想法。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皇帝主導朝中所有勢力。 而其他官員呢,都在觀望。 洛陽王,究竟是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