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索性把稱給抬出來,桌子也搬出來,讓人在外面稱了,陳雙記了上去,讓人給按手印,要是出了問題,就找誰。 這法子一出,許愛黨也連連稱好,表示以后都這么做。 七月份收了一波又要開始種,陳雙也根據這個法子,誰領了苗要按個印。 許家港生產隊領了兩頭?;貋?,全村鼓舞,專門搭建了一個牛棚,劉燕子換了個工作,開始負責割草和喂牛。 張招娣滿身是泥地回來,扯著嗓子就喊:“琴英,勤芬!” 勤英和勤芬跑回來,渾身臟兮兮的,拖著一個也不打干凈的許傳根。 “你們兩個死丫頭跑哪里去了?還帶著你們弟弟亂跑,你們弟弟要是出了事看我怎么收拾你們?!?/br> 勤英勤芬縮了縮脖子,勤英說道:“我們去搬磚頭了.......” 提起磚頭,張招娣就來氣,許家這門前壘著的就是許援朝買來的新磚,他們兩老沒補貼三房誰信啊,一分家就買磚! “搬磚搬磚,跑那么遠干什么,面前......” 許老太站在院子里冷眼看著她,張招娣一個機靈,扯著幾個孩子就進去。 許老太指桑罵槐:“少眼紅別人家的東西,自個兒過不好就別賴別人,不爭氣的東西?!?/br> 張招娣每天下完地晚上還要去造房子,許衛民也是個懶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許老太對那些磚看的緊,吩咐許傳鳴不要讓別人偷去了,每天晚上,大家都去幫許援朝造房子,十歲的許傳光力氣也不小了,搬搬磚頭的。 那房子當真是一點一點壘起來的,中間許援朝也來過兩回,送了些錢和東西。八月份的時候一間屋子已經造好了,已經開始再造另一間了,八月份是最熱的時候,沒什么農活,但這樣的天氣干活也受罪,但鄉里人向來都是一家有事多家幫忙的,許援朝人緣好,樂意幫忙的人也多,陳雙感激不盡,每家都送了點糧食。 人多也就快了很多,在許愿看來,就一層的屋子,在未來交給機器,一會會就能造好,然而這個時代需要好幾個月,而且還是人力的,許愿以為這只存在于遠古時期,原來這個時代也是如此,但是這個時代的人都好熱情、親近,許愿非常喜歡這樣的氛圍。 她漸漸地走得穩當了,可以一個人走了,陳雙也就不經常拘著她了,換成了許傳鳴看著她,她喜歡去后面的小菜地,上回她看到陳雙種了東西,她來這個時代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地球時期的作物,很顯然,這個時代真的好多物種,還全都養在地里,都是純天然的。 九月份中旬開始才是真正農忙的時候,不光是水稻,還有別的作物,倉庫這邊進進出出,一袋一袋的糧食存進倉庫,許愛黨尤為重視,誰稱的重誰抬得糧食都必須記清楚了,然后才能進倉庫,陳雙最忙碌的日子大概就是這段時間了。 許愿這才明白原來這種草一樣的作物長大了以后就是經常吃的那個米,星際上的米,專家們號稱還原古地球的主食,都是很大的,吃上去口感一點也不好,原來真正的米是這樣的。 許愿已經停了奶,開始吃一些輔食了,許家的雞已經開始下蛋了,許老太給她過燉一個水蒸蛋,許愿很喜歡,陳雙也養了兩只雞,打算生了雞蛋給孩子吃。 十月中旬的時候,才全部收完,許家港今年實打實的豐收讓許愛黨走路都帶風,村里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慶,上頭的人下來收糧食,看到這么多,也著實詫異了一番。 許愛黨去城里開會的時候就被表揚了一番,讓許愛黨說一說如何管理生產隊。 還請了專門的人到許家港去采訪去拍照,因為陳雙的記錄方法也被表揚,特地有人過來采訪陳雙,問她為什么會想到這種法子。 那攝像機對著她,陳雙有些腿軟,壯著膽子說:“咱社會主義建設,不能拖國家的后腿,都必須奮發向上......做記錄就必須記錄真實準確一目了然.......” 陳雙覺得這大概就是她人生中最光榮的幾分鐘吧,更更更光榮的是,她居然上報了! “誒呀,這不是援朝他媳婦嘛!上報紙了!”興城日報的第一版面上印著陳雙的大照片,許家港的村民們紛紛詫異地說。 “援朝媳婦上報紙了?在哪里給我看看!” “上面寫了啥??!這照片拍的可真好看??!” “援朝媳婦上次說:社會主義建設,大家都不能拖國家的后腿,都必須奮發向上。這文化人說話多好聽!” 這四村八里的都給傳了個遍,就那一張報紙,摩挲了不知道多少下,都起了毛,許老頭和許老太顏面倍有光,連陳雙的娘家都忍不住過來問了,陳雙瞬間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名人,老許家那個上過報紙的媳婦。 那時候恰是三房要搬新屋子了,一共三件屋子,一間燒飯吃飯的,兩間睡覺的,簡單地打了幾件家具就可以搬進去住了。 許援朝知道的時候,還是同事的提醒。 “誒,許家港,陳雙,援朝,你媳婦是不是叫陳雙?快來看,是不是你媳婦,上報紙啦!” 許援朝正在修理機器,聞言舉著滿是機油的雙手走過來,“什么?” 那同事把報紙給攤開,“你看是不是你媳婦?許家港,陳雙?” 許援朝驚詫地點點頭:“是我媳婦!” 二話不說,就看了起來,待是看完,忍不住自豪了起來,“謝謝你啊,兄弟,這報紙我跟你買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