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擊天下 第288節
書迷正在閱讀:香祖、巴別塔下(NPH+末世+無限流)、心心念念(H)、撬墻角(1v2,男全c)、離開豪門后回村養老火了、嫁給孤獨的他、虎崽又在胡作非為、佳兒佳婦、暗火(父女,高H)、蜜汁系統(高H NP)
醒悟過來的慕興根,心中終于明白,這一戰,他是徹底的失敗了。 雖然心中不甘,卻不得不接受現實。 對于他來說,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率著這一萬五千的兵馬,退回龍城,保存實力。 所以,慕興根不再跟魏軍糾纏,直接率著一萬五千騎兵,直接退往龍城。 冉閔見慕興根不戰而逃,率兵繼續前進,一路收留了數萬的漢人逃卒,壓著燕軍的糧草和牲畜,退回了幽州。 此戰,依舊以冉閔大獲全勝而結束。 燕軍損失了數千的騎兵,數萬的步卒,糧草輜重無數,還有數萬頭牛羊。 冉閔在燕軍之前的無敵神話,再次得以延續。 …… 消息傳到龍城,原本身體欠佳的慕容皝,氣得臥床了十天。 冉閔,已成了鮮卑人的噩夢。 盛怒之下的慕容皝,把慕興根降為校尉,下定決心一定要報仇雪恨,擒殺冉閔。 此時,慕容恪已成為掛帥出征幽州的唯一選擇。 整個慕容燕國,只有慕容恪一人沒有在冉閔手中敗過。 無論是當年的昌黎之戰,還是后來的滅夫余、高句麗、宇文鮮卑的戰斗中,慕容恪都展現了無敵戰神之姿。 這一次,就連慕容儁也沒有什么話可說。 公元347年春,慕容皝拜慕容恪為討魏大都督,率燕軍鐵騎三萬,步卒五萬,繼續進攻幽州,攻打冉魏政權。 ………… 薊城。 得到慕容恪親率大軍前來進攻的消息,整個魏國上下,慌亂成一團。 魏國的大臣們都知道,慕容恪可是威名赫赫的燕國戰神,敗夫余,破高句麗,滅宇文鮮卑,都是其為主力。 尤其是9年前的昌黎之戰,彼時燕國實力尚弱,而羯趙正如日中天,結果年僅十八歲的慕容恪,殺得羯趙大軍大敗,斬殺趙軍三萬余人,只有冉閔的三千兵馬毫發無損。 慕容恪的軍事能力,絕不是慕容翰、慕容儁和慕興根等人可比。 有人建議率兵死守漁陽。 畢竟騎兵攻城不占優勢。只要堅守的話,鮮卑人的騎兵不可能飛上城頭。 而且春天對于游牧民族來說,并非大興兵戈的好時機。通常來說,游牧民族都是春夏之際,給戰馬養膘,積蓄干草,到了秋天草肥馬壯之際才出兵。但是這一次,冉閔顯然把慕容皝打急了,才會在春季出兵。但是只要戰爭時間拉長,鮮卑人說不定就堅持不住,退回燕地。 還有人建議冉閔改稱魏王,向晉朝稱臣,請求晉朝派兵協助。 其實,這兩個主意都算是深思熟慮的良策。 只是,并不適合冉閔。 死守的建議被冉閔一口否決了。 9年前的昌黎之戰,讓慕容恪天下聞名,也讓冉閔初次嶄露頭角。 但是那一戰,終究是冉閔所在的一方敗了。 自那一戰之后,冉閔一直期待著能夠擊敗慕容恪。 這些年來,他屢敗鮮卑,但是與慕容恪交手卻不多。那些戰斗,都是他防守,慕容恪進攻。最終雙方互有勝負,但是誰也沒真正擊敗誰。 因為那時,石虎給他的命令就是死守。慕容恪也只是淺嘗輒止,沒有全力進攻。 這一次,雙方都是傾國之戰,一戰而決定雙方的國運,必然是不死不休。 他早就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更何況,如今他是魏國的皇帝,不再是當年的羯趙鎮北將軍。若是死守的話,魏國撐不起長期戰爭。 而且南面的晉朝虎視眈眈,戰爭拖久了。不等燕魏雙方決出勝負,恐怕晉軍已經長驅直入,占領了幽州,斷了冉閔的后路。 屆時,冉閔就算守住了漁陽,也只是孤城一座,遲早糧盡援絕而敗。 所以,這一戰,他必須主動迎戰,與慕容恪決一死戰! 至于,向晉朝稱臣…… 進諫此言的大臣,已被他誅殺。 心高氣傲的冉閔,心中一直對當年的烽火山之戰耿耿入懷,對司馬珂不服,又怎么會甘心俯首陳臣? 冉閔心意已決,當即點領五千精騎,一萬精銳步卒,外加三萬輔兵和民夫運送糧草,浩浩蕩蕩的殺出長城以北,迎戰慕容恪的大軍。 ……………… 初春。 江南的柳枝已經抽出嫩芽。 長城以北之地,還在大雪紛飛。 茫茫的雪原之上,數萬的燕軍鐵騎,激蕩著一片沖天的雪霧,滾滾而來。 雪霧之中,甲衣如雪,槍戟如林,極其雄壯。 燕軍還是那只燕軍,但是氣勢已經完全不同,一個個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士氣沖天,戰意nongnong。 在那一片如云的旌旗之中,正中的一面纛旗,顯得格外的顯眼。 纛旗之下,一名身材修長的青年,端坐在雪白的戰馬上,面如冠玉,極其俊美,全身散發著一股勃勃的英氣,還有一種難以描述的魅力。 大概是因為太俊美的緣故,在他的胸前,還掛著一個猙獰的面具。一旦進入戰斗狀態,就會戴上這個面目猙獰的面具,震懾敵軍。 此人就是鮮卑人的戰神慕容恪,也是鮮卑人的驕傲。 慕容恪自出道以來,未嘗一敗。 而且為人謙恭仁和,平易近人,體恤下屬,而且每戰都身先士卒,率先沖鋒,贏得鮮卑士兵的尊敬。再加上其居功不傲,心胸寬廣,與其他大臣相處之時,也是極其謙恭有禮,深得燕國上下的尊重。 就連王太子慕容儁,可以在慕容垂尚未成年之時就產生了嫉妒和打壓之心,但是對慕容恪卻是極其尊重。雖然他也擔心慕容恪的名聲太盛,影響他的王儲的地位,但是對慕容恪本人,卻從無刻意陷害和打壓。 在鮮卑人的眼里,慕容恪就像神一般的存在。只要他在軍隊之中,鮮卑人就像打了雞血一般,士氣沖天,打起仗來奮不顧身,悍不畏死。 馬背上的慕容恪,一臉的淡定從容,絲毫沒有大戰來臨之時的緊張,光這份氣度,便令身邊諸將安心不小。 大軍已經進入燕山地界。 燕山,是幽州的屏障。 冉閔屢屢利用燕山的山道,奇襲燕軍,幾乎每次都取得不俗的戰績。 雪原之中,斥候騎馬來來往往,激起一溜的雪塵。 “啟稟大都督,魏軍又偽裝鬼兵,襲我后軍,幸得有巡護之鐵騎相助,折損極微?!?/br> “傳令巡護之騎,不得懈怠?!?/br> “喏!” “啟稟大都督,魏軍騎兵,屢屢從山道之中突襲我軍步卒,已不堪其擾?!?/br> “傳本都督將令,不得混亂,做好戒備!” “喏!” ………… 魏軍依托燕山,sao擾和襲擊燕軍,弄得燕軍顧此失彼,筋疲力盡。 但是慕容恪并不為所動,只是下令全軍最好戒備,前后軍保持安全距離,繼續穩步向漁陽城而去。 兩個絕世名將,終于碰撞在一起,決一死戰。 兩人的勝負,關系到燕魏兩國的國運。 冉閔若敗,則冉魏政權便將土崩瓦解,煙消云散。 慕容恪若敗,則燕國必當元氣大傷,遲早被魏晉所滅。 這一戰,到底會鹿死誰手? 第429章 神雷現世 洛陽。 在成功研制出黑火藥之后,司馬珂的第一批火藥彈終于研制出來了。 火藥彈如同外表如鐵球一般,上面有一節引線,一看那模樣便是需要點火之后再扔出去的那種,和爆竹一般。 其實這火藥彈就是外面用紙漿做成了空心球,曬干,然后在里面儲滿火藥,再在外面包上一層細密的鐵鱗甲,再接上引線。 按照他的設想,一旦爆炸,則那些細鱗甲片就會四處飛散,炸傷敵人。但具體威力如何,司馬珂心中沒底。 司馬珂決定偷偷的出去試試火藥彈的威力。于是,司馬珂帶著毛寶、鄧遐、周琦、王輝、張蠔等一干心腹將領前往洛陽城郊的一處山谷之中。 眾人早就聽說當初煉制火藥的時候,把煉丹爐都炸開了,炸死一人,炸傷數人,心知這火藥彈的威力極大,這一路上顯得十分的激動和新奇。 進入山谷口之后,司馬珂令眾親兵守住谷口,這才率眾進入谷內,一直奔往山谷的腹地才停了下來。 雖然天色尚未完全黑下來,眾將在司馬珂的示意下,全部點燃了火把,齊齊肅立在司馬珂身后。 司馬珂全身白袍如雪,高高的端坐在翻羽神駒之上,朔風獵獵吹拂得他衣袍鼓蕩,身后的大氅更是隨風飄揚,那張俊美至極的臉龐,雖然經過十余年戎馬生涯的風吹雨打,卻依舊面若冠玉,在火光的照耀之下,如仙如神。 伸手接過王輝手中的火把,將火藥彈的引線湊上火焰一點,那引線便嗤嗤嗤的燃燒了起來。 眼看引線燃燒了一半多,司馬珂將手中的火藥彈朝空中一扔,那火藥彈便帶著嗤嗤的火焰在空中劃過一道流光,飛出了七八十米,恰巧落在山谷邊上一棵手臂粗的小樹的樹杈上,竟然被卡住停在半空中。 那引線剛好燃燒到了盡頭,瞬間爆炸出一團巨大的火光。 轟~ 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的一聲巨響,震得整個山谷都在嗡嗡作響,山谷之內數十匹戰馬發出驚恐的嘶鳴,就連翻羽神駒也盯著那道火光方向發出憤怒的咆哮,前蹄不安的刨著地面,只等司馬珂一聲令下便要沖過去。毛寶等悍將的戰馬畢竟都是千里良駒,雖然驚恐倒不至于不聽使喚,而那些侍衛胯下的戰馬卻是兩股戰戰,不少戰馬回頭就要逃跑,驚得馬背上的騎者急忙死死勒住韁繩。 山谷之內,無數的飛鳥,原本已投林休憩,此刻也被驚得紛紛掠起,在夜空之中驚叫著、亂竄著,黑壓壓的一片,叢林之中悉悉索索的一陣作響,那是驚慌的走獸們在亂竄,甚至還傳來猛獸的咆哮。 眾人呆呆的望著那顆小樹,樹枝炸掉了好幾根,爆炸處一片焦黑。四周硝煙滾滾,空氣中彌漫著火硝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