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擊天下 第163節
書迷正在閱讀:香祖、巴別塔下(NPH+末世+無限流)、心心念念(H)、撬墻角(1v2,男全c)、離開豪門后回村養老火了、嫁給孤獨的他、虎崽又在胡作非為、佳兒佳婦、暗火(父女,高H)、蜜汁系統(高H NP)
最后,三人經過討論,同意了司馬珂的意見。畢竟謝安出自陳郡謝氏,算是北方士族,又是小皇帝司馬衍的寵臣,司馬珂的拜弟,讓其出任中書監,有利于平衡各方的利益,確保朝局的穩定。 隨后,依舊是太傅郗鑒,向朝廷薦舉陳郡謝氏之子謝安,為中書監,這一次并沒有什么人反對,而司馬衍也的確對謝安甚為喜愛,故此很快便同意了郗鑒的薦舉。 如此一來,年僅十九歲的謝安,便晉遷為右第三品的中書監,成為東晉政壇之上冉冉升起的政治之星。而陳郡謝氏的聲望,也接近了高光時刻,內有中書監謝安和太常卿謝裒,外有領軍大將謝尚,使得謝家成為了北面士族的頂流家族之一。 除此之外,司馬衍又拜他的至交好友荀羨為右第七品的殿中監,開啟了司馬珂的這個小徒弟的仕途之路。 經過一番安排之后,整個朝中,圍繞在小皇帝司馬衍身邊的近臣,大都與司馬珂交好,為司馬珂的北伐中原也免去了后顧之憂。 司馬珂不想自己在北伐的緊要關頭,被人使絆子拉后腿,甚至出現類似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的事件,導致功虧一簣。 他既然為后來者穿越而來,當然要以史為鑒,盡力杜絕一切風險和隱患。 ……………… 接到了北伐的詔令之后,司馬珂開始全面策劃北伐的部署。 按照他的計劃,征討的主力軍以天策軍、北府三軍、羽林騎、陌刀營、背嵬營為攻擊箭頭,而沈勁所領的控鶴軍、卞誕的解憂軍和荀蕤的荊州軍主要負責防守已攻占之地。這樣便可做到,進可攻,退可守,不至于打了前面,被人斷了后路。 天策軍還是以他兼領主將,督護紀敏協助。然而紀敏雖然忠心耿耿,又是他的大舅子,但是其能力終究是不足統領一軍。而陌刀營和背嵬營同樣缺乏能征善戰的主將。 于是他想到了在南郡太守庾翼。 庾亮在的時候,他和庾家是不共戴天,但是經過江陵水戰之后,他和庾翼的關系有所緩和。況且庾翼這人也是心懷大志,頗有將才,對于江陵水戰的勝利,功不可沒。 司馬珂當即便修書一封,派快馬加急送到江陵,請庾翼一同北伐,為他統領天策軍。天策軍以北面的降卒為主,排外思想極其嚴重,恐怕也只有庾翼這樣的名將才能掌控。 江陵城。 南郡太守庾翼,端坐在府衙之中,手里捧著一把寶劍,那劍刃已出鞘一半,庾翼望著那劍身發呆。 部將曹據輕輕的走了進來,望著庾翼的模樣,低聲問道:“使君聽聞到西陽王受詔北伐之事?” 庾翼輕輕的嘆了口氣,將手中的劍刃收回劍鞘,無奈的說道:“本將平生之志,便是北伐中原,收復故土,不料這一日真正到來之際,卻沒有本將的份……” 庾翼說這話的時候,滿臉的惆悵之色。 曹據也沉默了,過了許久,才悄聲道:“不若修書一封,向西陽王請戰……” 曹據說完這句話,便后悔了。庾家曾幾乎滅了司馬珂滿門,而司馬珂也斬殺了庾家三兄弟,兩家幾乎是不共戴天之仇,怎么可能會并肩作戰。 庾翼也沉默了,思索了許久,終于露出決然的神色,緩聲道:“或可一試,取我紙墨來罷?!?/br> 兩家之仇,雖然經過江陵水戰之后,有所緩和,但雙方都是最親近的人被對方或其家族所殺,未必能做到一笑泯恩仇的地步。 他庾翼為了心中的大志,可以做到,西陽王可以嗎? 不管如何,終究要試一試,就算未能成功,也最多吃個閉門羹,折了臉面而已。 曹據聽得庾翼吩咐,急忙讓侍衛取來筆墨紙硯。 正倒了清水,準備磨墨,卻見一名侍衛急匆匆的奔了進來,稟道:“啟稟使君,門外有信使求見,說是來自京口的大將軍府?!?/br> 庾翼一聽,頓時騰身而起,急聲道:“速速有請!” 不一會,一名信使急匆匆的走了進來,恭謹的遞上一封火漆密信,呈給庾翼,說是大將軍府密信。 庾翼謝過那信使,便急匆匆的拆開了那火漆密信,匆匆看了一遍之后,眼中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又重頭到尾,反反復復的看了三遍之后,這才露出驚喜至極的神色。 他呆了半晌,許久才道:“西陽王殿下,真當世之英雄也,其胸懷天下,無人可比!” 對于不共戴天的世仇,不但邀請其一通北伐,并肩作戰,而且還將一只兩萬人的重兵交給其統領,的確一般人難有如此胸襟。 第258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司馬珂向庾翼跑出橄欖枝,得到了庾翼的積極響應之后,立即向朝廷薦舉庾翼為討虜將軍,官階為右第四品,統領天策軍。 又拜曹據為天策軍長史,而紀敏改為大將軍府參軍。 小皇帝司馬衍接到司馬珂的奏疏之后,大喜過望,立即予以批準。 庾翼終究是他的親舅舅,而司馬珂又是他的皇叔,兩家之前是死仇,令他一直頭疼。想不到司馬珂居然舉動薦舉庾翼參與北伐,而且還獨統領一軍,由此也可證明司馬珂北伐是沒有私心的。 除此之外,司馬珂又征召駐守邾城的毛寶,以輔國將軍之名,統領重甲鐵騎。并將背嵬營自天策軍中獨立出來,改為背嵬軍。 毛寶是東晉少有的悍將,曾在蘇峻之亂時,登上城樓一人射殺數十人,足見其悍勇。而更令人敬畏的是,毛寶在與祖渙的叛軍大戰時,曾腿上中箭,箭穿過大腿釘入馬鞍,毛寶讓人踏著馬鞍把箭拔出來,血流滿靴,包扎傷口后,又繼續率軍作戰,十分的剛烈。 這樣的猛將,又戎馬十余年,作戰經驗豐富,足以勝任重甲鐵騎的統領。 毛寶接到司馬珂的征召之后,也是大喜過望,急忙按照司馬珂的意思,留下樊峻率兵繼續鎮守邾城,連夜便帶著一干親兵啟程,乘船順江而下,奔往京口。 隨后,司馬珂又任命殷浩為廬江太守,而征召王恬為大將軍府長史。 殷浩此人,治理內政還是不錯的,但是善于清談,對于作戰之事,喜歡夸夸其談,其實并無實戰經驗,紙上談兵而已。跟桓溫、謝尚和夏侯長等將領的關系并不是很融洽,所以司馬珂還是決定將其放任地方為官,治理一郡之地。 大將軍府長史,為幕僚之首。征召王恬為大將軍府長史,既遂了王恬隨自己北伐的心愿,也能關照王曦。王曦的府邸之內,只有一個女主,司馬珂終究是不放心,又不方便讓她坐到自己的府邸之內,而王恬的到來,則解決了這個問題。 對于司馬珂的征召,王恬自是樂于接受,第二天便率著親兵快馬加鞭,直奔京口而來,前來赴任。 司馬珂的北伐之師,既有桓溫這樣的皇家駙馬,又有夏侯長這樣的流民帥,還包括了北方士族頂流的瑯琊王氏及潁川庾氏,當然也包括了陸納為首的江東士族之子,再加上毛寶這樣的庾亮的舊部,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力量。 尤其是對庾翼的任用,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庾家和司馬珂可是不共戴天的世仇,司馬珂不但任用了庾翼,還將一只數萬人的兵馬交到其手中,足見心胸之寬廣。 北伐之策已定,司馬珂任人唯賢的名聲也廣為傳播開來,使得整個東晉的士族及文臣武將,都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北伐充滿了興趣。更有人也躍躍欲試,欲派族中子弟參與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爭中來 ……………… 晉陽郡城南門,眼看紅日偏西,入城的人也逐漸少了起來。 此時馬蹄聲嘚嘚,十數騎直奔南門而來,眼見得離城門只不過二三十步遠,這才一勒韁繩,翻身下馬。 不等他靠近城門,便已被城門守衛所注意,只見領頭者十六七歲左右模樣,身著一襲白袍,身材長大,豹腰猿臂,右手執一桿一丈多長的長槍,左手牽一匹八尺高的戰馬,英氣勃勃,威風凜凜。 在他的身后,又跟著十數騎親兵,也都是勇悍之輩。 好一個少年壯士! 那守衛不禁暗暗稱贊,不過稱贊歸稱贊,郡城之內,不得帶長大兵器入城。如果是腰刀之類,用來防身,倒是可以。 “郡城重地,不得帶長大兵器入城!”那年長的守衛,滿臉絡腮胡子,顯得極其威嚴。 那白袍少年抬起頭來,朗聲道:“聽聞王師北伐,特來從軍,欲投西陽王殿下,故此攜帶家傳大槍,還請諸位放過?!?/br> 說完,又從口袋之中,掏出一份符傳,遞給那守衛,那守衛見得有符傳又聽說是前來投奔司馬珂北伐的,便不再為難他,當即放行,并告訴他大將軍府就在東門附近。 那少年別過守衛,率著眾親兵,緩緩牽馬入城,頓時被晉陽郡城的繁華所吸引,一路牽馬而行,暗自贊嘆那一城的繁華風流。 左轉右轉,終于來到東門附近,那少年就近找了家客棧,與眾親兵一并入內休憩,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那少年便早早起床,洗漱一番,吃了早點,問了店家大將軍府的方向,便急匆匆縱馬而去。 大將軍府。 司馬珂正與庾翼、桓溫、謝尚、夏侯長、王恬和周琦等人剛剛討論完北伐籌備之事,一名侍衛輕輕的走了進來,低聲向司馬珂稟報著什么。 平越中郎將、都督廣寧兩州軍事、寧州刺史、宜城伯、假節鄧岳遣人前來致書…… 司馬珂一聽,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鄧岳也算東晉碩果僅存的名將,曾參與平定蘇峻和郭默之亂,兩年前曾攻下夜郎郡,也算是戰功赫赫。但是其鎮廣、寧兩州,并非司馬珂的下屬,又一向沒有來往,怎么會突然致書給他。 司馬珂對那侍衛道:“帶進來罷?!?/br> 不一會,侍衛帶進來一個十六七歲的白袍少年進來,司馬珂一看那少年,不禁眼中一亮。 只見那少年生得極其魁梧高大,至少一米八以上,因此時已是農歷三月底,此少年僅著薄衫,全身的肌rou更是在衣衫之下隱隱顯露,顯得極其彪悍。 那少年見到司馬珂,不禁神情一愣,他知道司馬珂很年輕,但是卻沒想到卻是個比他年紀略大的少年。 那少年收斂心神,迎著司馬珂,彎腰一拜:“小民鄧遐,拜見西陽王殿下!” 施禮完畢,又恭恭敬敬的遞上一封書信,恭聲道:“家父乃平越中郎將、寧州刺史,特遣小民前來致書于殿下?!?/br> 長史王恬,向前接過那書信,遞給了司馬珂。司馬珂拆開書信,細細閱讀了一番,眼中露出奇異之色。 鄧岳的來信,大意是聽聞西陽王殿下北伐,有意跟隨殿下左右,一同出征,奈何廣寧兩州之地,近來不太平靜,不能脫身;今遣犬子鄧遐,愿供殿下驅馳,以效鞍馬之勞;犬子年紀雖幼,但是頗有勇力,還望殿下勿棄云云。 司馬珂又仔細打量著面前的鄧遐,這才想起歷史上傳說中這廝任襄陽太守期間,居然斬過蛟龍?!跋尻柼剜囧谌脬嫠當仳浴?,見《初學記》卷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 民間的蛟,大概就是鱷魚,能斬殺鱷魚者可不是一般的勇悍。 歷史上的鄧遐勇力絕人,氣蓋東晉,時人譬之為樊噲,號稱東晉第一猛將。歷史上的桓溫在在潼關敗給前秦太子苻萇,被苻萇乘勝追擊。鄧遐獨自殿后,射傷苻萇。前秦軍因此不追,晉軍才能緩緩而退。 司馬珂望著鄧遐,笑問道:“令尊薦舉你來投孤之麾下,你可知此事?” 鄧遐急聲道:“此乃小民主動請纓,因擔心殿下不收,故請家君致書于殿下。小民自幼習武,頗有勇力,能開三石弓,在廣、寧之軍馬中,并無敵手。聽聞殿下欲北伐,故此來投,原追隨殿下左右,效鞍馬之勞,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大堂兩旁的諸將,一聽鄧遐居然能開三石弓,頓時一陣嘩然,紛紛露出不信的神色。就是司馬珂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因為他自己雖然能開五石弓,但是其他人只聽說冉閔用的三石弓。但冉閔幾乎是此時除他之外的第一勇將,難道這鄧遐的勇力居然能跟冉閔不相上下? 司馬珂笑笑,對鄧遐道:“你既能開三石弓,且先把門口的石獅抱進來罷?!?/br> 門口的石獅,按照時下的重量為七百斤,實際約合三百市斤,當年司馬珂初見郗鑒時,曾單手舉起此石獅。 鄧遐當即應諾,大步而出,隨后便走了進來,只見他雙手抱著那三百市斤的石獅,緩緩的穩步走了進來,走到大堂中央,輕喝一聲,居然雙手將其高高舉起,然后又輕輕的放了下來。 兩旁的諸將,頓時轟然叫好。 司馬珂眼中更是神色大亮,在他看來,未來的陌刀營主將已經入了他的彀中。陌刀營作為一只悍勇的奇兵,更需要極具勇力之輩所率領,就像大唐的李嗣業一般,很顯然鄧遐正適合此職。 司馬珂當即任命鄧遐為陌刀營司馬,協助夏侯長統領陌刀營,待得日后建功,再逐步晉升其職位,直至陌刀營獨立成軍,尤其單獨統領。 ……………… 除了鄧遐來投沒多久以后,太原王氏的也派一名宗族子弟,帶著二十余名家生子前來投司馬珂。 太原王氏這名宗族子弟叫王輝,乃太原王氏庶支少主,騎一匹八尺大馬,手執馬槊,極具勇力。 雖然只是太原王氏的庶支,但是太原王氏作為一流士族之一,宗族之內行事都要稟報家主,沒有家主王述的同意,王輝是不可能擅自來投的。所以這王輝也是手持臨海太守、藍田侯王述的親筆推薦信,前來投奔司馬珂的。王述信中對司馬珂極其尊崇,語氣也十分謙恭。 司馬珂見那王輝頗有勇力,又來自士族之家,讀了不少書,看起來極其靈光,便讓其在自己身邊,做了個親兵隊主。 鄧遐出自陳郡鄧氏,而王輝又來自太原王氏,都是北方士族,雖然算不得頂流的北方僑姓高門,但是兩人的加入,意味著北方士族不再是鐵板一塊,也逐漸出現了分化,不少人還是對司馬珂報有好感,甚至頗為尊敬。 這樣一來,司馬珂北伐之事,比起歷史上的祖逖北伐和桓溫北伐,更占據人和之利。 第259章 洞房花燭夜 咸康五年,端午佳節,亦是黃道吉日。 雖然距離過年還早,但西陽王府之內卻一片張燈結彩的忙碌景象,其熱鬧程度絲毫不亞于過大年。 今天對于西陽王府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對于整個京口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大晉宗室、大將軍、西陽王司馬珂,也是京口萬民敬仰的神,要在今日迎取秣陵紀氏的女郎為妻! 作為都督六州軍事的藩鎮大員的婚禮,其熱鬧、奢華程度自然非同一般。不但三公皆前來道賀,而為司馬珂主持婚禮的,正是奉小皇帝之命而來的太常謝裒,可謂極盡榮耀,婚禮的規格僅次于小皇帝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