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擊天下 第129節
書迷正在閱讀:香祖、巴別塔下(NPH+末世+無限流)、心心念念(H)、撬墻角(1v2,男全c)、離開豪門后回村養老火了、嫁給孤獨的他、虎崽又在胡作非為、佳兒佳婦、暗火(父女,高H)、蜜汁系統(高H NP)
站在羽林騎外圍的北府兵和天策軍,見得這些無惡不作的羯人得此惡報,無不歡欣鼓舞,拍手大笑。 而那些遠遠觀望的漢人夫役,更是一臉的震驚,他們從來只看到羯人屠戮和蹂躪漢人,第一次見到漢人居然也會以這么激烈的方式屠殺羯人,心中是無比的震撼。 ………… 烽火山糧寨一戰,收漢人夫役一千五百人,斬殺羯人一千五百人,統領一人,繳獲敵軍糧米十二萬斛,草料兩萬車。 司馬珂取了糧米三萬斛,材料五百車,裝載上船。恰恰此時桓溫和謝尚的船隊,也全部到了巴水與長江的交匯處,司馬珂又通知桓溫和謝尚兩人,各自派糧船前來,各自裝了三萬斛糧米,其余部分全部通知毛寶派人來取了運往邾城。 三軍在長江與巴水的交匯口附近會師,船隊連綿十數里,一眼看不到盡頭,那一面面風帆,如同白云一般,遮蔽了江面。 當北府神策軍和驍烈軍得知虎衛軍剛剛取得了一場大捷,江面上頓時歡呼聲雷動,鑼鼓聲喧天,將士們紛紛登上甲板歡慶,好不熱鬧。 司馬珂得到毛寶的情報,得知石閔和張貉等人,已然率兵奔往安陸,如此一來,安陸城便變得極其危險。司馬珂和眾將討論之后,決定三軍匯集在一處,自大江逆流而上,進入涢水,一起殺往安陸城,以解紀睦之圍。因為紀睦雖有大軍三萬,終究是以新兵為主,一旦敵軍攻勢過于猛烈,就未必能頂住。 石閔和張貉等人早啟程了兩天,但是司馬珂的船隊只要加速前行,必然能趕到他們的前面趕到安陸城。因為邾城至安陸一帶的道路并不好走,其雖有騎兵但是終究是要與步卒同行,陸路行軍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而且敵軍每天要扎營和起營,也要浪費很多時間,不比司馬珂等人吃喝拉撒全在船上。所以,司馬珂的船隊會比張貉和石閔的軍馬快得多,這就是江南的船舶之利所在。 大江之上,千帆競發,十余里的船隊,浩浩蕩蕩逆流而上,轉入涢水,奔往安陸城。 ………… 安陸城,西面臨涢水,其余三面都空曠地帶。 安陸城東西南北四個城門,軸線相通,四面是磚砌的城墻,有著極其寬敞的護城河環繞與涢水相通,四城門口都以護城河上磚石結構的拱橋連接對岸。 羯人原本以為庾亮舉荊州之兵與司馬珂決戰,荊州之地必然空虛,故鼓噪而來,想趁虛而入。卻沒想到司馬珂以突襲斬首的方式解決了庾亮,在他們大軍出發的時候,司馬珂已經在安陸城駐扎了三萬大軍。 三萬大軍,原本主要屯營在城外,以屯山地種土豆和紅薯為主,也算是自給自足,奈何土豆尚未收獲,羯人便已鼓噪而來。紀睦自知這些庾亮新募之兵不是石趙大軍的對手,只得撤軍入城。 羯趙攻襲安陸的主將是司空、左將軍李農,以安南將軍李菟為副將,兩人合計率步卒兩萬、騎兵一千,殺往安陸。李農在歷史上,后來因為石趙大亂,逃往河北,被乞活軍奉為主帥,并以乞活軍助冉閔滅了石趙。此時的李農深得石虎的信任,尚為石趙的主力大將。 羯趙大軍既已兵臨城下,李農等人不想空手而歸,又欺紀睦麾下都是新募之兵,便在安陸城下駐扎下來,決意破城。 兩萬趙軍,花了十天的時間,硬生生的搬土填平了東面的護城河,并以精銳之兵,輔助云梯等攻城器械,狂攻安陸城,想欺荊州新兵守城經驗和士氣不足。 奈何紀睦卻是守城老將。這些新募之兵在紀睦的激勵之下,深知一旦城破,便是被屠城的結果,個個悍不畏死。新兵雖然廝殺經驗不足,但是拿著長槍往云梯口捅,搬石頭往城下砸,舉弓箭往下射,舀著guntang的金汁往下潑,這些還是會的。再加上兵力充足,紀睦指揮有度,趙軍一連攻了兩天,扔下上千具尸體,傷者無數,只得暫停攻城。 隨后,李農和李菟便改變了戰術,圍而不攻。因為他們知道,城內三萬將士,外加數萬的百姓,糧食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按照他們的估算,安陸城的糧食撐不了兩個月。 事實上,李農所料不錯,安陸城兵馬眾多,的確堅持不了多久。紀睦的軍糧,原本可以撐到土豆和紅薯收獲之后綽綽有余,誰知不等土豆和紅薯成熟,石趙大軍便已殺到。城中的糧食撐不到一個半月。 此時已經過了一個月,城中的糧食最多再撐半個月就斷糧了。四周的山地里的土豆和紅薯雖然已經成熟,雖然胡虜既未去關注,也不認識這兩種作物,但是他們也沒辦法出城去收獲。 如今之計,唯有等候司馬珂的援兵到來。否則一旦真的斷了糧,恐怕安陸城便岌岌可危了。 ……………… 第205章 突襲安陸 涢水。 夕陽西下,晚霞滿天。 十余里的船隊,如同一條巨龍一般,在河面上蜿蜒而行,水浪滾滾,風帆獵獵。 司馬珂立在那艘最大的旗艦之上,極目眺望,遠遠的看到了安陸城那巍峨的城墻輪廓,初步估計在二十余里之外,當即回頭喝道:“傳令,靠岸停船,拋錨,就地休憩!” 嗚嗚嗚~ 號角聲連綿不絕而起,一直蔓延下去,直到十里之外的船只,然后緩緩的停在了河面之上。 船隊靠岸拋錨停船之后,司馬珂一邊派出斥候前往偵查,一邊傳令周琦、紀敏、桓溫、謝尚和夏侯長前來旗艦議事。 船艙之內,司馬珂端坐正中,對四人道:“用完晚膳之后,傳令將士早點休憩,待得三更再出發,在安陸城西面一帶登岸,四更務必登岸列陣,五更出戰?!?/br> 安陸城下的趙軍合計步卒兩萬,騎兵一千,但是除去四千輔兵,不過一萬七千余人戰兵,而他的戰兵卻達三萬七千余人,是趙軍的兩倍有余,這是司馬珂第一次打這么富裕的戰斗,自然不能放棄這個大量殲滅趙軍有生力量的機會。 他指著擺放在案幾上的地圖,示意諸將靠前,然后開始調兵遣將,布置此戰的整體作戰規劃。 “虎衛軍自安陸西門登岸,行至東門列陣,紀督護遣天策軍兩百重甲刀盾兵、兩百弩兵、兩百長弓手、兩百長矛兵,護住虎衛軍兩翼,以防敵騎突襲。其余天策軍,隨我在虎衛軍后方策應!” “神策軍自安陸城西北面三里處登岸,在北門一里之外列陣待命,派斥候隨時偵探前方軍情,待得虎衛軍與敵軍鏖戰半炷香時間后,即從其北面向敵軍發起進攻?!?/br> “驍烈軍自安陸城西南面三里處登岸,在南門一里之外列陣待命,派斥候隨時偵探前方軍情,待得虎衛軍與敵軍鏖戰一炷香時間后,即從其南面向敵軍發起進攻?!?/br> “羽林騎自安陸城西南面五里處登岸,一人雙馬,各帶引火之物,待得大戰開始一炷香時間之后,即可砍開敵軍后營拒馬和柵欄,入內放火,燒其后營,則敵軍必亂!” 司馬珂安排已閉,眾將齊齊應諾,各自回船,去做好應戰準備。 ………… 天空的明月如盤,繁星滿天,四野依舊一片明亮。 安陸城西面的涢水河上,連綿十里長,一片火光通明,照亮了半邊天空。大群的烏鴉,被江面上的亮光所驚擾,以為天亮了,紛紛飛向天空,發出難聽的叫聲。 因趙軍的大營遠在東門三里之外,距河面達六七里地,又有安陸城和河邊的蘆葦及柳樹等阻擋,并不能看清這邊河面上的動靜。 船隊靜靜的靠在岸邊,一架架船梯搭上了河岸,無數的披甲將士,舉著兵器,如同螞蟻一般從船艙之中涌了出來,紛紛沿著船梯登上了岸。 很快,虎衛軍一萬戰兵和天策軍七千余人,花了將近小半個時辰,終于全部登岸完畢,站在岸邊黑壓壓的一片,連綿一里多長。 司馬珂也在將士的簇擁之下,牽馬下了船,立在眾軍之前。他抬眼看了一下面前的將士,見眾人雖然早早醒來,卻絲毫沒有半點倦意,反而一個個精神抖擻,眼中露出求戰心切的目光。 果然,對于北府兵和天策軍來說,殺胡不用打雞血,他們自己都會給自己打雞血。 司馬珂戰戟一舉,大纛舞動,號旗層層傳遞下去,一萬多將士,如同滾滾的浪潮一般,自涢水河邊,呼啦啦的奔向安陸城西南側,再沿著南門方向,向東門涌動而去。 安陸城南門。 夜色深深,月光如水,一層銀輝撒在城樓上。因為南門的護城河并未被趙軍填平,所以南門的防守壓力較小。城樓上的守軍,東倒西歪的靠在城墻上,有的在小聲的聊著天,有的在閉目養神,也有人在呼呼入睡。 “老子去撒泡尿,誰陪老子同去?”一名守軍士兵問道。 “去你娘,這黑燈瞎火的,直接就地解決,往下面撒?!绷硗庖幻剀娦αR道。 那名守軍哈哈一笑,將手中的長槍朝垛堞上一放,緩緩的爬上了垛堞,解開褲襠就來事,邊抖動屁股邊笑道:“站這么高的地方撒尿,撒得就是格外爽利……咦,什么聲音?” 一陣隆隆的聲音傳入他的耳朵中,他疑惑的抬起頭來,臉上的笑容瞬間凝注了,連那黃色的尿柱也戛然而止,像見了鬼一般的望著不遠處緩緩飄來的一大片黑影,嘴巴張成一個大大的o型,半天才反應過來,嘶聲喊道:“敵襲,敵襲……” 城頭上的守軍們大驚,頓時一陣慌亂,那些弓箭手紛紛搭箭在弦,架在箭跺之上,其余將士也手執兵器,攀住墻垛,往城下看去。果然見得黑壓壓的一大片兵馬,自西南方向而來,如同奔涌的洪水一般,從南門城下流過,滾滾往東門方向而去。 “是往東門去的!”有人喊道。 “不對,怎么是我們的甲衣……我的天,那是個‘晉’字,為何是我們的兵馬?”有人高呼道。 城樓下,腳步聲如雷,帶著一片巨大的煙塵,繼續源源不斷的向東門而去。城樓上的守軍將士見得沒有攻城,便議論紛紛起來。畢竟南門還有寬廣的護城河,他們并不怕敵軍攻城。 負責值守南門的將領怒聲喝道:“肅靜,休得聒噪!” 城樓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那將領喝道:“此軍馬自涢水河上而來,多半是我大晉王師援兵,欲趁夜襲擊敵營。休得聲張,速速遣人傳報東門?!?/br> 眾人一聽,甚覺有理,不再議論,只是好奇的攀著墻垛,小聲而興奮的議論著。 東門的守軍,相對要比南門的將士謹慎得多,畢竟東門的護城河已被填平,敵軍若是發動突襲,必然自東門而來。 如此大的動靜,早就引起了趙軍斥候的注意,立即飛馬傳報而去。 東門城門下,原本一片寂靜,一陣急劇的馬蹄聲,打破了夜空的沉寂,驚得守軍將士紛紛往城樓下望去。 只見數騎舉著晉軍的幡旗,疾奔而來,一直奔到城下十數步,這才一邊縱馬來回奔跑,一邊高聲喊道:“大晉天策軍、北府神策軍奉大都督之命,前來安陸東門列陣迎敵,爾等守城將士,休得驚慌,只管守好城門,莫要喧囂!” 一連喊了十數遍,守城的將士總算聽清楚了,但是依舊不敢怠慢,弓箭手紛紛將弓箭架上箭跺,其余將士也做好迎戰準備,又有人立即下了城樓,飛馬傳報主將紀睦。 不一會,一萬多虎衛大軍便迅速涌向安陸城東門,在東門一里地外迅速集結,從城樓上望去,整個東面望向,除了黑影還是黑影,無邊無際一般。 此時,紀睦已經聞訊而來,站在城樓正中,緊張的朝城樓下望去,借著明亮的月光和燦爛的星光,見得遠處黑壓壓的一片兵馬,擠滿了整個東門方向,但是卻都是背對著東門,不禁微微的松了一口氣。若是敵軍攻城,應該迎面列陣才是。 大軍以虎衛軍為主力大軍,依舊是司馬珂慣用的陣列,最前面是重甲刀盾兵,然后是長矛兵,再往后是短弓兵、長弓兵、弩兵,軍司馬朱燾在前軍臨戰指揮,夏侯長在中軍策應。 紀敏遣重甲刀盾兵、長矛兵、長弓兵和弩兵各四百,合計一千六百人,護住虎衛軍左右翼,以防敵軍輕騎自左邊突襲。 紀敏統領其余約五千多天策軍兵馬列陣在虎衛軍之后,護衛在司馬珂身旁,既可防敵軍突襲虎衛軍后方,也隨時策應增援薄弱之處。 不到半個時辰,一萬七千多軍馬已然全部列好陣型,陣列如山。 此時已是五更時分,一面面旌旗在晨風之中漂浮著,無數的刀槍直刺蒼穹,如同茂密的深林一般。 司馬珂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長戟一舉:“出擊!” 大纛舞動,號角聲連綿而起,戰鼓聲沖天,一萬七千大軍,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兩里之外的趙軍陣營,撲殺而去,一往無前。 對面的趙軍大營,得到斥候的急報之后,也是號角聲大起,鑼鼓喧天,大營里一片大亂,無數的將士慌亂的從營帳里竄出,奔出大營。 而主將李農和副將李菟,也早已在親兵的簇擁之下,來到了大營之前,等待整頓隊列。雖然事出緊急,但是李農也算是石趙的得力大將,治軍有方,眾趙軍雖慌亂,但是出營的速度并不慢,很快便在大營之前匯集。 趙軍的戰兵,同樣是一萬七千人,包含一千騎兵。整頓隊列的速度并不慢,但還是比起有備而來的晉軍要慢得多。 背后隱隱傳來戰鼓聲和號角聲,李農知道敵軍已然啟動,不敢怠慢,一邊喝令眾將迅速整頓隊列,一面派傳令騎兵統領,率一千輕騎,前去襲擾晉軍。 李農的目的,一方面是利用騎兵馳射的優勢,擾亂晉軍的陣型,打壓晉軍的士氣,一方面也是為己方的軍馬列隊爭取時間。 隨著一陣急劇的馬蹄聲響起,一千羯人鐵騎,率先出列,帶著一片巨大的煙塵,向對面的晉軍沖殺而去。 第206章 激烈廝殺 踏踏踏~ 虎衛軍經過兩個月的訓練,也深得司馬珂行軍的精髓,邁著整齊的步伐,以整齊劃一的隊列,堅定的向敵軍的大營方向邁進。 虎衛軍邊上的天策軍則分為四列,外面一列為重甲刀盾兵,第二列位長矛兵,第三列為弓箭手第四列為弩兵,左右兩邊都一樣。 而后面的天策軍主力,兩翼也是同樣的布置。 轟隆隆~ 一千名羯人騎兵轟然而來,數千只馬蹄叩擊著地面,塵土飛揚,如同滾滾雷聲一般,很快便奔近了三百步之內。 領頭的羯人將領,一見晉軍這般陣勢,自然不敢正面沖擊,手中長刀一舉,立即兵分兩路,向晉軍的兩翼沖殺而去。 騎射,正是羯人起家的拿手好戲。羯騎通常利用戰馬的速度攻敵兩翼,一邊疾馳,一邊拋射;敵軍的弓弩手正常行軍時的方向都是面向前面,等到兩翼受到攻擊時,再轉過身來尋找目標、放箭,羯騎便已沖到了敵軍的后面;然后對著敵軍的后軍又是一陣拋射,等到敵軍的弓箭手再次轉頭放箭時,羯騎又沖到了兩翼,或者已跑遠。如此反復,不但能射殺一片,還擾亂了敵軍的陣列,降低了敵軍的士氣。 神策軍的兩翼,煙塵滾滾,各有數百羯騎縱馬奔來,想要沿著兩旁的百步之內的范圍平行距離,邊跑邊拋射。 然而,他們剛剛從兩翼方向冒頭,便聽得空中一片破空聲大起。 羯騎紛紛大驚,抬頭望去,只見的一陣密集的弩箭,朝他們射來,不禁紛紛低頭避讓。然而這并沒有什么用,那恐怖的弩箭,如同大雨一般落下,頓時射倒一大片,慘叫聲和駿馬的悲鳴聲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