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養妻錄(重生) 第100節
書迷正在閱讀:私甜、悄悄揣個崽、錯世、全星際都指望我生娃[穿書]、反派成了我的儲備糧[穿書]、翻涌、時空管理局發老攻啦、思夏(重生 1v1)、rou文女主成了陪酒女(NP)、中春藥后,她被NP了(原名:被迫yin蕩 骨科 NPH)
“師父,金鑾殿那...”小內侍苦著臉,弓身湊到人身邊,猶豫著說了幾句話。 待到最后,小東子才有些吞吞吐吐地道:“師父...今天的日晷,好像走得有些慢呢?!?/br> 平常這個天色,都該到上朝的時候了。 那廂的曹公公又哪里聽不出他話里的暗示,只緩緩斜了自家徒弟一眼。 是他不知道耽擱時辰了嗎?但凡有半點可能,他用得著在這抬頭望天么? 不過即便人再怎么想要避開,該循的規矩也總是要努力掙扎一下的。 小半刻后,不知數了多少朵云的曹陌終是慎之又慎地踏入了后殿暖閣。 他腳步放得極輕,走一步緩一息,好像恨不得丁點聲響也不發出似的,就連呼吸也是一同屏住的。 大太監就這么做賊般地溜進了暖閣之中,直至看到那抹再熟悉不過的明黃色。 曹公公屏息的幅度愈發大了。 沉香木制成的榻上,栩栩如生的龍紋鏤刻其上,群龍盤踞在側,仿佛在守護著什么似的。 明黃薄褥下,小姑娘乖乖被藏在里頭,睡容恬靜。唯有手臂露了出來,正枕在人膝上。 而距她不過半寸之地,著冕服的帝王坐在榻沿,從旁邊隨意擺著的琉璃小瓶中挑出些藥膏來,然后一點點涂在了那被他小心攤開的掌心里。 剔透的藥膏似流動的玉石般晶瑩,可天子的目光卻是從未停在它上頭半分。 而是直透過它,望向底下那尚未痊愈的傷痕。 這藥效用極好,被細細清理過的傷口上結了痂,已然瞧不出什么血跡,嵌進rou里的碎瓷也早已被挑了出來。 好似除了那道狹長輕淺的痂痕外,便什么也未曾變過。 雍淵帝垂眼望著,眸中再不是窺不得一絲情緒的喜怒不形。 原薄情之人動了心,也是會體會到心疼的滋味的。 甚至更甚。 帝王指腹上沾著的藥漸漸暈開,力度輕柔得宛若鴻羽。 大抵是有些涼,正睡著的人兒不自覺地蜷了蜷指尖,逮住了那只在自己掌心里作亂的手,然后慢吞吞地翻了個身。 險些蹭進了他懷中。 雍淵帝上藥的動作就此一滯。 站了有一會的曹公公低斂著眉,暗暗估摸著時辰。 待到實在是有些遲了,曹陌這才試探著抬起眸,微覷了眼自己身前的龍榻—— 他剛抬起的頭又迅速低了下去。 別說那話到嘴邊的“圣上”二字了,這位太監總管此刻覺得自己的呼氣聲都是如此的振聾發聵。 他盯著手里的拂塵,再一次變成了個又盲又瞎之人。 都耽擱這么久了,晚一時早一時好像也沒多大分別... 也不差這一會了。 曹公公捂著自己怦怦直跳的心臟,十分有理有據地自我開導道。 好在那位也并未叫他等太久。 榻沿處,看著藥膏徹底滲入人兒肌白如雪的掌心內,原是虛虛叫她揪住的帝王這才輕動了下,反手握住了人柔嫩的右手。 雍淵帝俯下身,把幾乎臥到他膝上的小兔稍稍往里抱了兩寸。冠冕上的旒珠垂著,可自始至終未曾有過半分的挪移。 而那本孤零零被人掙開的褥子,重新攏住了正睡著的小姑娘。 無聲無息。 榻上的人兒呼吸淺淺重重,又漸漸重歸平穩。 等再直身退開之時,帝王的指尖輕輕掠過人的額處,撥去了那一縷不大聽話的發絲。 秋日清風和煦,日光透過窗欞,偏愛地灑落下來。 地上相疊的暗影由深至淺,直至徹底分離。 金鑾殿外,已是搖搖欲墜的眾臣終是迎來了這場遲了數個時辰的大朝會。 他們跪立于階下,而那高座之上,是他們的君王。 生殺予奪的君王。 官員們跪了太久,以至于在行完一拜三叩的跪拜大禮后,武將尚且還能穩上一穩,那些個文臣卻是幾乎都站不住了。 若不是有左右之人互相攙扶,怕是能直接跪回地上去。 姜尚書自然也在其列。 但相較于早早跪于殿外請罪的宰輔等人,算準時辰如常候在宮門外的姜大人還是不大一樣的。 即便后頭因為看著同僚都跪了一地,未免太過拔群,他也便隨著一同跪了,那也已是好上了太多。 故而眼下姜淮之所以會顯得虛弱,主要的緣由還在... 當其他大臣在殫精竭慮想著如何保住全府的性命時,尚書大人他—— 在面對兩個兒子的詰問。 立后的消息,是怎么瞞也瞞不住的。 雖然姜大人也很奇怪如此緊迫的時間里,他們到底是從哪聽來的風聲。 但總之這一夜,姜家府上的火燭亦如京中其余人家一般,是徹夜未熄。 幸而此下大家眼底的青紫一個比一個深,倒也顯不出他什么來。 姜淮掩在人群里,一邊掐著自己虎口,一邊不著痕跡地瞪了兩個逆子一眼。 唯有這樣,他才不至于徹底睡過去。 正當這時,一道近乎沙啞的聲音響在了他耳邊: “禮部已籌大典多時,后位不穩則人心不安...” 趙惑跪在那,高舉著手中奏章,一字一句道:“為我大雍長治久安計,臣請奏,求圣上下旨,冊姜氏以后位?!?/br> 方才還耷拉著眼皮的姜尚書驟然瞪圓了眼。 不是?你剛剛不還在聲淚俱下地說自己有罪么? 怎么突然就開始扒拉起他女兒了! 被冷刀砍了個正著的姜大人眼下是真真不困了。甚至清醒得過了頭。 就像你看戲看的好好的,正瞧到高潮處呢,好嘛,突然發現自己也是戲里的那個。 姜淮看著那廂正跪呈奏章于上的臣子,不知怎的,心中突然又涌起一種四面楚歌之感。 何其熟悉啊。 第92章 封后 姜尚書怔愣著, 卻是打了個寒顫。 而此時站于后側的姜卓卿抿直唇,往左一行,直接出列弓身道: “回圣上, 子不語怪力亂神。立后事關江山社稷,乃國之根本, 又豈是能因觀星監“吉星”一語、空口白牙就定下的?” 姜卓卿心知, 憑京中如今的局勢, 想要再以歲歲才疏學淺為緣由推掉這份皇恩已是不可能之事。 剩下唯一的破局之法, 便只剩下觀星監。 解鈴還須系鈴人,只有咬死觀星監卦象為虛,方才有一絲機會。 “姜少卿,你...”聞他出言駁斥,跪于階下的宰輔呼吸一緊, 本就慘白的面色更難看了些。 少卿, 換做幾日前他原不該這么稱呼對方的。 但豫州之勞,救駕之功, 現下對方已是圣旨明任的大理寺少卿了。 距姜氏子獲封狀元入朝才過去幾載?如今竟已是正四品之位了。位極人臣并非是什么妄言。 更何況還是未來帝后長兄。 已認清形勢的趙惑也不敢明著跟他嗆起聲。 宰輔只能放低姿態小聲勸和道:“立后本是大喜,這等福分, 少卿又何必推拒呢?” 可他話音剛落呢,那邊就又有人站了出來。 “大喜?趙相如此熱衷此事, 何不干脆自己嫁過去?!弊宰蛞蛊鸨阋恢背聊慕友凵褚粎?,冷冷言道:“這福分若趙氏想要, 盡管拿去?!?/br> 趙惑被他說得險些氣暈而亡。 是他不想要這福分嗎? 淑妃身死, 兩妃禁足。若叫旁人見了, 或許還會以為他們趙家才是最后的贏家???.. 趙惑知道, 就憑太后那道讓祿兒共同監國的懿旨, 在雍淵帝龍體無恙的那一霎, 他們趙家便已是那砧板上的魚rou了。 而不止趙大人一個,幾乎所有出列奏請立后的官員都被人挨個懟了回去。 姜卓卿二人一左一右立著,就如昨夜沖入太和那般——不過那時為救人,如今為殺人。 言辭犀利如刃,頗有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架勢。 偌大的殿宇就這么一點點靜了下來,落針可聞。 姜淮在后面都看懵了。 眼下之景當真像極了那日眾臣初請立后之時,他被群臣圍堵的場景。 只是攻守易勢。 姜尚書現在很難用言語形容出自己的心情,就恍惚一直哽在心頭的那口氣,終是散了那么一點點。 那高座上的人淡淡旁觀著階下所發生的一切,始終未曾表過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