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156節
    在阿美莉卡的各種安撫下,華國也選擇見好就收。    他們倒是想切切實實的打一場,把灣島統一了,可兩邊的軍事實力差距不大。    這個時候非要登陸灣島的話,不僅會招來阿美莉卡的阻撓,國內也并沒有太大的把握能拿下灣島。    求穩為主的華國高層,還是決定先發展經濟,再發展軍事。    等把國力和軍力都提升上來,到時候再去解決灣島。    危機雖然結束,但對部隊叛徒的清理,國內卻沒有就此停止。    深知蘇國亡國是從內部開始的,政府高層們不但加強了對部隊的掌控和思想教育,也加大了對黨政機關的腐敗打擊力度。    只有解決了內部問題,才能更好的對外。    到了九七年初,在阿美莉卡的主動撮合下,華國在經歷了十一年的漫長等待后,終于加入了世貿組織,開始享受與其他世貿成員同等待遇的權利。    這個時間,比原歷史上整整提前了四年。    那個世界的華國經歷了阿美莉卡一系列的打壓和挑釁,盡數忍氣吞聲的吞了下去。    阿美莉卡大概是覺得華國真的溫和無害,肯定能當一個好的苦力,這才網開一面允許華國加入世貿組織。    而這個世界,華國突然強勢起來,還差點跟阿美莉卡撕破臉,沒想到竟是更早的被允許加入。    讓知道兩個世界截然不同結果的林知言,心情格外復雜。    看來一味的軟弱,果然沒人會把你放在眼里。    該強硬的時候,還是要強硬一些。    因為懂得經濟事務,林知言被外交部抽調去了世貿組織擔任代表。    接下來的兩年里,林知言和多個成員國打過交道,就彼此間的經濟往來進行了友好交流,總算穩住了華國在世貿組織的陣腳。    隨著加入世貿組織,跟各國的經濟往來越發密切,華國的經濟發展像是插上了翅膀一樣,每年都保持著極高的增長率。    而在華國的經濟穩定增長,步步向前的時候,東南亞國家卻慘遭華爾街的金融收割,已經是哀鴻遍野。    東南亞各國幾十年的發展成果,被以索斯為首的禿鷲們洗劫一空,經濟和金融秩序全面崩潰。    剛回歸不久的港城,也遭到了這些禿鷲的覬覦。    好在國內對此早有準備,且經濟實力比歷史上還要強出不少。    隨著國家隊的進駐,索斯等人不僅沒能在港城占到便宜,反而將先前在東南亞吞到的rou吐出來不少。    港城金融保衛戰的勝利,讓國內對未來愈發有信心。    華國人高興了,阿美莉卡卻又開始不爽。    本來以為能借機攻克港城,打崩港股,動搖剛被華國接手的港人的信心,給華國找些麻煩。    哪知道卻讓華國就此露了一手。    剛冷靜下來不久的阿美莉卡,又有些坐不住,想要再找機會挑釁一下華國。    眼見時間距離九九年越來越近,林知言結束了兩年駐世貿組織臨時代表的工作歸國。    在上級想要給他安排新的外派地點時,林知言主動提出要前往素有火藥桶之稱的南聯盟。    自從八十年代起,這片地區就一直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    等到九二年南斯拉夫宣告解體,分列成數個國家和地區,這里的動蕩也愈發劇烈。    本來這里就是一個火藥桶,后來阿美莉卡又往這里插了一腳,事情就變得更加復雜。    作為世界的老大,阿美莉卡自然不能容許南聯盟不在他們的控制下。    便借著科索沃獨立問題大舉介入,甚至要派出多國部隊進駐,這導致了南聯盟跟以阿美莉卡為首的北約之間矛盾的全面激化。    在去年二月,南聯盟就跟科索沃的分裂勢力爆發了內戰,各股勢力互相打成了一團。    歐美見調停無效后,便于今年年初發動了一系列軍事干涉行動。    領導得知林知言主動申請外派,要到處于戰區的南聯大使館工作,十分詫異。    上頭本來要給他安排的是去往李家坡當參贊,那邊不管是生活環境還是安全環境,都無疑更好。    但見林知言意志堅決,對戰區艱苦的工作環境也毫無畏懼,領導對此還是相當欣慰的。    年輕人就該有這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險的精神,這樣才能得到充足的鍛煉。    既然林知言主動要過去,領導當然不會阻攔,便將他的名字加入了外派南聯盟的名單。    早在去年大侄子壯壯考上中戲表演系,在林知言三兄妹的勸說下,林父林母總算愿意放下老家的一切,來首都這邊生活了。    在度過了一段不適應期后,老兩口慢慢也找到了生活的樂趣,認識了不少首都的老頭老太太。    生活舒心,也不缺錢花,現在唯一讓林父林母cao心的,就是三兄妹的婚事。    他們兩口子一輩子四個孩子,除了糟心的老大,其他三個是一個比一個出息。    小兒子三十多歲就當上了外交參贊,升職速度飛快,前途rou眼可見的光明。    大女兒從法蘭西留學歸來后,沒多久就組建了自己的小服裝品牌。    去年底,更是去國外參加了時裝展,還拿到了獎項,被報紙上說是什么國內的時尚教母。    小女兒在報社工作了幾年,慢慢喜歡上了寫作,如今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成了小有名氣的作家。    還有本小說賣了版權,被某家影視公司買走,據說準備拍成電視劇。    三個孩子全部事業有成,按理說他們老兩口該高興滿意才是。    可想到三兄妹到現在全都是單身,沒一個打算結婚的,林父林母就覺得頭疼。    小兒子早早就跟他們說了,這輩子要把自己奉獻給祖國的外交事業,無心成婚。    見實在勸不動,他們心里雖然難受,慢慢卻也接受了。    可兩個女兒也跟她們小哥學,整日里忙著事業,連個對象都不愿意找,林父林母就不樂意了。    為了給兩個女兒找到合適的對象,老兩口也是cao碎了心。    林父林母這邊剛跟街道里的一群大媽大爺說好給孩子介紹對象的事,回到家。    誰知剛見到小兒子,就聽說小兒子要被派往戰火彌漫的南聯盟,急的眼淚都要出來了。    林母拉著林知言的手,剛想要勸他換個安全的地方,就被林父開口阻止了。    危險的地方,總要有人去的。    林父雖然也擔心小兒子的安全,卻也更尊重他的選擇。    感受著林父落在肩上手掌的厚重,看著林母紅了的眼眶,林知言不禁有些歉意。    或許他沒法子讓阿美莉卡不抽瘋搞轟炸,但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在現場的話,總能挽救一些不該犧牲的生命。    林知言對自己的安全倒是不怎么擔心,在交代兩個meimei要照顧好父母后,便連夜收拾行李,于翌日登上了飛往巴爾干的飛機。    巴爾干地區一直都是多民族聚集地,民族矛盾尖銳突出。    后來經過強人鐵同志的凝合,才組建成一個聯盟國家。    鐵同志活著的時候,各民族雖然也有不少摩擦,總體來說還是相安無事。    可在鐵同志離世后,積累的矛盾就迎來了總爆發。    經過多年的戰亂,南聯盟的經濟實力嚴重衰退,再加上受到了北約部隊的封鎖,導致物價飛漲。    甚至,隨著被封鎖的時間越來越長,就算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東西。    林知言剛來到位于貝萊德的大使館,就聽到負責采購的同事抱怨市內物資供應短缺的事。    加上新來的林知言,以及雇傭的本地人,大使館里頭共有四十多人,每天光是食物的消耗就有不少。    他們庫存的食物最多能維持一天半,再買不到足夠的物資,大家怕是就要一起餓肚子了。    就在使館人員憂心忡忡的時候,貝萊德市政府竟然派人給他們送來了一卡車物資。    卡車上的物資數量,完全足夠使館上下支撐一個月的。    負責接待市政府官員的林知言,聽著對方感謝華國頂著阿美莉卡的壓力,堅持支持南聯盟的話,心中頗為觸動。    雙方在這個時候結下的友誼是極其深厚的。    哪怕后來南聯盟解體,身為繼任者的塞國,依舊跟華國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系。    在感謝華國對南聯盟的輿論支持之余,這位市政府人員也開口向華國尋求軍事上的幫助。    作者有話說:    預收預收來一波~    第98章 在八零當外交官15    巴爾干地區以前一直是蘇國的勢力范圍。    在蘇國解體后, 其繼任者俄聯邦又深陷經濟泥淖,自身難保。    目前整個世界上,唯一還能給南聯盟提供幫助的, 就只有華國。    而且華國跟阿美莉卡的不對付, 也是眾所周知。    相信對于給阿美莉卡找點麻煩,幫助一下南聯盟, 華國還是很樂意的。    對于這位市政府工作人員的請求,林知言自是做不了主。    只能答應幫他聯系一下國內, 看看國內的高層是個什么想法。    很快,大使館的密線電話就收到了回電。    國內非常同情南聯盟的遭遇, 原則上同意對其提供部分軍事支持, 但為了不引起阿美莉卡的注意, 他們能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    大量的常規武器,想要運送過去不僅需要更長的時間, 還需要龐大的運輸隊伍, 這個肯定是不行的。    目前以阿美莉卡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采取的作戰方式,主要還是空中轟炸為主。    國內科學家和前蘇科學家聯手,前不久剛研究成功一款先進的信號探測裝備, 倒是可以不引人注目的運送過去。    當然, 華國并不是什么冤大頭, 明明跟自己無關的戰爭也要去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