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140節
讓各校的校長務必選拔出一批優秀懂外語的學生,去參加競賽。 他們縣高中,自然也接到了上級下發的任務。 林知言這回統考直接考了全市第一,英語更是得了滿分,理所當然的被校長加入了競賽大名單。 而且為了讓參加競賽的學生取得好成績,好在來年給學校多爭取些教育預算,校長還專門請了一位曾在國外留過學的老朋友過來,給他們進行英語集訓。 老師這回找上門,就是要通知林知言,讓他提前結束寒假回學校,參加為期半個月的集訓的。 林知言還要跟張家老爺子學俄語,好給自己懂俄語找個出處,一開始對參加外語競賽根本沒興趣。 還是老師勸他,說這回的競賽前幾名不僅有不錯的獎品和獎金,還有外交部和幾大高校派來的人坐鎮。 他既然有心在將來朝外交方面努力,借著這次參加競賽的機會提前去結些人脈,多認識一些人,還是很有必要的。 被老師勸了半天,林知言不好再拒絕,只得接下競賽的任務。 等到了學校的集訓點,見到那位被校長特地請來幫他們集訓的老師,發現對方不僅懂英語,俄語、德語、甚至就連法語對方都說的賊溜。 林知言才心生慶幸,覺得這次集訓來的不虧。 因為大多數學生報名的都是英語競賽,集訓的時間又只有半個月,即便不少學生都對其他語種感興趣,老師也沒時間教。 林知言也是想跟對方學習其他語種的,他正愁自己會的德語還沒個出處,這不就來了機會了么。 只是半個月的集訓實在是太短了。 這么短的時間,哪怕他表現的再妖孽,也不可能這么快就學會一門新語種,只得暫時熄了心思。 對林知言要報考外國語學院,將來當外交官的志向,校長已經從他的班主任那里聽說了。 在見到林知言的時候,校長還鼓勵他好好努力,認真參加比賽。 說他那老朋友吳克釗是因為身體不太好,才從原先的外事崗位上退下來,暫時來桐城這邊養病的。 接下來,吳克釗估計還會在桐城待上一段時間。 如果林知言能給他那老朋友留下不錯的印象,說不定對方興致一來,還會收他當學生。 吳克釗在外交領域也算小有成就,所掌握的語言種類更是不少。 要是能有這樣的外語大拿當他的領路人,對他必定是極大的幸事。 林知言被校長激勵了一番,為了爭取給自己找個大神級老師,接下來也是拼了。 原主的英語底子本來就不錯,因此林知言并不需要做太多收斂。 于是集訓課上碰到英語朗誦和對話的時候,吳克釗就發現,林知言的英語水平明顯高出了其他人一大截。 覺得以林知言現在的英語水平,這樣的集訓對他已經可有可無,再待下去只是在浪費時間,吳克釗就將林知言單獨拎了出來。 了解到林知言有意向朝外交領域發展,在外交界耕耘了小半輩子的吳克釗很高興。 都不用林知言開口,就主動提出要教他新語種。 機會都送到了跟前,林知言自然不會錯過。 跟吳克釗學了差不多半個月德語,林知言才佯作自己已經能磕磕絆絆的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 即便如此,他的學習進度依舊讓吳克釗見獵心喜。 看著吳老師高興不已的樣子,林知言頓時默了默,心中有些懊惱。 覺得自己實在是有些大意了,竟然沒能掌控好學習語言的分寸,以至于被對方誤以為自己是個語言天才來著。 在林知言去市里參加外語競賽之前,吳克釗總算松了口。 決定于桐城修養的這段時間,暫時充當林知言的語言老師,讓林知言有空就去找他學習。 能有這樣一位懂得多國語言的大拿當自己的語言老師,林知言當然是高興的,但隨后他就有些苦惱。 吳老師對他的期待值顯然過高。 俄語和德語都是他已經掌握了的語言,哪怕學的再快些,他也不怕跟不上。 可之后若是換了其他沒學過的語種,自己怕是就沒有這樣的學習速度了,到時候豈不是就要漏餡兒了? 正在林知言苦惱的時候,那個自稱有求必應的紅包群再次展示了它的存在價值。 繼總是發各種藥丸紅包的小藥師后,據說來自精靈世界的群成員,也開始在群里發各種精靈果實紅包。 林知言連續搶了二十多枚精靈果實,發現除了力量果實、魅力果實和精力果實外,還有五枚語言天賦果實。 來自精靈世界的語言天賦果實,雖然不能讓林知言吃了后立馬掌握一門外語,卻能對他那跟智力極不匹配的語言天賦進行提升。 每枚語言果實,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百分之一的天賦。 這個數值不大,但積少成多,只要后續還能繼續搶到語言果實,林知言就不用再擔心語言天賦不夠給自己拖后腿了。 在連續吃了好幾枚語言天賦果實后,林知言果然發現自己的語感提升了不少。 就連說起最為熟練的英語的時候,都不再像以前總是干巴巴的,仿佛多了某種奇妙的韻律。 哪怕再怎么枯燥的文章,經過他的朗誦,聽了都不會覺得煩躁。 被外交部和幾所外國語學校安排到競賽點當裁判的五位工作人員,在聽完林知言的朗誦后,不由對視了一眼。 對他們搞外交的人來說,語言天賦當然非常重要。 但那些外語畢竟不是他們的母語,哪怕天賦再好的人,也不可能像說那母語那樣說的自然無比。 尤其是他們說他國語言的時候,在外國人聽來,總會有一種很奇怪甚至別扭的感覺。 林知言做英文朗誦的時候,那種奇妙的韻律感,竟然讓人忽視了他微弱的口音,以及枯燥的內容。 此時他們滿腦子都是林知言的聲音,心情都格外舒暢。 因為這個奇妙的改變,原本就很有希望拿下英語競賽比較靠前名次的林知言,直接被幾位裁判打了最高分,拿到了第一名。 在頒發獎品和獎狀的時候,林知言就發現幾位裁判似乎都很喜歡他。 其中來自幾所外國語大學的裁判,更是拉著他不放,殷殷叮囑,讓他報考大學的時候,務必要選擇他們的學校。 至于外交部安排過來的那位裁判,則是在一旁笑呵呵的看著林知言被幾所學校爭搶。 他當然也非??春昧种?,不過他所在的單位可是外交部門。 以上幾所外國語學校培養的學生,可都是在替他們培養。 不管林知言將來去了哪所學校讀書,終歸會是他們的人,他半點不著急。 那位來自外交部的工作人員,也不是什么都沒做。 為了表示對林知言的鼓勵,臨走的時候,對方送給他好幾本國內外交領域大佬撰寫的書籍,上頭記載著許多大佬們所親身經歷的外交案例。 林知言看了那些案例后,只覺得收獲頗豐。 對于該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他也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 林知言對參加這次外語競賽的收獲,當然是極其滿意的。 縣高中的校長在林知言載譽歸來后,亦是欣喜不已,在校門口直接拉了幾條慶祝橫幅。 有了林知言這個英語競賽第一名,他之前在市里開會,給學校爭取預算的時候,聲音都比以往大了不少。 當然,想要爭取更多的預算,在下半年的高考上,他們學校還得有更出色的表現才行。 不過校長對此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畢竟上回的全市統考,他們學校的林同學就得了全市第一。 還是以超出第二名將近三十分的成績,拿下的第一。 接下來只要林同學能夠穩住自己的心態,穩住成績,說不定連全省第一,都能爭一爭。 林知言可不知道校長對他抱了如此大的期望。 剛從市里回來,林知言就被吳老師抓著繼續學習新語種去了。 直到過年前兩天,他才被吳老師放回家。 林知言拿著一堆獎品匆匆趕回村子,一路上碰到了不少村里人。 這些早就聽說競賽消息,還親自去縣高中門口看過慶祝橫幅的村民,當即拉著林知言夸贊起來。 這邊林正平從老宅里出來,提著水桶正要出去打水,就看到不遠處一群人圍著小弟夸個不停。 見到自己出來后,這幫人還互相使了眼色,看著自己發出古怪的笑聲。 知道他們是在笑自己明明是家里的老大,卻被父母嫌棄,分出來單過,林正平就忍不住黑了臉。 林正平看著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小弟,心中就有些來氣。 他總覺得自己自從跟蔡珍珍離婚后,運勢似乎就變得越來越差了。 反倒是他那自小體弱的弟弟,否極泰來。 不僅身體好轉了,還考了全市第一,得了競賽大獎。 儼然已經成了村里老少爺們,都認定的準大學生。 分家后日子過的十分不順,剛跟新婚妻子因為做家務的事兒又吵了一架的林正平,越想心頭越不舒服。 林正平根本沒心情搭理林知言,只當做沒看見他,悶頭挑著水桶轉身就走。 林知言挑了挑眉,對于大哥的故意無視,也不在乎,高高興興的回了家。 在家里過了個異常豐盛熱鬧的新年后,林知言就又回到了縣里,繼續跟吳老師學習。 之后的半年,也都在他邊學習新語種,邊準備高考中度過。 炎炎七月,天氣異常悶熱,林知言剛從考場考完試出來,就被等在外頭,熱的滿頭大汗的校長堵住了去路。 被校長拉著再三詢問考的怎么樣,有沒有哪里不會做的林知言,不禁有些無奈。 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校長才是他家人呢。 對他的考試成績,校長竟是比他爹媽還要緊張。 校長摸了摸被烈陽曬得出油的腦門,心說自己能不緊張嗎。 眼前這位很可能是他們縣高中建校這么多年以來,第一個省狀元呢。 能培養出一個省狀元,這是多值得驕傲的事。 有了這個招牌在,不管是對縣高中的招生,還是跟上級爭取預算上,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