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123節
后來發現港城的上流社會,似乎對明星有著極大的寬容,還有不少女明星借此嫁入豪門,薛明麗就立下了要當最紅火的女明星的宏愿。 那富二代還迷戀她的外貌,見她對當明星有興趣,也很樂意出手捧她一把。 畢竟被自己養著的是個光鮮亮麗的女明星,總好過是個偷渡來的大陸妹,后者好說不好聽。 在那位富二代的牽線搭橋下,薛明麗憑借著出色的外貌還有一口流利的外語,以及還算不錯的歌喉和表演天賦,成功入選了趙氏藝人訓練班。 有人捧,自身又長得好,天賦也不錯,薛明麗在訓練班自然很快出頭,沒多久就演上了電視劇。 雖說并非一上來就是女主角,卻也不是可有可無的小龍套,而是有著不少臺詞和鏡頭的女n號。 有了不錯的起點,薛明麗又是個善于抓住機會的,倒是很快又被她演上了女配角。 并且憑借著這個角色,小紅了一把。 在薛明麗走紅之后,那富二代就忍不住炫耀的心理,在一次二代們聚會的時候把薛明麗帶了出來。 二伯家的小堂哥宋運程跟那富二代剛好認識,便在聚會上結識了薛明麗。 在二代們的聚會上,薛明麗看著一圈兒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兒,發現宋運程的家世比富二代更好,長相也更英俊,沒忍住還試圖勾搭了一下。 宋運程雖然是個咸魚富二代,眼光卻非常挑。 對薛明麗這種不安分,滿是野心的女人根本就看不上,對她的暗送秋波視若無睹。 眼見勾搭宋運程不成,薛明麗雖然有些不忿,卻也知道適合而止。 免得被富二代發現她背著他勾搭別的男人,把在她身上的投資收回去。 她好不容易才掙扎出泥潭,可不想再跌落回去過苦日子。 薛明麗看著鏡子里身著古裝,仙氣飄飄的自己,簡直美得不行。 心中也愈發慶幸,幸好當年自己在發現親媽想要偷渡港城時,及時跟了上去。 不然自己現在怕是還在內地苦苦掙扎,哪能活的如此光鮮亮麗。 內地的政策越來越寬松,她也是知道的,只是沉迷在港城燈紅酒綠中的薛明麗,暫時卻還沒有要回去的想法。 她打算等自己大紅大紫,混成了真正的大明星后,再回去內地。 到時候不僅要跑到當初把她趕出家門的舅舅一家跟前炫耀,還要去找丟下她不管,去了首都的親爸。 要讓他知道,即便沒有他,自己也能活的很好。 薛明麗的雄心壯志,薛安楨是不知道的,從宋運程口中得知女兒還在港城好好活著后,他便快速轉移了話題。 林知言發現老師臉上的笑有些勉強,就知道他心里肯定不太好受。 薛明麗當了明星,老師或許還不在意,但對于她被男人包養一事,必定是膈應又難受的。 薛安楨面上若無其事,心里卻嘆了口氣。 雖說早就決定不會再多管薛明麗,可那終歸是他的親生女兒,是薛家的血脈。 他們家族的人向來活的堂堂正正,從來沒有像薛明麗這樣自甘墮落的。 想到早已不在世上,卻最重家族風骨的父母,以及為國捐軀,英年早逝的大哥,薛安楨心中愈發難受,只覺得自己給薛家丟了人。 要不是他當年被愛情沖昏了頭,娶了表里不一的潘如萍,也不會有后來的一切。 再或者在女兒出生后,他多管教管教一下女兒,而不是讓她被潘如萍教養長大,她也不至于變成這樣。 只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為免薛明麗將來再干出什么丟人的事,徹底敗壞薛家的門楣,薛安楨只能找林知言幫忙。 讓林知言請他堂哥宋運程看顧一下薛明麗,別讓她到時候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丟人事。 宋運程雖然不喜薛明麗,也驚訝于薛明麗竟然是小堂弟老師的女兒。 不過看在小堂弟的面子上,這點小忙還是愿意幫的。 索性對方的要求不高,只要攔著薛明麗,不讓她太過墮落就行,倒也不費什么功夫。 林知言要忙著研究,并沒有太多時間陪著這位小堂哥游玩,好在對方是個自得其樂的。 首都醫藥研究所跟國藥公司合作推出的兩款中成藥制劑,上市沒多久,就憑借著極佳的療效和低廉的價格,獲得了群眾極大的好評,拿到了不錯的銷售額。 有了這次的開門紅后,首都醫藥研究所后續根據中醫藥配方,研究推出的各類中成藥,就開始被國內各大醫藥廠商爭搶合作。 不到兩年時間,中成藥在國內藥品所占的比例,就提升了三成,甚至有部分還銷到了海外。 只是還不等醫衛部門的領導為這點成績感到高興,就發現了另一個更為緊迫的問題。 在國產藥品所占比提升的同時,針對各類疑難雜癥需要進口的西藥也在不斷上升,每年所耗費的外匯更是十分驚人。 這些進口西藥在治療疑難雜癥上效果確實不錯,但藥價大多昂貴。 除了一些富裕的人家能吃得起,普通國人根本就承受不住如此高昂的藥費。 有些家境差的病人在得病后,往往只能放棄治療。 就算那些家境比較富裕的,只要家里出了個需要常年服用--------------/依一y?華/進口西藥的病人,也大多會因病返貧。 此時國內的經濟狀況還非常差,國家財政異常拮據,在醫療保障上根本無法提供充足的資金。 對那些買不起昂貴西藥,只能無奈放棄治療的病人,政府實在有心無力。 醫衛部門的領導,自然也無法忍受國外那些極度貪婪的醫藥廠商獅子大開口。 為了不被對方一直摁著宰,便開始向這兩年做出了不少成績的首都醫藥研究所下達命令。 要求他們針對那些急需昂貴西藥治療的病人,開發出有類似治療效果的國產藥。 其中又以治療和控制腫瘤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最為緊要。 如果有了相應的國產藥,哪怕在治療效果上比不上西藥,在今后跟那些西藥供應商進行藥價談判的時候,也能扭轉國內全面處于劣勢的局面,逼迫對方降低進口藥的價格。 接到上級部門下達命令的首都醫藥研究所,當即成立了新藥研究小組。 林知言作為研究所里最年輕的研究員,這兩年在開發中成藥制劑的過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因此直接被不拘一格的老領導破格提拔,讓他擔任研究小組的副組長。 比起他們這些研究思維受到局限的老一輩研究員,接觸過世界最新醫學前沿,總時不時蹦出靈感,讓他們研究進程異常順利的林知言,早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老一輩的研究員向來以能力服人,并不講究論資排輩。 既然林知言的在藥物開發方面的天賦比他們高得多,他們自然對他心服口服。 哪怕被個小年輕壓在頭上,由他領導他們,眾人也沒有任何異議,有的只是滿心期待。 期待在林知言的帶領下,他們能盡快開發出針對腫瘤等疑難雜癥的國產藥物。 給那些正處于絕望中掙扎的病人們,帶來希望的曙光。 在治療疑難雜癥的國產藥物研發上,研究小組的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 雖然期間也遭到了一定的困難,但在林知言結合古方藥方的改進下,只花了不到一年半,就相繼攻克了下來。 首都醫藥研究所開發出的幾款國產藥,雖然在治療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上,不如西藥那般快速和強勁,對身體的傷害卻是要小得多。 經過后續的一系列臨床試驗,確定這幾款國產藥物不僅能有效控制病情,且副作用極小,眾人不由欣喜異常。 有了可以替代的國產藥,對于進口西藥的需求,國內自然降低了不少。 國外的幾大醫藥廠商,很快就發現華國用于治療某幾種疾病的進口藥訂單在快速降低,當即派人進行調查。 等發現是華國首都醫藥研究所開發出了可以替代進口西藥,且對人體傷害更小,副作用更低的國產藥,不由氣極敗壞。 要知道華國人口眾多,這些年在醫藥發展上又極其落后。 自從改開后,他們可是憑借著手上的藥物專利一舉打入華國市場,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獲利極豐。 本以為以華國醫藥研發的落后,他們還有很長的紅利期,哪知道對方這么快就研究出了相應的替代藥。 現在華國還只是研究出少少的幾款替代藥,可既然有了開頭,誰能保證對方不會研究出更多的替代藥? 一旦被華國研究出來,他們這些昂貴的西藥還怎么賣給對方? 不過以他們對華國人的了解,這些華國人的專利意識不強。 幾家不甘心丟失華國市場的外國藥商,腦筋一轉,就打起了歪主意。 誰知道去專利局一查,才發現這幾款國產藥,早就被華國機構注冊了國際專利。 本打算弄到一些國產藥品,對其成分進行破解研究,然后再當成自己研發的藥物進行生產的外國藥商們,只能悻悻罷手。 對于外國藥商們的節cao,林知言向來是充滿了不信任,因此早就防了一手。 早在藥物研發成功不久,進行臨床試驗的時候,林知言就安排人注冊了國際專利。 雖然注冊了專利,對方真要有心,依舊可以破解成分進行仿制,可該注冊還是得注冊。 作為專利規則的制定者,那些西方國家向來還是比較遵守專利法的。 畢竟近現代的各種專利,還是西方掌握得更多。 如果他們帶頭不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那對于受規則限制的第三世界國家來說,反倒是好事。 這些外國藥商,哪家手上不是掌握著幾十上百種藥品專利,自然不會如此短視。 之前他們想仿制華國那幾款國產藥,也不過是以為對方沒有注冊專利。 在發現已經注冊了專利后,他們當即就打消了仿制的念頭。 不然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不受專利限制的仿制藥徹底泛濫,遭受損失最大的還是他們。 經過此事,主持了此次國產替代藥研發的林知言頓時名聲大噪,大名在國際藥商之間很快傳播開來。 得知林知言前幾年還在阿美莉卡的學校當過交換生,據說當時表現的非常優秀,阿美莉卡的兩家藥商不由十分憤怒。 阿美莉卡各界向來對國外來的留學生人才非常關注,對天賦高的留學生,更是會想方設法的吸收。 他們這些醫藥公司跟各大高校都是有合作的,包括霍普大學的醫學院,都是他們常年的合作對象。 這些合作可不僅僅是醫藥研發上,在留學人才的過濾選拔上,大學教授們更是他們設下的第一道關卡。 那些跟公司有合作的教授,往往會把自己手上的那些有天賦的留學生,推薦給他們公司。 按理說像林知言這樣有天賦的外國學生,也會登上他們的人才吸收名單才對,怎么還會出現漏網之魚? 對于沒能把林知言這樣有醫藥研究天賦的人才留在阿美莉卡,而是放任他歸國的教授們,藥商們沒了好臉色。 被藥商找上門質問的約翰卡魯教授,則十分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