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108節
能讓自己活的輕松一些,又有何不好? 雖然村支書前倨后恭的態度讓人心里不太舒服,可人在屋檐下。 自己等人如今還要受著村支書的管,能不得罪對方,還是盡量不要得罪對方的好。 自從薛安楨醫藥學博士的身份被村里人知道后,就有不少村民想讓自家的孩子過來跟他學習。 畢竟當大夫不僅工資高,還格外的受人尊敬。 就算最后當不成真正的大夫,像林知言一樣進入村衛生室,當個小衛生員,那也比下地干活要輕松自在的多。 說到衛生員的工作,村里不少致力于讓孩子學醫的人家,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宋知青畢竟是外來知青,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回城,他那份衛生員的工作可是讓不少人眼饞。 本著教一個是教,教一群也是教的心思,薛安楨倒是收下了幾個學徒。 不過即便收下了這些學徒,在薛安楨心里,他正式的弟子依舊只有林知言一個。 這些學徒的學歷雖然最差也是初中生,但因為動亂的幾年,縣中學的教學質量大幅下滑,他們的基礎實在太差了。 只教了一天,薛安楨就忍不住有些頭大。 教慣了林知言那種一點就通的天才學生,再讓他教這些天分普通的孩子,薛安楨根本無法適應。 看著講臺下一張張認真聽講,在自己提問時卻總是一問三不知的學徒們,薛安楨只能無奈接受了這個現實。 這個世界的天才終究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人,他應該早些習慣才是。 因為不知道自己還有能在村子里待多久,薛安楨便盡可能的教給他們一些醫學常識。 他教的雖然都是基礎醫學知識,但只要他們有心,想往這方面發展,之后還是可以想法子深入學習的。 本著說不定還真能培養出一兩個醫學苗子的心思,沉下心后的薛安楨,教的還是非常認真的。 等上完了課,薛安楨剛走出教室,就迎面撞上了拿著信封興沖沖跑過來的林知言。 聽說他父母已經平反,薛安楨在替弟子和兩位老同學感到高興的同時,也不免對自己的未來多了些期待。 只是想到如果真的平反回城,很可能會見到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薛安楨忽然發現,自己對平反又不是那么期待了。 原以為這兩年的平靜生活,已經讓他徹底走出了當初妻女背叛的陰霾,他現在才發現其實并沒有。 發現老師薛安楨的情緒莫名又低落下來,林知言還以為他是在擔心,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平反。 便開口安慰他,相信再過不久,一定會有好消息傳來。 等老師平反后,如果他愿意的話,其實還可以跟著他一起去首都。 首都醫藥研究所的老領導,還是當年看中了薛安楨,卻被他拒絕了的那位。 以老師的資歷,想在首都醫藥研究所得到一份工作,相信那位老領導肯定會非常樂意。 林知言的話,倒是讓情緒陷入低落的薛安楨豁然開朗。 經歷了當初的沉重打擊,對妻女他不能說完全沒了一點感情,卻也不打算再跟她們重修舊好。 既然打從心里并不想再見到她們,那給自己換個新的工作地點,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太早了些,上頭還不知道會什么時候給他平反呢。 見薛安楨還要忙著教學工作,林知言并沒有跟他說太久。 想起自己打從吃過年夜飯后,這段時間都沒再去過知青大院那邊,也不知道孟子良他們學習的情況如何了,林知言便打算去一趟。 在林知言的督促下,這兩年間,知青大院的眾人倒是慢慢撿起了書本。 他當然沒有明白的跟他們說,國家將來一定會恢復高考。 但國家想要發展好,肯定需要大量人才的現實,但凡有點眼光的人都是清楚的。 不管什么年代,國家對人才的選拔都很有必要。 短時間的中斷,影響或許還不是特別大,卻不可能一直中斷,終有一天會重新恢復。 他們事先多做些準備,總歸是好的。 免得將來哪天國家突然恢復高考,他們毫無準備,只能手足無措。 大概是被林知言這話說服,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哪怕是干活之后再怎么疲累,知青們也都堅持了下來。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卻依舊沒有半點好消息傳來,起先還能堅持學習的人,就不免有些懈怠。 林知言管不了每個人,只能盡量的多提醒他們幾回,幫他們緊一緊松了的弦。 對林知言的那些提醒,執行的最堅定的還屬張雅之和孟子良。 張雅之現在是林知言的腦殘粉,不管他說什么都會堅定執行。 更何況多學習,得益的是她自己,她就更會堅持下去。 至于孟子良,主要是好勝心在作祟。 雖說他檸檬精的狀況比以前減輕了不少,但每次做模擬題的時候,發現自己才剛開了個頭,林知言就已經把題解了出來,對他的刺激還是很大的。 不愿承認自己智商不如林知言的孟子良,只能發憤圖強,努力學習。 至少讓自己下次解題的時候,速度不要差林知言太多。 到了知青大院,發現還堅持看書的就只剩他們兩個,其他人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林知言忍不住搖了搖頭。--------------/依一y?華/ 見自己提醒過后,其他知青對學習還是不怎么上心,林知言就自覺地閉了嘴。 反正他該盡的心已經盡了,人生是屬于他們的,他總不能強逼著他們學習。 等到七六年下半年,中秋節前夕,關于薛安楨的平反通知終于下達。 捧著那張薄薄的平反通知,向來自持的薛安楨卻像是捧了重物一樣,雙手抖個不停,熱淚盈眶。 魏明起也是這批接到通知的人之一。 他雖然也很激動,但看到薛安楨的反應,在替他心酸的同時,又忍不住為他感到高興。 好在他們都堅持到了最后,沒有半路上掉隊,如今總算等來了烏云散去的一天。 魏明起用力的拍了拍薛安楨的肩膀,想要說些什么,卻發現自己開口就是哽咽。 林知言聽到消息趕過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老師跟魏明起抱頭一起痛哭的場景。 他停下腳步站在一旁,沒有再上前,只靜靜地看著他們發泄心中積累多年的郁氣。 等哭累了停下來,一把年紀的二人看著對方眼淚鼻涕滿臉,轉眼又拍著對方的肩膀哈哈大笑了起來。 “老薛啊,以后你的日子肯定會好起來的,你雖然沒有子女緣,卻收了個孝順的好徒弟,等回了城后一定要好好的,要記得給我寫信啊?!?/br> 兩人雖然一個是高級知識分子,一個是雕刻世家的傳承人,卻不知道為何分外投緣。 當初薛安楨深陷抑郁癥深淵不可自拔的時候,要不是有魏明起照顧,說不定都等不到林知言幫他治療,就要撐不住了。 魏明起的恩情,薛安楨一直記在心里。 隨著相處的時間久了,他竟也多少學會了對方的豁達。 對魏明起提醒他回城后,千萬不要斷了跟他的聯系,薛安楨用力的點頭。 雖然這段灰蒙蒙的記憶讓他們心有余悸,不愿過多回想。 但他們這些下放人員互相扶持著走過極其艱難的歲月,彼此結下的患難之情卻是極其深厚的,自然要一輩子維持下去。 薛安楨早就決定要在平反后去首都工作,但在去首都之前,他還是要回一趟廬州,辦理諸多手續。 林知言擔心讓老師獨自回廬州,萬一跟前妻和女兒碰面受到刺激,會使得他剛剛好轉了一些的抑郁癥病情再次加重,便決定要陪他一起回去。 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身在首都的父母就已經幫爭取到了回城名額。 不需要等到高考,他就可以提前回城。 只是因為不放心老師薛安楨,林知言才拖到現在。 既然決定要陪老師去一趟廬州,之后更是會直接前往首都,林知言便打算在臨走之前,先交接好衛生室的工作。 所幸這大半年來,在薛安楨的精心教導下,那幾個學徒多少都學到了一些本事。 讓他們暫時充當一下衛生員,還是可以的。 等交接完工作后,林知言又去知青大院跟大家告別。 得知林知言已經可以回首都了,孟子良心里忍不住又酸了起來,對他羨慕不已。 可惜他父母都只是普通工人,在回城的事情上根本幫不了他,他還只能繼續在村子里熬日子。 張雅之拍了一把一臉別扭的孟子良,頓時將他心中的酸意拍了下去。 對即將要離開的林知言,孟子良倒是難得生出了一絲不舍。 叮囑他們千萬不要放棄繼續學習,又將自己帶不走的東西都分了后,林知言便背著行李,去找老師薛安楨和老魏他們集合。 然后三人就搭著村里的牛車,趕去了縣城的客車站。 由于西縣沒有火車經過,老家遠在魯省的老魏就需要先搭乘客車去往隔壁縣的火車站。 于是在客車站里,老魏就不得不跟林知言他們提前分開。 目送開往隔壁縣的客車載著老魏越走越遠,薛安楨沖著車子揮了揮手。 直到再也看不到,這才領著林知言登上了前往廬州的客車。 這年頭基建狂魔還沒有開始正式發力,皖省的路況顯然極其糟糕。 客車顛簸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沒多會兒,就將林知言顛的七葷八素。 用力按壓身上的xue道,林知言才勉強止住了想要嘔吐的欲望。 他也是這時候才發現,原主居然打小就有暈車的毛病,現在還傳給了他。 發現只要閉上眼靜靜地靠在位子上,就會舒服很多,林知言頓時沒了說話的心思。 沖老師打了個招呼,就忙不迭的閉上了眼。 薛安楨見他實在難受,便也不在說話,而是拿出平反通知,一臉復雜的撫摸著。 時隔三年重回廬州,薛安楨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此刻是什么心情。 他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唯一的大哥,也在戰爭中英年早逝,沒有留下任何后嗣。 也是因此,當初回國,跟負責接待他的潘如萍產生了感情后,他就放棄了首都的工作,選擇跟潘如萍一起來到她的老家廬州安家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