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74節
政府高層的老爺們一心想要海軍回歸防衛本土,但身在南洋的日寇海軍少壯派軍官們,卻另有想法。 對本土的安全,他們當然是非常在意的。 雖說這幾年在南洋搶占了大片土地,也從本土移民了不少人過來,但本土對他們來說依舊至關重要,不容有半點損失。 阿美利加太平洋艦隊的實力有多強,他們心里也是清楚的,真要被太平洋艦隊打到本土,以島國狹窄的地形,幾乎所有城市都逃不出對方艦隊的炮擊和轟炸。 沒了本土的支援,他們這些在南洋的部隊只會成為無根的飄萍。 因此不論如何,他們都要阻止阿美利加的太平洋艦隊打擊島國本土的計劃。 但本著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策略,經過參謀會議的討論,日寇海軍少壯派軍官們很快做出了決議。 他們拒絕了首相讓他們回防本土的打算,而是秘密派出一支艦隊,準備去執行偷襲阿美利加在太平洋上海軍基地的任務。 最好能趕在阿美利加實施計劃之前,就將駐扎在該基地的阿美利加太平洋艦隊全部摧毀。 這幫海軍少壯派軍官的行動力還是非常強的,為防消息走漏,他們連本土政府都瞞著,表面上答應會抽調南洋艦隊的主力返回本土,卻在半路上轉道駛向了位于太平洋中的阿美利加海軍基地。 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的日寇海軍艦隊,經過數天的航行,終于在該年的十二月份潛伏到了阿美利加軍港百里外。 大概是從沒想過日寇會襲擊他們的軍港,駐扎在阿美利加的太平洋艦隊就有些疏忽大意,便是巡邏飛機也沒有飛太遠,只在軍港周圍巡邏了一會兒就草草了事。 負責本次偷襲計劃的南云海軍少將見狀,只覺得天命在身,賭運昌隆。 于當天夜里,直接派出三百多架飛機對該海軍基地實施了攻擊。 日寇的這次轟炸不僅投下了大量穿、甲彈,潛艇還向阿美利加停留在軍港附近的戰艦發射了多條魚雷。 駐扎在軍港內的阿美利加海軍毫無防備,留在海港的戰船大半都被日寇摧毀,只有少數僥幸逃脫。 島上的油庫隨后也遭到炸彈燃爆,引發的大火迅速在島上蔓延開來,無數阿美利加大兵就此葬身火海。 日寇海軍少壯派的突然一擊,頓時重創了阿美利加的太平洋艦隊,讓原本還想派軍攻擊島國本土,甚至搶回菲島殖民地的阿美利加政府大受刺激。 憤怒至極的牛仔們于次日便向日寇正式宣戰。 之后的幾日里,對盟友在太平洋上取得了驕人成績非常滿意的小胡子,為了支持盟友,當即向阿美利加宣戰,阿美利加也迅即予以宣戰回應。 至此,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被卷入了戰爭。 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的阿美利加一時半會兒是無力對付日寇的,為了盡快拿下戰爭的勝利,他們的目光不由落到了跟日寇有著不少矛盾和摩擦的九州政府身上。 諸國在世界大戰中打生打死,這時候再看兀自悠閑的在國內發展經濟搞建設,只將部隊停在南部邊界對日寇進行威懾,卻沒有真正下場的九州,就怎么看怎么不爽了。 盟軍諸國雖然對置身事外的九州有些不爽,卻也不會傻到將這樣一個潛力不弱的大國推向第三帝國陣營,便派出代表前往九州,游說九州政府加入盟國陣營,一起對付邪惡的軸心國家。 盟國代表先是提及九州跟日寇過往的恩怨,試圖挑起九州政府對日寇的怒火,見九州高層們依舊老神在在的微笑,便知道效果不大。 既然往日舊怨不足以讓九州對日宣戰,盟國代表就以南洋的殖民地歸屬作為交換條件,保證只要九州能在亞洲牽制住日寇兵力,對九州經略南洋的計劃他們將會全力支持。 對這些西方國家的保證,政府高層并不是特別信得過。 不過有了盟國的條約保證,等到戰后倒是能讓這些西方國家少些對他們經略南洋的嘰歪。 至于盟國戰后會不會反悔,再試圖將那些殖民地搶回去,那可就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了。 只要九州能一直保持強大,任這些西方國家在將來如何后悔都沒用。 在正式簽訂了盟國條約后,九州隨后便宣布,為了保護在南洋備受欺壓的同胞們,將對日宣戰。 當九州政府派軍進駐中南半島,打擊越發瘋狂的日寇的消息傳出后,不僅是南洋華人,就連當地的土人都像是終于見到了親人一般,激動不已。 實在是日寇這兩年在南洋干的事太過喪心病狂,不僅對他們敲骨吸髓,壓榨奴役,甚至還不停的屠殺他們,只為了給那些從日寇本島過來的移民擴展生存空間。 被日寇霍霍了兩年多,華人還能靠九州政府的援助組建抗日武裝,進行自保,他們這些無依無靠的土人就慘了,只能淪為被壓迫被屠殺的對象。 這些曾經是九州附屬國臣民的東南亞人,見前殖民地主人都不是日寇的對手,不由又懷念起昔日的宗主國來。 當初給宗主國當附屬國的時候,他們可從來沒受過這么多罪。 宗主國不僅不覬覦他們的土地,只要他們表示愿意向其臣服,往往還能收到不菲的賞賜,真真是個再好不過的主人。 宗主國衰落的時候,他們重新選擇了臣服的對象,現在宗主國又重新統一起來,前不久還打敗了遙遠的紅色帝國,奪回了大片領土,這必定是又要強大起來了。 比起被曾同為附屬國的日寇奴役壓迫,他們現在更渴盼宗主國能來拯救他們于水火。 等戰爭結束,他們完全可以繼續曾經跟宗主國的臣屬關系,畢竟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若是被林知言知道這幫東南亞人的內心想法,肯定要認為他們做夢還沒醒。 難道直接統治不香么,為什么要給自己收幾個累贅一般的附屬國?他們可不會像歷史上的那些個朝代一樣去當冤大頭。 隨著九州大軍南下,原本還在中南半島上瘋狂肆虐的日寇總算消停了些。 對于將紅色帝國都差點揍趴下的九州政府,日寇高層們心中極其忌憚。 想想當初他們在東三省的遭遇,那時候的紅黨還不是九州的執政黨,就將他們給揍得鼻青臉腫。 更遑論現在的紅黨已經成了執政黨,九州也在對方的治理下以極快的速度強大起來。 尚保留一絲理智的日寇外務省的官員們,心中知道九州已經今非昔比,屬實不能輕易招惹。 便打算要跟九州政府進行和平談判,表示愿意跟九州共同組建大東亞共榮圈,一起將歐美鬼畜們趕出亞洲。 日寇高層對九州的實力還是有數的,知道真要打起來,他們很可能不會是九州紅黨的對手。 現在不論是兵力還是國力,九州都要比他們強出不少。 他們之前敢招惹阿美利加,那是因為阿美利加離他們本土非常遠,光是派兵過來都極為麻煩。 但是九州則不同,對方可是搬不走的鄰居。 雖說九州海軍的實力還是比不上他們,但對方那龐大的能將紅色帝國都差點干趴下的強大陸軍和空軍,卻讓日寇高層們心里忍不住有些發虛。 一旦跟九州打起來,到時候九州的數百萬大軍一路南下,長驅直入中南半島,他們留在島上數量稀少的駐軍肯定不會是九州大軍的對手。 更何況,他們的本土距離九州非常的近。 據之前情報傳來的消息,九州空軍最新裝備的轟炸機飛行距離又增加了不少,已經可以進行跨海飛行。 如果跟九州徹底撕破臉,萬一對方的轟炸機攜帶著大量炸彈直接飛到他們的頭頂,那該如何是好? 光是想想那個畫面,日寇高層們就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對于九州軍事裝備發展的速度,日寇頓生羨慕和嫉妒。 因著種種顧慮,日寇高層們才想要盡可能的緩和跟九州的關系,想要爭取跟九州進行和談。 然而那些習慣了下克上的少壯派軍官,在接到本島老爺們讓他們在中南半島跟九州部隊對上時,行為不要過激,要收斂些的指示,卻是懶得理會。 讓他們放棄掠奪那些富饒的殖民地,放棄搶奪華人積累的財富,把吞到一半的東西再吐出來,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兩年在南洋順風順水慣了,又剛干掉阿美利加太平洋艦隊,內心極度膨脹的海軍少壯派軍官,可沒將九州這個老對手放在眼里。 當初在東三省的那幫關東陸軍全都是廢物馬鹿,會被紅黨部隊打敗并不奇怪。 現在軍部可是他們海軍當家,他們海軍的實力比那幫陸軍廢物要強大太多太多。 就算再次跟九州政府對上,他們也有信心擊敗對手,他們無所畏懼。 面對在中南半島選擇跟九州硬碰硬的日寇,紅黨高層也毫不退讓,對于日寇要和談的請求并未答應。 九州部隊在中南半島并沒有快速推進,而是每過一處,都在當地華人的協助下,一步一個腳印的接管梳理該地政權,順便清理日寇殘余。 在打擊當地惡霸土匪的同時,也不忘祭出在本土百試百靈的土地革命大法,很快就贏得了當地人的支持。 對九州在中南半島上的一系列行動,日寇心懷不滿,想要發動對九州大軍的侵擾,卻每每吃虧的都是自己。 尤其是隨著九州航空部隊進駐中南半島,將他們布置在半島上的軍火庫和機場都轟炸了一遍,使得他們的戰力都受到了影響。 沒有充足的后勤供應,本土南下的路線也被九州的東海艦隊切斷,補給線斷裂的日寇南洋艦隊只能懸浮在海外。 他們倒是想過直接炮擊九州的沿海城市,然而還沒等他們靠近海岸線,就被轟然起飛的九州航空部隊差點送入了海底。 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日寇海軍只得狼狽逃竄,才勉強保住了部分戰艦。 隨著九州政府加入戰場,日寇在遠東的處境開始變得惡劣。 及至四三年初,九州終于將日寇全部驅逐出中南半島,并開始跟日寇搶奪麻六甲的控制權。 南洋地區的日寇形勢愈發岌岌可危,島國的本土同樣如此。 隨著新式遠程轟炸機陸續列裝航空部隊,紅黨政府加大了對日寇本土的大轟炸。 連續大半個月的轟炸,將日寇的工業生產能力幾乎全部癱瘓,大大降低了日寇的可持續作戰能力。 至該年四月初,歐洲戰場也傳來了好消息。 第三帝國在東線的第六集 團遭遇慘敗,陷入紅色帝國大軍包圍的總司令無奈之下,只得宣布向紅色帝國投降,斯格勒保衛戰終于結束。 之后紅色帝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從戰火中錘煉出來的紅色部隊相繼解放庫爾斯克等重要城市,將被占領區陸續收復。 第三帝國在東線戰場的慘敗,產生的后續影響是極大的。 不僅大大鼓舞了歐洲盟軍士兵的士氣,讓盟軍一掃之前的頹勢,加快了對第三帝國的攻擊,也讓飽受軸心欺壓的各地人民紛紛爆發起義。 隨著意呆利軸心政府被推翻,老墨被逮捕,失去了好基友,且戰場接連失利的小胡子開始變得歇斯底里。 等到來年三月份,原世界要到隔年九月才結束的大戰,隨著日寇南洋艦隊被九州部隊使用新式導彈紛紛送入海底,第三帝國的首都也遭到盟軍的攻陷而終結。 大戰后的重建工作耗時彌久,索性比起徹底被打爛了的歐洲,九州的本土并未受到戰火的襲擾,工農業發展和建設都在加速。 等到第二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后,九州的綜合國力一下子上升到世界第三,成為僅次于阿美利加和紅色帝國的第三大國。 此時的紅色帝國雖然還是陣營老大,卻明顯的感受到了九州帶來的龐大壓力。 只是想到剛剛才開始的兩大陣營間的冷戰,大胡子只能壓下對九州快速崛起的不滿,共同攜手應對以阿美利加為首的協約陣營的挑戰。 在阿美利加和紅色帝國的蘑菇單相繼試驗成功后,九州也緊隨其后。 于當年的十月一,這個原世界紅黨政權成立的日子里,在大西北的荒漠上勤勞的種下了一顆大蘑菇。 面對已經徹底成長起來了,輕易無法撼動的九州,不管是紅色帝國還是阿美利加,心情都極為復雜。 這是不是就是東方人常說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之后的幾十年里,世界就在兩大陣營的互相對立中艱難渡過。 由于九州的提前亂入,使得紅色陣營的總體實力在明面上占據了更大優勢,紅色之火開始在世界各地肆意蔓延。 以阿美利加為首的協約國家見硬實力比不過,便開始使用思想滲透以及和平演變的方式,試圖推翻紅色政權的統治。 九州因為有林知言提前做的預防,令阿美利加的種種手段剛剛開始就遇到了挫折,進展的極其不順。 倒是紅色帝國那邊,其領導層在各種思想滲透和腐蝕下逐漸的脫離了底層的群眾,并在某一天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