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71節
直到日寇艦隊的蹤跡徹底消失在視線內,海軍航空兵這才駕駛飛機返回軍港,將日寇艦隊的最新動態發往首都的海軍總部。 日寇對南洋諸島的覬覦,紅黨高層早有察覺,對此,他們倒沒有太大的反應。 反正南洋諸島現今基本上都處于列強的控制之下,日寇南下準備跟列強搶奪殖民地,屬于狗咬狗,這是紅黨高層們都十分樂意看到的。 不過想到南洋還生活著許多華人同胞,這些同胞早年為國家的獨立和解放都是出過力的,他們也不能真半點準備都沒有。 最后在林知言的建議下,政府決定派出一批作戰經驗豐富的教官組成教導隊前往南洋,組織當地華人進行武裝訓練。 自保是一方面,當必要時,這支武裝力量還可以用以反抗殖民者的殘暴統治。 對于南洋那片土地,高層們心中自然也是有些想法的。 只是困于國內才剛剛立國不久,整體國力尚有不足,海軍力量也還沒完全發展起來,那些想法暫時也就只是個想法。 要不要進一步跟進,還需要看看南洋那邊的華人武裝的組建情況和當地殖民形勢的發展,才能下最終決心。 當然,想要組建華人武裝力量,只派出教導隊肯定是不行的,各種武器裝備的援助也必不可少。 國內的武器裝備目前還是不缺的,解放軍今年上半年才剛剛完成換裝,當時換下的不少舊式裝備都還放在倉庫里。 再加上內戰時從戰敗的國民軍手上收繳的武器,他們也封存了不少,這些舊武器如今倒是可以重新派上用場。 紅黨派出的教導隊在半個月后順利抵達中南半島,并很快聯系上了當地的華人組織。 此時日寇的先鋒部隊已經在荷屬殖民地發動了戰爭,率先攻占了爪哇的外圍島嶼,奪取尼德蘭空軍基地,并且切斷了駐軍的外部支援。 毫無防備的殖民地駐軍被不宣而戰的日寇打的措手不及,軍港內的海軍艦船和飛機幾乎全被炸毀。 在將殖民地的駐軍封鎖包圍后,日寇隨即就讓南洋的人民見識到了其兇殘本性和貪婪。 日寇不僅在殖民地展開了刮地皮氏的財富搜刮,對試圖反抗的尼德蘭駐軍以及當地人更是進行了大屠殺,狠狠地震懾住了周邊的各方勢力。 日寇侵占爪哇島后,為了替即將到來的本土移民清理出生存空間,開始大肆捕殺島上的原住民,讓包括華人在內的無數人都開始人人自危。 好在日寇還保有一絲理性,在收到紅黨政府發出的照會和警告后,雖然還是沒忍住搶奪了當地華人的種植園和工廠,卻并沒有對其進行殺害,只是將這幫華人都趕出了占領區。 失去了數代積累的財富,又被搶走了辛苦經營的種植園和工廠,爪哇島上的華人自然是極為憤怒的。 然而他們根本沒有反抗日寇的力量,最后在日寇的子彈威脅下,只能不甘心的逃離家園。 等逃到中南半島,聽說紅黨派出的教導隊已經在馬來亞的檳城,協助當地華人組建起武裝力量,這些失去了經營多年的家業,被迫離開家園的華人,當即拖家帶口的趕往檳城。 從日寇的槍口下好不容易才僥幸保住一條命的華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沒有自保之力的悲哀。 在這個愈發動蕩混亂和瘋狂的世界,只有將槍桿子緊緊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們才能多出幾分安全感。 被日寇侵略和屠殺刺激到了的南洋華人,在紅黨的指導下紛紛開始組建武裝力量,年輕一代更是踴躍參軍。 華人的武裝力量,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了迅速發展。 沒過多久,荷屬南洋殖民地遭受日寇侵占的消息就傳到了歐洲大陸。 時值第三帝國在小胡子元首的率領下,開始向捷國進行軍事擴張,并且很快就控制了該國全境,使得歐洲大陸風云愈發動蕩,已經到了戰火爆發的邊緣。 尼德蘭的高層得知南洋殖民地淪陷后,當即暴跳如雷。 曾經驕傲不可一世的海上馬車夫雖已沒落,卻依舊高高在上。 自視甚高的他們從未將落后的亞洲放在眼里,沒想到如今竟然被他們向來鄙夷看不起的小矮子們打了臉,這口氣如何能忍。 然而尼德蘭在歐洲只是個小國家,不管是軍力還是國力都無法支撐他們進行一場遠洋作戰。 嘴上雖然看不起日寇,但這幫馬車夫們心里卻清楚,以日寇海軍的實力,哪怕他們把本土的艦隊全都調過去,恐怕仍舊不是其對手。 既然單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不了日寇,馬車夫們自然要向歐洲其他國家進行求助。 在馬車夫們看來,這絕不是一場普普通通的搶奪殖民地的戰爭,這是一場不同人種之間的較量,是東方國度試圖反抗他們西方統治的前兆。 驕傲的白人老爺怎么能任由黃禍羞辱迫害?! 他們必須要對其進行報復,要將那幫敢于挑戰殖民秩序的小矮子們徹底打壓下去。 只是此時的歐洲各國忙著應付愈發肆無忌憚的小胡子都來不及,又哪里抽的出功夫去遙遠的東方幫尼德蘭作戰。 再說了,那幫日寇小矮子還是很有眼色的,他們只敢沖尼德蘭的殖民地下手,對英法等國的殖民地,卻連碰都不敢碰。 既然自家的殖民地仍安然無恙,沒受到任何損失,他們又豈會為了尼德蘭出兵。 至于人種間的對立問題,那也要等他們先安撫住小胡子,確保歐洲大陸的安全再說。 因此不管是大嬰帝國還是法蘭西,對馬車夫們的求助都選擇了無視。 反倒是第三帝國的小胡子元首,聽說日寇搶奪了尼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后,對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小矮子們十分的欣賞。 他的國家當初之所以要發動一戰,可不僅僅是因為跟英法兩國多年的恩怨,最主要的還是為了打破大嬰帝國主導的國際舊秩序。 近百年來大嬰依靠著殖民地系統,取得了對世界秩序的掌控,這嚴重的遏制了帝國的發展。 不滿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都被英法等國瓜分的他們,便想要通過戰爭的方式來打破舊的殖民秩序,只可惜他們失敗了。 不過失敗了一次也沒關系,如今在他的英明領導下,偉大的第三帝國已經重新強大了起來。 這一回,他一定要率領黨衛軍們徹底干掉英法兩個宿敵,把他們的殖民地全都搶過來,建立起以第三帝國為軸心的新世界。 覺得日寇很有膽色,勇于挑戰舊殖民秩序的小胡子不由高興的手舞足蹈,立即喊來外交部長,讓其跟日寇政府取得聯系,表示愿意跟他們建立親密的盟友關系。 讓日寇在東南亞放心大膽的發動對英法殖民地的戰爭,而他將率領第三帝國在歐洲大陸牽制住英法等國的軍事力量。 讓他們一東一西,聯手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新世界。 接到第三帝國元首結盟邀請的日寇政府高層頓時高興的不得了,有了小胡子元首許諾會牽制住英法兵力的保證,日寇高層的野心和貪婪進一步膨脹。 要說他們對阿美利加等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不眼饞是不可能的,這幾國占據的可是東南亞最富庶的土地。 他們才剛占了一個荷屬爪哇,就已經從殖民地上搜刮到了大筆財富,更別提島上還有儲量驚人的油田,大大的緩解了本土缺油的窘境。 從殖民地上嘗到了甜頭的日寇高層們覺得,區區一個荷屬殖民地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阿美利加等國的殖民地同樣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之前他們沒對這三國的殖民地動手,是因為心有顧忌。 畢竟他們再怎么自大,也不覺得只靠自己就能單挑世界前三大列強。 現在有了第三帝國元首會盡快在歐洲發動戰爭的保證,日寇的野心哪里還能抑制得住。 跟第三帝國組成聯盟的日寇,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開始將觸角試探性的伸向了菲島和中南半島,甚至連南半球的土澳都成了他們侵略的新目標。 在第三帝國閃擊大波波,歐洲大戰正式爆發后,日寇更是加快了搶奪東南亞殖民地的步伐。 林知言向來知道日寇是貪婪的,但這會兒依舊忍不住為日寇的瘋狂和膽大包天而心驚。 好家伙,對方在歐戰爆發后,直接在東南亞將四國列強的殖民地都輪了個遍。 荷屬殖民地最先被日寇盡數拿下。 英法在中南半島的勢力還是不弱的,日寇試探性的進攻一開始并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不得不繼續從本土增兵。 隨著日寇援兵源源不絕的涌入東南亞,英法殖民地駐軍承受的壓力大增。 首先是作為海上交通要道的獅城遭到了日寇艦隊的轟炸。 大嬰的印度洋艦隊早在幾個月前就被拉回本土,應對跟第三帝國的海上作戰了,因此只有不到兩千駐軍和七八艘戰艦留守的獅城在日寇的轟炸下,沒堅持多久就宣布淪陷。 在截斷了麻六甲海峽的通航后,日寇緊接著就在中南半島的法屬殖民地開始了登陸作戰。 被第三帝國牽制住了所有精力的法軍根本無力顧及這邊,被日寇迅速擊潰,搶走了大半殖民地。 擊敗了英法殖民地駐軍后,日寇心態愈發膨脹,已然不將歐美列強放在眼里,同時目光也忍不住落到了由阿美利加占據的菲島上。 作為日寇途徑東南亞的必經之地,菲島如今還掌控在阿美利加的手里,這就讓日寇海軍部的少壯派軍國主義者們十分的不爽了。 認定太平洋只能容得下一個海軍強國的日寇少壯派們,無視了本島老爺們不要招惹過多敵人的勸告,當即向菲島上的阿美利加大兵們發起了進攻。 這幫喝著咖啡抽著雪茄的阿美利加大兵們雖然生的人高馬大,卻幾乎沒經歷過真正的戰爭洗禮,猛然被兇殘成性的日寇襲擊,自是損失慘重。 駐扎在菲島上的上千名阿美利加大兵,以及六萬多受其指揮的菲島土著士兵,幾乎被日寇全殲。 對于日寇在東南亞攻城略地,阿美利加政府起初還在看熱鬧,見英法等歐洲老牌強國的殖民地被日寇侵占,還有些幸災樂禍,哪知道轉眼自己也遭了殃。 阿美利加大兵們的戰斗力雖然不行,但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工業強國,阿美利加的綜合國力卻極為強大。 被激怒的牛仔們紛紛叫囂著要對日寇進行報復。 阿美利加政府高層同樣覺得尊嚴被踐踏,開始暴兵暴產能,準備出兵東南亞報復日寇。 隨著第三帝國和日寇在歐洲和東南亞不斷掀起戰火,整個世界都變的動蕩不安。 剛成立將滿四年的九州政府在紅黨的領導下,提前將近一年時間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在林知言提供的技術革新的支持下,先是國內鋼鐵產能大幅度上升。 新建的四大鋼鐵廠順利投產后,全國鋼鐵產量比建國前直接翻了上百倍,達到了六百多萬噸,已經超越了當時的日寇年產量。 鋼鐵產量快速飆升后,像是造船業,飛機制造業,以及軍工產業的發展都得到了進一步加速。 尤其是在國外的戰爭越演越烈后,察覺到國內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也無法獨善其身的黨中央,更是加大了對以上產業的傾斜。 于此同時,國內輕工業的發展也十分快速。 有林知言提供的成熟的發展理論的引導,紅黨在建國初期國內生產建設上少走了不少彎路。 雖然依舊是公有制和國營工廠為主,在經濟上卻并未斷絕跟各國的貿易聯系。 尤其是隨著歐戰爆發,歐洲交戰各國對軍需物資的需求開始暴漲,國內的和平環境以及低廉的價格,倒是讓他們接到了不少來自各國的軍需物資訂單。 搭著這股東風,像是軍服棉被以及食品罐頭和軍糧等輕工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 黨內雖然因此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思想路線的爭論,但國內總體上還是保持著穩定。 輕重工業發展的同時,國內的農業也沒有落下。 在全國各地相繼完成土地革命,以及各種肥料農機具的使用下,國內的糧食年產量同樣有了大幅度增長。 伴隨著工農業的快速發展,國人的生活條件相比以前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民對紅黨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也在不斷飆升。 第一個五年里,有許多好事發生,當然也有不好的方面。 在國家實力快速提升之余,他們跟北邊的紅色帝國的矛盾也在不斷增加。 正如原世界歷史上那般,兩國雖然同屬紅色陣營,但互相間的矛盾和各種遺留問題卻非常多。 因為擔心國內實力增長過快,威脅到對方在陣營內的老大地位,原世界的紅色帝國都能干脆撤出援華專家,更遑論在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新生的九州有了林知言的加持,發展速度甚至不比北邊的紅色帝國慢多少。 這讓來自紅色帝國的國際代表不由坐立不安,還試圖用其陣營老大的影響力,在思想路線層面挑起黨內高層的混亂,打斷國內的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