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8節
這還是林知言不敢表現的太過,刻意壓制自己的結果。 他擔心學習進度太快,會過于拔高老馮對自己的期待,萬一老馮教授的內容繼續加深,自己還沒能弄到腦域開發藥劑,八成要漏底。 略有些心虛的林知言見老馮還要繼續教初中課程,連忙提出自己要上實驗課。 多了實驗課以后,不僅可以稍稍放緩老馮的教學速度,也方便他找機會把自己想做的東西盡快做出來。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私下努力,林知言已經把跟路小北交易的那些資料看了七七八八,進步還是不小的。 早在之前的半年里,他就自己動手配出了一份肥料,擔心其他人不信這肥料的效果,他還先拿自家的地當了試驗田。 也正是因為這個,這一季他家田里的玉米要比其他人家成熟的都更早些,長的個頭也更大。 玉米的大豐收讓林知言的心情非常好,這證明跟路小北交易的那份肥料配方確實有效,可以進行推廣。 不小心碰到還在發紅發熱的手掌心,火辣辣的疼感讓林知言倒吸一口冷氣。 給玉米手工脫粒的過程實在是太難受,太痛苦,他手心搓玉米都搓掉皮了。 想到家里還有一堆沒脫粒的玉米,林知言當即打了個哆嗦,連忙翻出相應的圖紙。 這張圖紙已經在林知言腦子里模擬了無數遍,因此林知言上手速度非???,沒多久,一套簡易版手搖脫粒機就被他搞了出來。 這手搖脫粒機就是專門給玉米脫粒用的,林知言可不想再忍受手搓玉米的折磨。 驚訝的老馮當即拿來幾根玉米棒試驗起來。 把一根玉米棒塞進洞口,老馮轉動手搖把,隨即就看到玉米粒嘩啦啦的從棒子上被剝落下來。 手搖脫粒機的結構一點都不復雜,只要弄懂構造,很容易就能復制,用來給玉米脫粒又快又輕省。 老馮高興不已。 又想到林知言先前還配出了一種可以增產的肥料,老馮對自己的學生是個天才的認知愈發深刻。 當然了,在夸獎過后,老馮又忍不住把林知言批了一通。 批他是懶勁兒上身,為了省力氣,可真是把腦筋開動到了極致。 林知言對老馮的批評不以為意,當他是在夸自己。 要知道幾乎所有的機器,都是人類為了節省力氣制造出來的。 只有懶惰,才是人類發明創造最大的原動力。 林知言正要抱起手搖脫粒機,打算回家給自己那堆玉米繼續脫粒,卻不妨被老馮給一把拉住。 第9章 五零糟糠妻之子09 “這么好用的農機具你就不打算推廣一下?這樣輕便的小東西對鄉親們的農忙可是能幫上大忙的,有了這個,肯定能讓鄉親們少受不少罪?!?/br> 往年玉米收獲后,給玉米脫粒就一直是個難題,全靠手工搓。 收獲少些的還好說,收的玉米稍微多些,一家好幾口不分晝夜的搓,都要搓上好些天才能搓完。 而往往一季玉米搓完后,就會發現手已經不是自己的了,要養上好些天才能恢復,老繭都能磨出好幾層。 現在林知言做出的這手搖脫粒機,既不要電也不耗油,只是幾塊舊鐵片管子拼湊而成,很有實用價值。 林知言當然知道自己做的這東西好用,要不然后世的農村也不會家家戶戶都有一臺。 按理說這手搖脫粒機確實很有推廣價值,能給農民減輕不少農活負擔,可卻不得不考慮此時國內的現實條件。 要知道現在還是四九年建國前,此時國內每年的鋼鐵產量才將將十幾萬噸,連后來的小零頭都不夠。 就這么點產量,還要分派許多用途。 像是武器制造,工業機械生產等,這些都是鋼鐵需求大戶,不論哪個對國家都是非常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至于像手搖脫粒機這類并不是十分急需的小型農機具,雖然需要的材料不多,卻不見得有人愿意分出寶貴的鋼鐵來生產。 畢竟,搞建設也要分個輕重緩急。 對現今的國內來說,重工業才是重中之重,這是一個國家的脊梁。 這些且不說,兩個時代的農民亦有很大的不同。 后世的農民為了省力氣省時間,愿意花錢購買各種農機具減輕自身負擔,可不見得這個時候的農民也會如此。 此時的農民日子過得格外儉省,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兒花,就算東西真造出來,他們也不會舍得花錢買上一個。 種種原因相加下,使得林知言對手搖脫粒機的推廣并不是很樂觀。 聽了林知言這些話,老馮發熱的腦子稍稍冷卻了些。 確實,這些都是現實因素。 不過老馮還是想試試,這么好用的東西不讓更多的人用到,他心里不舒服。 最后林知言還是沒能保住自己的脫粒機,東西被老馮一路抱著去了縣城。 老馮打算把這手搖脫粒機,推薦給自己那位即將到隔壁市機械廠走馬上任的老友趙天方。 對于老馮去縣里的結果,林知言并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最后的結果也確實不出他所料。 趙天方雖然夸贊了林知言的巧思,也認可了這東西的實用性,但因為制造需要耗費到鋼鐵材料,還是只能搖頭拒絕。 不過手搖脫粒機的制作圖紙,對方倒是做主買了下來,顯然是打算等將來哪天鋼鐵產量足夠了,再進行大規模生產。 林知言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但在得知結果時還是忍不住有些郁悶。 國家工業基礎的薄弱,確實是個大難題,這是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解決的困境。 悲催的現實讓林知言不由愈發懷念后世國家鋼鐵產能大爆炸,進而導致產能過剩的豪氣日子。 他腦子里像這類小型農機具的圖紙其實還有不少,現在看來,一切都將止步于嚴重不足的鋼鐵產量。 再聯想到幾年以后的那場冶煉活動,林知言的腦仁都疼了起來。 若是任其自然發展,等到有足夠的鋼鐵來生產這些小農機具,那還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了。 看來,他最需要做的不是搞這些小發明小創造,而是盡快提升鋼鐵的生產水平。 當然,還有糧食產量。 然而飯要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定下再高的目標,林知言這會兒也無法做到,只能先回歸現實。 回歸現實的林知言老老實實的回家搓玉米去了。 與此同時,他制作出手搖脫粒機的事也已經在學校里傳了開來。 這事兒顯然是跟老馮有關。 對自己學生能在這么小的年紀就做出手搖脫粒機這樣的東西,老馮還是很驕傲的。 因此在給其他學生上課的時候,老馮便夸起了林知言,號召大家要努力學習,要以林知言為榜樣。 小學僧們沒想到自己身邊還出現了發明家,放學后紛紛去了林知言家里,好奇的圍觀他做的那臺脫粒機,然后還引來了不少學生家長。 見這脫粒機確實非常好用,村里不少人都眼饞起來,忙問林知言還能不能再做出幾臺給大家用用。 林知言對此表示無能為力,就他做這臺脫粒機的材料,都是七拼八湊了許久才湊齊的廢舊鋼材。 單靠他自己,短時間內再想湊齊這么些材料可不太容易。 村民們雖然十分遺憾,卻也知道沒法子,就想等林知言把玉米弄完后,自己再把機器借回家使使。 大部分村民還是很明理的,在林家看了會兒稀奇就走,偏有一個平日里最愛占小便宜的嬸子吳春花不僅沒走,還抓著林知言不放。 吳春花這會兒就拉著林知言的胳膊,跟個祥林嫂似的不停說她家日子如何如何不好過。 說她家收了好幾畝玉米,家里勞動力卻少,問林知言能不能再弄出一臺脫粒機給她用? 再不然的話,讓林知言把他手上的這臺先借給自己用也行。 林知言沒想到會被吳春花突然拉住胳膊,并不太喜歡跟人身體接觸的他用力扯了扯,發現竟然沒能扯開,頓時黑了臉。 等他按捺住脾氣,跟吳春花說等自己把剩下的玉米搓完就借給她,卻發現吳春花依舊不依不饒。 “你這小娃子真是小氣巴拉的,你家就這么點玉米,用手搓個一兩天就沒了,俺們家可不一樣,那一大攤子,你大根叔還有他瞎眼老娘又幫不上忙,這脫粒機給嬸兒家用才是最合適的,快把這機器給嬸兒,墨跡啥呀?!?/br> 說著,吳春花就要動手來搶。 林知言也是開了眼了,這人分明就是個極品。 他倒是不介意把脫粒機借給別人用,但對方這般不講理、占便宜不夠的姿態卻令他心里格外的不舒服。 對這個吳春花的為人,林知言多少是有些了解的,愛占人便宜,愛裝可憐扮弱者博同情,正是他上輩子最厭惡的那類人。 以前對方沒招惹他,他也就無視了對方,偏今兒個吳春花也不知抽了什么瘋,竟然盯上他了。 回想起原主很小的時候好像還被吳春花偷偷罵過,說他是沒爹要的小野種,林知言臉色愈發難看。 心情不爽的林知言抓起一根玉米棒子,朝吳春花抓著自己的那只手,用力一敲。 驟然吃痛的吳春花啊的一聲,連忙松開手。 吳春花顯然沒想到,這個沒爹沒媽一看就好欺負的小崽子居然敢跟自己動手,原本還算和善的臉頓時變得扭曲起來。 眼看吳春花抬手就要朝自己臉上扇過來,林知言連忙起身躲開。 沒打到人的吳春花猶自不死心,追著林知言還要再打,兩人當即上演了一場你追我打的好戲。 林堂伯原本是聽人說自家侄子做出了給玉米脫粒的機器,這才好奇的趕過來看看,誰知剛進門就看到侄子在自家里被吳春花追著打的場面,當即沉下臉。 “吳春花!你居然跑到家里打我侄子,你這是在發什么瘋?” 對著林堂伯的黑臉,吳春花還是挺怵的,連忙停下追打的動作。 想到自己方才追打林知言的過程都被林堂伯看見了,吳春花不由一臉訕訕。 “他叔,俺不是有意的,這不是看長生做的東西稀奇么,就是想跟長生借來用一下,誰知這孩子不愿意借就算了,還拿玉米棒子敲俺。你看俺手都被他敲紅了,俺一生氣,就沒控制住脾氣,這不是沒打著人么?!?/br> 說著說著,吳春花還委屈起來。 林堂伯對這個潑皮似的隔房弟媳婦沒什么好臉色,沒好氣的瞪了她一眼。 才警告了吳春花幾句,見她又擺出那副受了大委屈的倒霉相,頓覺眼疼,連忙把人趕了出去。 確定林知言沒傷著,林堂伯這才放心。 “下回可別再讓那女人隨便進門了,那是個占便宜沒夠的,一旦讓她進了門,不讓她順點東西走,她肯定要鬧出事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