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書迷正在閱讀:[琉璃美人煞]奪情司鳳、天才醫生穿書后每天都在崩人設、[綜同人]帶著房子穿了,可我黑戶啊、穹鏡、[劍三 少年歌行]世外來仙、[綜英美]環日飛行、大叔、Confess[卡森德拉的黑色嘉年華]、[綜漫]婚姻不美滿、頂級Alpha在等我分化
唉......這死要面子的勁兒,到底是從哪里學來的? 我捂著腮,打個冷顫:聽著就教人牙疼,我昨天才撿到幾株桃果樹苗回家去,等我改一天放牛過來,就給你帶一棵來種這兒,來年樹上結果子了,還飽飽吃幾回哩。不比什么鐵汁銅丸來得強些? 孫悟空抬起頭,定定地瞧著我,緩慢開口:承情了。 接下來幾個時辰里,孫悟空始終沉默著把頭垂在地上,仿佛睡著了一般,直到逢魔時刻,才緩慢、僵硬地偏過頭來,低聲問道:我真的錯了嗎? 我假裝聽不懂他在說什么,清理掉了他身邊的最后一小塊雜草叢后,撿起趕牛鞭,從地上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招呼著始終不敢走遠的野牛,與他說道:石猴兒,我要回家去啦, 他仿佛沒聽見一般,又沉默著轉過臉去。 我趕著野牛出了山外,將牛放歸林中后,躍上云間,五方揭諦瞧著我,我瞧著山下。 本就暗沉的土地迎接來昏黃的殘陽余光,兩相疊加后,使得這片地界好似一塊斑駁不平的赤金。 五方揭諦試探著上前,與我說道:太子爺,那孫悟空刑期未滿,您...... 不妨事,總歸相識一場,來看看他也無傷大雅,不必向佛父稟報。聽聞五方揭諦應聲稱是之后,我調轉云頭,打從舊路折返。 增長天王一貫是比旁人話多些,今日卻不曾攔住我談什么仙家逸聞,只是莫名地望著西方感嘆起來,神色之間甚是惆悵:卷簾將軍素是個老實君子,被貶凡間后也耐不住寂寞,仗起吃人過活了。 我向西方那流沙河界瞧了一眼,不曾見著卷簾天將,只見著一藍衫人在河中黑水下似沉似浮,雙目兇光綻綻,好似夜間的一盞紅燈,而河邊灘涂上停放著一葉小舟,細一打望,卻是那月宮梭羅仙木化成,倒真讓那日的天丁說準了卷簾的路。 能善,能惡,善惡皆是憑人作!我搖搖頭,心下生出些惋惜之情,想來他是不準備回天庭了罷,也不知赤腳大仙看到這一幕心下會作何思想。 踏進天門之內,又聽增長天王甚是小聲地說:接下來大抵是沒什么樂子瞧了。 ......我還真當你是瞧見卷簾這實誠君子性情大變,為人轉了性了,卻原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天上無歲月,旦夕不知年。 因著邙山風水不時發生變化,人間戰事迭起,每逢個幾十年便要亂上一回,朝代變遷甚快,直到人間已過去半千年,隨同九天玄女經管邙山的最后一名風水仙官回到天庭,邙山風水徹底修正,人間又出一位人皇開辟新朝,終結亂世,才算是消停下來。 大抵是當年在北邙山的動靜大了些,這半千年里,下界的妖邪們乖覺得很,除開三百年前送去靈山腳下的那只金鼻白毛小老鼠修成人形偷用佛前香花寶燭,讓我和李靖去走了一遭外,倒是閑煞了人。 當時抓了那小老鼠去佛前發落,本應照理打殺了才是,但佛祖卻吩咐說:積水養魚終不釣,深山喂鹿望長生。故此饒了她的性命,放她去西方地界修行。 不過這小老鼠當著佛祖的面兒,甚是會討人情,好一番感恩念德,棄惡從善之言,硬是把放生了她的慈悲之舉說得簡直是恩同再造,接著就在佛老欣慰的眼神中表示要拜李靖為父,認我為兄,李靖受了她大禮叩拜,而我在佛老面前不好翻臉,也只能是無奈認了。 何止會討人情,就連那順桿子往上爬的本事也是一流的,自去了西方地界修行,借著這層干系就改了名頭,喚做個半截觀音。 不過話說回來,這小老鼠許是在靈山腳下待得久了,所化人形面若滿月,櫻桃朱唇,倒有幾分喜氣神似了南海觀音。 除此之外,我倒是很閑了一些時間,除了偶爾瞧瞧人間朝代變遷外,我有時也去五行山瞧瞧,或是變作孩童,或是化作老翁,千變萬化的沒個正形兒。 那五行山也因臨著東土大唐,被當朝人皇改了山名,喚做是兩界山。 這兩日時值孟秋,人間鬼門大開,陰氣暴盛,需得防著厲鬼夜出作亂,我著張、蕭、劉、連四人,率四營兵馬下界,于東南西北四大部洲配合各地城隍鬼仙收伏逃逸厲鬼送回酆都。 安排了手下事宜,我算著也有半月功夫沒往五行山去了,正打算去尋那猴兒說說話,適時間,西方卻來邀我去赴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上,鸞鳳舞在天,白鹿銜花至。 凈土內外,福祿壽三星獻彩,阿儺捧一寶盆,迦葉與諸方仙佛布散盆中的千百仙葩異果。 佛祖在此會上開善口,演大法,解根源,一番宣揚善果,明示根本過后,又與眾菩薩說: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 東勝神州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親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yin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看來如來是要渡化南瞻部洲了...... 諸菩薩齊齊問道:不知如來有哪三藏真經? 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渡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修真之徑,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要旨,怠慢了瑜迦之正宗。需是要尋一個有法力的,去那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歷經千山萬水,來我西天求取真經,傳往東土,教化眾生。此事福緣分勝比山高海深,有哪一位原去走上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