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做賢妻 第60節
書迷正在閱讀:立于航行之艦【網游NP】、尋隙、思夏(重生)、那個多情的四少爺、我在黃文走劇情,把女主炮灰了?(快穿)、論情婦的職業素養(np 高h)、被暗戀十年的人酒后誤cao之后(高h吃rou文)、螢火明、太子他有病、撥云[娛樂圈]
說著,皇帝將那本奏章一遞:“這折子朕一會兒批過就要發還東宮,你先著人謄抄一份,朕晚上再好好瞧瞧?!?/br> “……”梁玉才好懸沒笑出來?;实圻@副樣子,就好像得了一件稀世罕見的墨寶一般。 . 兩日后,太子拿到了皇帝批閱過的折子。 折子上朱批簡練,關于京中衛戍的事只有一句,便是讓他另擇人選,接替勵王。 這個結果令太子重重地舒了口氣。再往下看,皇帝又提了霍棲的事,倒沒說放人,只說念著昌宜伯爵府素來的忠心,先不必審了,姑且看押在詔獄里。 太子看到“先不必審”四個字就安了心,因為詔獄里的酷刑實在不是鬧著玩的。一旦審起來,霍棲半條命就已經沒了。 至于現下這樣先關著,他倒覺得也好?;魲菑埐恢旄叩睾竦淖炀褪乔方逃?,若在詔獄關些時日能讓他長記性,那就關著。 是以太子在連日的緊張后,終于得以安心地讀了半日的書,而后又好好用了頓午膳,接著便出了宮,驅車去詔獄。 父皇說了先不必審,他反倒可以見見霍棲了。因為這道波折從事發開始,他心里就存著個疑影,總覺得有些蹊蹺。 霍棲許多時候的確嘴巴不著調,那些話被他添油加醋地說出來以致于變了味,好像并不奇怪??伤鋈ズ阮D酒,何以會平白聊起這些?再者,酒后醉話本不作數,他這番話卻偏偏在兩日之內就傳遍了大街小巷,而且,與他一同宴飲的人卻無一例外地隱了形。 這不對勁。 兩刻后,太子步入詔獄。 儲君親臨,獄里從獄卒到犯人跪了一片,安靜得沒有分毫聲響。太子無意多理其他,一路徑直走向霍棲的牢室,霍棲頭都不敢抬地跪在那兒,牢門開啟時金屬碰撞的聲響擊在心頭,讓人發慌。 太子低著眼簾,一如沒看見他,一語不發地步入牢門。待隨從將椅子置好,太子便風輕云淡地落了座。 “殿下……”霍棲這幾日都度日如年,既不知明日會等到什么,也不知自己還能不能活下去。 如今眼見太子到了眼前,他的無措愈發濃烈,跪伏在那兒顫栗如篩:“臣給殿下……臣給殿下惹麻煩了?!?/br> “知道就好?!碧雍敛豢蜌?,也不讓他起來,冷言道,“既知自己惹了麻煩,那孤問什么你便說什么。若敢隱瞞,就想想昌宜伯爵府?!?/br> 霍棲打了個寒噤。 在太子身邊這么久,他從不曾聽太子說過這樣威脅分明的話。 他瑟縮道:“臣知無不言……” 太子沉息:“那日與你一同飲酒的,都有誰、在什么地方,你一五一十地告訴孤?!?/br> “諾?!被魲捏@rou跳,邊回憶邊說,“那天是……是在望蜀樓二樓的雅間。與臣一起宴飲的還有……張宗奇、曹建明、衛子安,還……還有洪雙和倪鴻濟?!?/br> “人倒不少?!碧永渎曇恍?,繼而注意到那個叫衛子安的,依稀記得那是個旁支宗親。 但這一條先按下不表,太子沒在霍棲面前多提什么,只又問他:“這幾個人孤都耳熟,該是朝中官吏。你素日在東宮做事,如何與他們結識的?” “是、是先認識的張宗奇……”霍棲不敢隱瞞,竹筒倒豆子般將昔日的偶遇說了個清楚。 太子眉心輕跳:“真會交朋友?!?/br> 霍棲不敢作聲,太子續道:“這幾人,都是翰林?” “是……”霍棲摒著息。太子無聲地吁了口氣,無心多留,起身便走?;魲€有些陳情的話想說,但不及開口,太子就已走遠了。 太子走出詔獄的腳步,比來時更快一些。行出大門,面前驟然明亮,晌午的日頭當空而照,太子望著透亮的天色定了定神,卻沒有直接登上馬車,而是沿著皇城里的街巷,緩緩而行。 皇城里來往的人不多,宮人們便也沒什么可擔心的。見太子想自己靜靜,便只心領神會地遠遠跟著。 走到數丈外的路口處,太子終于駐足。他回首望了眼,掌事宦官立刻小跑過去,躬身聽命。 太子睇著他道:“裴硯可還在東宮?” 那宦官望了眼天色:“時辰還早,理應還在?!?/br> “好?!碧宇h首,“去告訴他,孤去他家里等他?!?/br> 太子說完就轉身大步流星地候在不遠處的折向馬車,那宦官愣了愣才回過神,忙去傳話。 . 宅中正院,楚沁午后醒來正悠哉哉地喝著碗酸甜可口的冰鎮酸梅湯解暑,順便欣賞盞中冰塊碰撞的叮咚聲響。 聽到清秋的話,楚沁噗地一口酸梅湯噴了! “誰來了?!”她抬起頭,盯著清秋滿目錯愕,連嘴都顧不上擦。 清秋怕得幾乎連頭發絲兒都在打顫:“太、太子殿下來了……可殿下說了,只是有事與公子商議,便在書房等著,還專門讓人知會了各處,說……說都不必迎駕了?!?/br> 楚沁定了定氣。 太子這樣吩咐她并不意外,因為太子一貫隨和??蓡栴}是,再隨和的太子也是太子,他可以不麻煩別人,他們卻決計不能因為這句吩咐就假裝不知道他來。 楚沁趕忙起身,瞥了眼裙上沾染的酸梅湯:“幫我更衣。讓清泉去母親那里,告訴母親安心歇著便是,我自去招待太子?!?/br> “諾?!鼻迩镞厬曔呿搜矍迦?,清泉立即領命而去。 前宅書房里,太子步入房中轉了一圈,就皺著眉出來了。 裴硯在東宮里一貫勤勉刻苦,他沒想到裴硯的書房會這么的……冷清。 是久無人踏足的那種特有的冷清感。雖然房中家具齊全,書架上的書也不少,四處收拾得也干凈,但就是會讓人一進去就感覺到,這屋子已很久沒人用了。 以裴硯的性子,不應該??? 太子心里存著疑惑,直接坐到了暗中石案邊。身邊的宮人都被他留在了府外,前來上茶的是院子里的一名小廝,邊往他面前走邊哆嗦。 太子不以為忤,只覺好笑,待那小廝退下,悠哉地端起茶盞抿了口。 繼而余光一掃,便看到一道倩影迤邐而至。 楚沁步入月門時也懸著一顆心。她知道太子人好,可近來的事實在太多,而且件件對太子不利,誰知道太子現在心情怎么樣? 楚沁不由自主地將視線壓得極低,低到只能勉強看到太子在什么位置。 還余兩步遠時剛要見禮,卻聽太子先道:“聽聞娘子有孕,不必多禮了?!?/br> 作者有話說: 還債:(1/3)√ = 昨天那章更了之后,有的讀者覺得在強虐or強行降智,我還挺意外的,感覺大家是不是都忘了,男主才18歲。 當然了,要寫一個做事面面俱到的男主也不是不行,看著確實會很省心很舒服,但或許是寫膩了,也或許是自己心態在變吧,我現在已經不太愛寫那種男主了。 就像我在文案上寫的,這篇文的側重點是“相伴成長”。 不論男主、女主,還是太子、霍棲,都不完美,他們的成長過程正是我想寫的東西。 現在太子 五個近臣的組合,其實就是一個大三大四學生 五個高二高三學生的組合,砸到他們面前的不是國家大事就是生死大事,就算古人早熟,我覺得他們的心智也還是有限度,在這種事面前能不亂才比較奇怪。 所以大家可以不認可男主的處理方式——不認可就對了,因為這會兒就是不夠成熟。 但我覺得這不能算我作為作者強行拗劇情。 ↑上面這些是我個人角度的思考,算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理性交流一下吧。如果能達成共識那很好,如果達不成,我也尊重大家的看法,畢竟一直以來在網文底下都會有一種聲音是“我看文就是為了舒心的”,也沒什么錯,只不過如果把這個作為看文的大前提,那作者和讀者無可避免地會有分歧,因為作者的創作初衷不一定全是為了寫個痛快,就算是寫爽文也總是有自己的考慮的,這是寫作的樂趣所在,如果你們作為讀者不明白這種感受,那我只能說……歡迎自己試試哈哈哈哈真的很好玩【…… 大家互相理解吧~ = 本章隨機50條評論送紅包,么么噠 第41章 姜汁脆藕 如此吃的時候看不出里頭又姜,一口進去先是酸甜溢開,而后再是一點點姜香。最后隨著咀嚼,嫩藕本身清甜蓋過先前的滋味在齒間蔓延,藕香沁人心 楚沁想著態度要到, 但是這禮也不是非得見,得了太子這話,她就安安穩穩地又上前了兩步。 她站到石案邊, 心里想著幫太子添個茶倒個水什么的。倒不是說要多卑躬屈膝, 只是也的確君臣有別。像她這樣身份不高不低的官眷倘使被召進宮陪伴皇后或太子妃,也得干端茶倒水的活。 然而太子又脧了她一眼, 笑道:“娘子要么坐一會兒,要么便回去歇息?!?/br> “……”楚沁啞了啞, 只得道一聲謝, 坐到了太子對面。 小廝又上了茶來, 兩個人就這么喝著茶不說話,楚沁嗅著茶香, 心里直犯嘀咕, 心說太子不會知道花痕的事了吧? 按理說……不應當??!上輩子花痕也被接到了他們府里,直到楚沁離世,母子三個都安安穩穩的, 那太子應該是不知道這事。 又或者說, 太子知道, 但太子幫著遮掩? 這倒也不無可能。在楚沁看來霍棲固然有錯,但錯處遠沒有那么大,太子又是那么個和善的性子,庇護這孤兒寡母也在情理之中。 或許是因為干坐著沒事干, 這些疑慮在楚沁腦中轉個不停,但她終究也只是想想, 沒打算直接問出來, 要不然, 萬一人家根本不知道花痕的事呢?直接說不就把裴硯給賣了? 如此等了約莫兩刻, 裴硯終于干回來了。 他本在東宮向太傅請教功課,突然聽說太子去了他家,心里直打了個哆嗦,連馬車都顧不上坐,直接策馬往回趕。 這樣緊張原因無他,也是因為花痕的事心虛。雖然裴硯覺得那件事若讓太子知道,太子也不會說什么,可這到底是瞞著太子干的事,讓人心里不安生。 于是他一路疾馳,到宅院門口翻下馬背又一刻不停地往里沖,跑得氣喘吁吁。直至到了離書房不遠的地方他才壓下腳步,竭力平靜地走向那道月門。 還余幾步遠的時候,楚沁首先注意到他回來了,她當即起身迎去,太子抬眸瞧了瞧,沒說什么。行至近前,裴硯一把攥住她的手,壓音:“花痕……” 楚沁不著痕跡地搖了下頭,裴硯心弦稍松,接著走向太子面前,長揖:“殿下?!?/br> 太子睇著他,直言疑惑:“你這書房,怎么看上去像沒用過?” “……的確沒用過?!迸岢庮D顯局促,窘迫地咳了聲,“正院也有書房,臣一般都用那邊的?!?/br> “正院”,一般都是宅中正妻的院子。 太子摒笑,沒說什么,楚沁悶著頭福身:“妾身去看看母親?!?/br> “好?!迸岢庮h首應了聲,楚沁就走了。太子等她離開,不免又打量起裴硯:“怎么,你從定國公府搬出來,定國公夫人一道來了?” “……沒有?!迸岢幟婕t耳赤,“娘子說的是她母親,臣的岳母?!?/br> “……” 太子心說,你們家可真有意思。 接著,君臣兩個就議起了正事。 首先是京中衛戍的事,這事按道理說,太子應該等明日清晨與東宮官議。但或許因為上疏的主意是裴硯出的,他對裴硯多了幾分信重,就想先與他說說。 但因聊起這個就要擬定從勵王手中接手京中衛戍的人選,總得翻翻各處的人員名單。裴硯的書房這邊沒有這些東西,只好請太子去正院,邊翻東西邊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