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做賢妻 第55節
書迷正在閱讀:立于航行之艦【網游NP】、尋隙、思夏(重生)、那個多情的四少爺、我在黃文走劇情,把女主炮灰了?(快穿)、論情婦的職業素養(np 高h)、被暗戀十年的人酒后誤cao之后(高h吃rou文)、螢火明、太子他有病、撥云[娛樂圈]
屈指數算,皇帝已病了四個多月了,這四個多月里都是太子監國,個中辛苦滿朝文武皆有耳聞。如今皇帝一朝病愈,這般得了嘉獎的竟是勵王,厚此薄彼幾乎都擺在了明面上,不得不讓人多心。 楚沁不由心弦緊繃,再想起上一世時聽說的那樁“陛下怒斥太子”的事,愈發覺得局勢不妙。 東宮之中,更是一派肅殺。 今日晨起太子也是去了早朝的,皇帝嘉獎勵王時他就在旁邊。他本不在乎什么食邑,只是父皇這般的反應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毓德殿里,太子身邊的五名侍中都在,旁邊更有一眾宮人,但殿中依舊靜得針落可聞。 這幾個月來,誰都知道太子忙成了什么樣子。朝政上的事既多又亂,如今才二十一歲的太子殫精竭慮地扛著,硬是一點錯都沒出。 整個東宮都在等著皇帝病愈后厚賞太子,如今這個結果,誰都替太子委屈。 太子自己心底也存著一份委屈,這份委屈牽動得他良久無言,直到霍棲忿忿開口:“勵王有勵王的本事,臣不想多說什么??删退銊e的都不提,大理寺查下去的那樁貪污案,可是殿下先出了許多力,后來才交到勵王手上的。如今勵王倒會邀功,奏章上明里暗里只提自己有多辛苦,也太不把殿下放在眼里!” 太子沒做聲,裴硯鬼使神差地盤算起了楚沁先前說的話,越想越覺得她或許說得沒錯。 霍棲蔑然笑了聲:“如今勵王當著殿下的面都敢這樣搶功,來日若真讓他當了太子,豈不再沒有殿下的容身之所!” 一語既出,殿中數道目光齊齊往他面上一蕩。 他說話慣沒有輕重,大家相處得久了都習慣了。但饒是這樣,這番話也依舊過了些,本就安靜的大殿因而愈發沉寂,太子強緩了一息,終是道:“好了,孤知道你們是為孤鳴不平,但這只是樁小事,你們也不要憂慮太過?!?/br> “這還是小事?!”霍棲騰地站起來,“殿下,勵王步步緊逼,如今又握著京中衛戍,殿下若一再忍讓,來日……” “儲君之位,不是說易就易的?!碧映谅?,面上乍看并無什么情緒,眼底卻掩著一層陰鷙。 霍棲與他視線相處,莫名地生出一股膽寒,啞了半晌,終是忍住了后面的話,低頭坐回去。 太子緩了口氣:“如今父皇病愈,京中衛戍之事孤自會上疏。今日早朝的種種,你們都不要多議論。孤左右不了旁人的心思,只求自己問心無愧。但你們也要知道,儲位歸屬乃是國之大事,父皇英明一世,斷不會在這種事上任性妄為。所以坊間的一些議論,你們也不必盡信,孤在這個位子上,便起不了什么亂子?!?/br> 他說得嚴肅,五人聽罷相視一望,起身一揖:“臣遵旨?!?/br> “都去忙吧?!碧哟鬼?,“孤近來欠下了功課,也要去讀書了?!?/br> “諾,臣告退?!蔽迦嗽傩惺┒Y,便往外退。裴硯本與旁人一起退了一步,轉念卻停住腳,不作聲地靜等他們出去。 太子見狀,自知他有話要說,便也安然等著,等另外四人都走了才道:“有事?” 裴硯頷首:“臣有些心思,不得不與殿下一議?!?/br> 說罷他卻頓聲,并不直言。太子會意,讓宮人們也都退下去,又道:“說吧?!?/br> 裴硯沉了沉:“殿下恕臣揣測君心之罪?!?/br> 太子一愣,蹙眉看看他,問:“你揣測父皇什么了?” 裴硯心中的腹稿又反復過了幾番,上前了兩步,道:“殿下有沒有想過,陛下先立殿下為太子,后又格外器重勵王,許是……許是為歷練殿下?” “什么?”太子一陣怔忪。 “事出反常必有妖?!迸岢幷遄玫?,“就如殿下所言,陛下英明一世,為何卻偏將京中衛戍交予勵王,引得議論紛紛?此等安排在本朝從無先例,陛下這般,毫無道理?!?/br> 太子沉吟良久,不覺屏息:“這話你還跟誰說過?” “沒有了?!迸岢幟虼?,太子頷首:“這話不得再說,孤會自己想想??傊富室讶徊∮?,關乎京中衛戍的奏折孤明日一早就會遞上去,這事便可以過去了?!?/br> “諾?!迸岢庨L揖,心思猶有些不寧。一壁覺得這不過幾句建議,便是錯了也無妨,一壁又怕皇帝本不是那個心思,自己三言兩語會將太子帶偏。 但總歸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后悔也晚了。裴硯終是定住神,平心靜氣地告退。 . 這日裴硯猶是在臨近傍晚時出的宮,途經望蜀樓,便去買了兩道楚沁愛吃的川菜,又額外多要了個東坡肘子,打算給岳父送去下酒。 這般叫菜拿走無需上樓,裴硯點好就在一樓的門前等著,等伙計將食盒遞出來,他就回到了馬車上,繼續回家。 是以他不知道,二樓的雅間里,霍棲正與人喝酒呢。 設這酒席的還是那翰林張宗奇,霍棲這幾個月來與他交往密切,二人處得投緣,時不常地就聚在一起喝一頓,也未見得都是在酒樓中,偶爾也去家里,一醉方休。 今日這席格外熱鬧,席上除卻霍棲與張宗奇還有幾人,俱是張宗奇的同僚。 酒過三巡,眾人自然而然地聊起了早朝上的事,借著酒勁,說話也都大膽了些,有的說勵王不厚道,有的說太子過于懦弱,還有的直接議論起了圣心,說皇帝只怕是后悔立三皇子衛凌為太子了。 如此一來二去,霍棲心底的那份不忿便又被激起來。張宗奇察言觀色,邊為他斟酒邊半開玩笑地說:“這話我們都只是說個熱鬧,你可當心著些。你如今在東宮太子跟前當差,萬一太子有個什么閃失……你可就前路難卜了!” 霍棲已喝得大醉,整張臉都是紅的,聞言一拍桌子,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你們休要胡言!” 他說完就要栽倒,張宗奇趕緊將他扶住,他擺擺手,醉醺醺地續道:“太子殿下說了,儲君之位,不是……不是想廢就廢的!便是當今圣上也不能肆意妄為!他在這個位子上,沒什么好怕,起不了大亂子!這天下……這天下遲早是他的!” 一語既出,滿座既然。 幾個翰林面面相覷,接著,又都屏息看向霍棲。 張宗奇猶自扶著他,不動聲色地探問:“這話真是太子殿下說的?” 霍棲醉眼惺忪地點頭,繼而又胡亂擺手道:“所以你們……你們都不許胡說!勵王他……他成不了大事!” 作者有話說: 我今天一整個無語住了 我之前不加更不存稿的時候也沒啥事兒,這幾天剛說要存稿還斷更債,附近幾公里外的大學就出了好幾個確診 然后周邊所有小區就開始全民核酸 排核酸的隊還挺長,實實在在地耽誤碼字 生氣,奧密克戎怎么還不滾?。。?! 不過周末肯定會加更的,就是天塌下來我都得把這個債給清了?。?!媽的?。?! ===== 本章隨機50條評論送紅包,么么噠 第38章 詔獄 “陛下大為光火。今日早朝時……申斥了太子?!?/br> 初夏漸暖的風里, 流言不受控制地漫開。引得街頭坊間議論紛紛,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楚沁聽說這個消息是在兩日之后。那天裴硯鮮見的晌午就回了家,臉色卻極其難看, 楚沁追問之下, 他便將近來那些流言盡與她說了,末了一嘆:“陛下大為光火。今日早朝時……申斥了太子?!?/br> 楚沁緊緊抿唇。 他們幾個太子侍中都是沒資格去早朝的, 按身份只能在東宮議事??蛇@種大事,注定不可能只被留在早朝所用的宣政殿, 多半是還沒下朝, 整個皇宮就都傳遍了。 楚沁不禁頭皮發麻:“那怎么辦?” “咱們做不了什么?!迸岢庮j然搖頭, “所幸……太子一貫勤勉,霍棲那日又喝了酒, 說起話來添油加醋, 也不可信?;蛟S等陛下消了氣,事情就過去了?!?/br> “若是那樣便好?!背呙銖姲擦诵┬?。 再過兩日,就連她的母親郭大娘子與素日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安氏也聽說這事了, 郭大娘子聞訊后眉頭皺得極緊, 安氏卻不明白:“妾身怎么覺著, 太子殿下也沒說什么出格的話?” 她茫然地停下手中的繡活,看看郭大娘子,又看看楚沁:“若他太子之位穩固,這天下的確遲早都是他的。儲君廢立又關系重大, 陛下也的確不能肆意妄為……” 安氏一邊說一邊掰著指頭數,數來數去, 覺得哪句話都是在理的。 楚沁笑嘆:“道理是這樣, 可這些話, 就是不能明著說的?!?/br> 尤其是那句“這天下遲早都是他的”。雖然皇帝駕崩、儲君繼位, 乃是合理合法的事情,可若明著說出來,聽起來就像是兒子盼著當爹的早亡,那是大不孝。 況且皇帝還剛大病了一場,此時正是對生死之事最為敏感的時候,哪里聽得了這個? 但裴硯說太子沒說過,楚沁也是信的。太子這個人把溫潤與仁善都刻進了骨子里,素日行事也謹慎,這樣口無遮攔的話,屬實不像他說的。 那若真是霍棲在信口胡言——楚沁雖住著人家的宅子,心底也還是忍不住地想,很該讓霍棲吃點教訓。 然而,又幾日過去,不僅是霍棲吃了教訓,整個事情都有點往他們意想不到的局面發展了。 首先是他們聽聞霍棲挨了板子。這板子不是皇帝打的,也不是太子打的,是昌宜伯爵府知道兒子惹了禍,直接向東宮告了假,把人扣在府里教訓了一頓。 至此還算正常。但緊接著,皇帝下旨去行宮避暑,闔宮幾乎都去,隨駕名單里卻獨獨沒有太子的名字。 這樣的事,幾乎是在明晃晃地表明皇帝的態度,京中一時之間議論四起。 太子不去,如裴硯這樣的太子近臣自然也不能去,可這卻不影響皇帝下恩旨命重臣隨行。為著從前延綿數代的交情,如今的定國公雖未入朝為官,卻也得以伴駕,連帶著底下的幾個兒子也都同往。 如此這般,裴硯就成了唯獨被丟下的那一個。 再然后,楚沁又聽裴硯說,霍棲入了詔獄。 “詔獄?!”楚沁直被這兩個字嚇得毛骨悚然,目瞪口呆地盯了裴硯半天才問出下一句,“當真的?!” “嗯?!迸岢幟嫔脸?,默了許久,又道,“陛下親自下旨,讓禁軍去拿的人,昌宜伯已趕去行宮陳情了,但……”他搖搖頭,“陛下在氣頭上,只怕是不會聽?!?/br> 一派緊張里,夏日里的第一場細雨就這樣落下來。那日的天色陰沉得很,沉甸甸地往下壓著,悶熱蔓延了大半日。 但待到雨水落下,那雨卻下得淅淅瀝瀝的,怎么也下不暢快。楚沁坐在廊下望著滿眼蔥郁發呆,眼看著雨水一點點將沾染灰塵的枝葉沖洗干凈,分辨不清自己心底在想些什么。 行宮之中,皇后思索再三,還是出了殿門,在宮人們的前呼后擁下去往清涼殿。還沒到殿門口,就看到昌宜伯在殿檐下跪著。 看這架勢不用問也知道,陛下這是沒見他?;屎笮南乱秽?,舉步上前,卻沒底氣停下來與昌宜伯多說一句話就直接邁進了殿門去。 邁進殿門的瞬間,她發覺她心底竟是慌的。她與皇帝當了二十幾載情投意合的夫妻,不論是宮中紫宸殿還是行宮清涼殿的殿門她都已不知出入過多少次,但現下她竟然怕了。 因為她近來愈發覺得自己摸不清皇帝的心思。從他上一場大病開始,她就不清楚他在想些什么了。 皇后就這樣心神不寧地走到內殿門口。她自婚后不多久就得了恩旨,出入天子寢殿不必通稟,二十多年來都進出自如,現下卻頓住了腳,遲疑再三還是跟殿門口的宦官道了句:“幫本宮稟個話吧?!?/br> 那宦官不自覺地屏住呼吸,繼而躬著身子推開殿門,舉步入殿:“陛下,皇后娘娘求見?!?/br> 內殿之中,正坐于案前讀書的皇帝聞言一怔,目光抬起,見皇后真在殿門外候著,心下一喟:“進來?!?/br> 皇后這才敢入殿,皇帝不作聲地屏退宮人,開門見山地問她:“怎么讓宮人傳起話了?” 皇后低著眼簾:“臣妾怕陛下忙著,不敢攪擾?!?/br> 皇帝搖搖頭,起身迎上前,引她去側旁的茶榻上落座,又徑自坐到她身旁,若無其事地笑道:“朕進來忙,一時不得空去看你。怎么,二十幾年的夫妻,十幾天不見就生分了?” 皇后抬起眼睛,目不轉睛地望著他:“臣妾不曾與陛下生分,只怕是陛下心里與臣妾生分了?!?/br> 皇帝想著近來的紛擾,對她這話并不意外,舒了口氣,勸道:“你不要多心?!?/br> 皇后眉目間愁緒未散:“是臣妾多心,還是陛下真動了旁的心思?”她仍那樣盯著他,眸色愈發深沉,“陛下若真有別的打算,不如直言告訴臣妾與凌兒。其實……臣妾也覺得凌兒性子過于和軟,陛下若想另立儲君,臣妾也……” “好了?!被实圻∑拮拥氖?,截斷了她的話。 二人四目相對,他緩緩搖頭:“你的話不恰當,若要朕說——凌兒是處處都好,唯獨性子過于和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