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井上千束小組里的人都是剛進警視廳的后輩。在近身搏斗上她可能不是小組最強起碼美和子和另外一名男性就比她強得多。但辦案這件事上,井上千束的個人能力確實甩了他們一大截。 而且不管是三堀班還是鬼塚班帶出來的學生,就沒有人沒在警校聽過「你們有個在搜查一課的學姐」這樣類似夸贊別人家孩子的臺詞。 特別是以降谷零為代表的闖禍五人組,哪怕畢業了也時常被教官拎出來作為反面教材反復抽打: 「上一屆可是出了五位天才!當初為了挖人,各個課室可是搶破了頭就差大打出手,甚至就連機動隊總負責人都親自登門拜訪!所以你們可別因為現在的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和那五個人比起來,你們簡直差遠了?!?/br> 一般這個時候,教官們都會極其認真地用充滿遺憾的神情哀嘆一聲,立刻補充道:可惜都是些闖禍精,沒一個干正事的。這點就完!全!不!如!你們已經畢業的那位搜查一課的學姐。 只要你能夠獲得教官們的一致喜歡,在校時又足夠努力,就能在畢業多年后依舊被拎出來作為「別人家的孩子」被口口相傳。 至于井上千束被拉著闖禍的那些黑歷史一股腦扣給萩原他們五個就好!反正也沒有人會來查證! 給學生們立版樣當然要盡可能塑造一個完美人設啊!誰會指著個闖禍精說你看,他雖然弄壞了去世警官的遺物、帶著同班同學大鬧便利店、擅自行動導致洗衣店差點被燒,但他是個天才,你一定要多向他學習,絕對會被學生懷疑這個教官是不是腦子有病。 日本向來重視等級制度,井上千束好說話的性格在警視廳這種等級森嚴的地方可以說是非常少見。 所以在本身實力、教官助攻和性格的三重幫助下,千束小隊的人在得知她就是那位傳說中的學姐后,早早拉滿了對她的好感度。讓他們出去傳井上千束是靠身體上位的可能性簡直無限趨近于零。 但井上千束還是在一瞬間判斷出了最有可能散播謠言的人萬田真子。 井上千束不是那種逮誰都先來一套自我介紹的社交大牛。能知道她的職位是警部的人也只有萬田真子和當時剛好在附近圍觀的人。 問題的關鍵在于,就算他們知道了她是警部,也無法得知她到底入職多少年,更無從編織一個細節詳盡的靠身體上位的謠言。 也只有在聯誼會上與得知了千束年齡的萬田真子可以推算出千束從進入警視廳到升職為警部一共只用了一年的事實。 佐藤問道:要去阻止嗎? 謠言在某些時刻會化作一顆顆子彈,直至目標千瘡百孔含著恨意咽下最后一口呼吸。但開槍的人往往不會就此停止,他們像瘋狂的虐貓之人,隔岸看著烈焰里的人苦苦掙扎。 對方越慘,他們便越是得意。似乎只有對方落得個死無全尸的悲慘結局才足以彰顯他們的正義。 高舉道德仁義,卻做著屠宰的事。 瞧啊,那家伙現在過得這么慘完全是咎由自取。 我是多么的正義。 再或者,只有把對方狠狠踩進泥里,才能滿足他們對生活不滿、怨社會不公的變態私欲。 欺慫怕惡的賤骨頭。 但井上千束不想多追究,她只是皺著眉把手里的資料翻得啪啪響。 不了,就憑我們幾個怎么可能堵得住悠悠眾口,就讓她們傳吧。 辟謠永遠是比造謠要辛苦上一萬倍的事,人類永遠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 更何況只是一群八卦的大學生把她作為飯后談資隨意提起,不出半個月謠言就會被徹底淡忘。未來即便再次見面,他們也很大概率根本不記得她的臉。 所以傳就傳吧,她沒必要因為這些無關緊要之人的幾句閑談就大費周章。 如今網絡還不如未來那么發達,在幾年后的不遠將來,智能手機和網絡科技都無比便捷的生活里,三言兩語都可能成為吞噬某個人生命的利刃。 只是此時的井上千束還未意識到,幾年后她會因為幾句不起眼的謠言成為被網絡輿論撕碎的犧牲品。 但此時,除了井上千束升職方式的流言,另一條消息也悄悄在米花大學傳播開來警方找到了相關目擊證人,有人目睹了中島和兇手在話劇社發生沖突。 警官!他們說的是真的嗎!? 得知消息的上野姐妹直接翹了教授的課,撒腿就往臨時審訊室跑,把薄薄的木門翹得震天響。 你們找到了目擊證人!這是真的嗎! 搜查一課的人已經在米花大學連軸轉了兩天,今天是第三天。 隨著四起的謠言,忙碌的小隊警員也突然變得松散了起來。就似乎他們已經掌握了關鍵性信息,案件已經突破瓶頸,只消再稍稍加把勁就能全案偵破。 結果誰曾想,井上千束打了個哈欠毫不猶豫回復道:假的,我們確實找到了目擊證人,但對方只看到兇手的體態特征,沒有看清對方的臉。 聞言,上野姐妹顯得有些失望。本以為殺害朋友的兇手終于可以大仇得報,她們終于可以親眼見證惡人伏法。 這樣啊 --